APP下载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研究

2020-01-02宋晓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贫困生资助

宋晓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无锡 214153)

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彰显了共享发展成果的时代要求,更是推动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效制度安排。进入新时代,国家不断完善“奖、勤、助、贷、补、免”的资助政策体系,丰富高校学生资助内涵,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履行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然而,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要正视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育人价值理念审视学生资助工作,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让受助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1]。

一、资助育人:高校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内容之一,要求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2]。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资助规模逐年扩大,资助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受助人次不断增长,贫困生经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高校学生资助开始产生价值转向,资助理念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转向“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资助目的从追求群体教育的机会公平转向追求个体发展的质量提升,资助视角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他认为其是两种取向不同又相互对应的概念。工具理性是一种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重视定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的方法论,其核心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价值理性强调政策决策对固有价值的纯粹的、无条件的信仰[3]。高校学生资助包含了以资助效用为特征的工具理性,也包含了以精神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要义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价值追求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资助助人与资助育人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表现形式和实践能效上的不同。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切入点来解决高校学生资助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于增强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实现资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按照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在逻辑,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应体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高校应以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心理关怀、精神激励为主导,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而在高校学生资助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只注重经济助困,忽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导致的工具理性的僭越和价值理性的缺位是高校学生资助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二、现实困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一)追求短期资助效用,淡化长期人本发展

罗伯特·丹哈特指出:“工具理性下的行动只考虑关注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既定的目标,然而这将使我们在社会价值表达方面感到困难;即使工具理性的运作很有效用,但是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原先追求的目标竟然和社会价值大相径庭。”[4]国家资助政策对高校学生资助发展起着杠杆调节的功能,既影响资助资源配置,又影响结果呈现。长期以来,资助效用优先的传统资助理念使得资助工具理性影响力被放大,在追求资助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资助的价值理性即贫困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被选择性忽视,因此出现了部分高校学生资助追求“数字化”“指标化”的倾向。他们以“发了多少钱”“资助了多少人”作为评价资助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而资助育人效果则因为短期无法感知和衡量而常常被忽视,学生资助陷入了工具化的陷阱,短期经济助困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部内容。

资助效用与资助价值的割裂导致学生资助出现了“一刀切”或“大水漫灌”的现象,违背了国家“精准资助”的要求,也导致贫困生“等、靠、要”心理产生,部分学生甚至将资助当成免费午餐,违背了资助育人的初衷。另外,由于资助育人的功能长期被忽略,贫困生的内在需要不被重视,他们的个体价值、尊严和可持续发展没有得到正确的引领、保护和培育,导致部分贫困生缺乏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学生个体长期发展与学生资助工作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

(二)重视经济扶困,忽视价值关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一论断的提出也意味着高校学生资助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由让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转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导受助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属于高校学生资助的价值理性,为了这一目标所采取的资助形式和资助手段等属于高校学生资助的工具理性。在学生资助中,资助手段应是实现资助目标的工具,因此,工具理性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价值理性的实现。

然而,现实情况是经济扶困仍处于主导地位,高校侧重经济资助而忽视对贫困生的价值关照,导致了受助学生权利和义务失衡。具体表现为在贫困生认定中,部分学生无视承诺,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出现“申而不贫”的不诚信现象,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产生心理抗拒,出现“贫而不申”的不健康心理;在资助过程中,部分贫困生将国家、学校、社会团体等给予的经济资助视为理所应得,缺乏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和励志感恩的道德情操;在获得资助后,缺少后续教育管理的学生利用资助金请客吃饭、助学贷款还款失信违约等现象时有发生,更不用说对学校和社会有感恩回馈之心。

高校学生资助中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用经济扶困的资助手段替代立德树人的资助目的等问题,导致了贫困生在受助活动中精神世界的构建、思想道德的浸润和心理情感的体验缺失,最终使得高校学生资助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错位与失衡,高校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被扭曲,偏离了资助的目标靶向。

(三)强调制度规约,缺乏育人情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人员注重履行资助行政职责,强调资助政策的执行结果,而学生资助政策又有其刚性规约的特点。由于过度追求资助制度规约而出现工作导向性偏差,继而引发资助工作人员对资助价值认知的错位,失去高校学生资助应有的价值追求,导致教育的短视,功利主义充斥其中。在贫困生认定中,为规避学生因不公平提出异议,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当面陈述家庭情况;在助学金评选中,为避免学生产生评定异议,部分学校将学生相关信息到处张贴公示;为体现捐赠价值,部分单位组织开展捐赠仪式,安排受助学生发表受助感言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资助工作人员专注于资助行政责任的履行而缺乏育人情怀,认为承担和落实了特定的资助政策就是履行了学生资助的责任与义务,造成岗位责任与育人情怀的割裂,致使资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

这种专注于工作的分工与分层、强调程序与规范的制度模式,将教育异化为工具,将人异化为机器,既忽视了对资助工作者育人情怀的引导又忽略了贫困生作为个体渴望被尊重的需要,使得资助政策执行中,资助工作人员关注资助责任的达成而非对贫困生价值层面的关怀,强调资助的短期助困而忽视对贫困生长期发展的关怀,淡化了高校学生资助应有的育人功能,影响了资助育人的实际效果。

三、破解对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重构

在高校资助育人的现实困境下,只有重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才是解决高校资助育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正确出路。

(一)短期资助效用与长期人本发展相均衡

目前,国家财政投入在高校学生资助投入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资助政策的杠杆功能,通过资助效用在学生资助方面的祛魅和贫困生人本价值的复归,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平衡,实现短期资助效用与贫困生长期可持续发展相均衡。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要提高短期经济助困与长期个体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和精准度,在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资助效用。在资助政策制定时,要加大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有偿资助在资助中的设置比重,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既激发其内生动力又提高资源配置效用。有关部门要推进“隐性资助”与“显性资助”相结合的科学的资助模式,既保护贫困生尊严,提高其受助获得感,培养其感恩之心,又提高资助效用。在资助内容设计上,要加强资助育人的政策导向。在求学阶段,对贫困生实施精准化的学业指导,为其配备专门的学业帮扶导师,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在就业阶段,及时筛查和发现贫困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就业辅导员、班主任等及时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提高其就业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倡导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就业联动机制,多渠道提供工作岗位,多部门协同开展适岗培训,促进学生就业;另外,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生配备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并提供创业孵化办公场地,给予创业孵化种子基金,支持他们将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化运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实现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系列资助政策导向,在保障短期资助效用的同时,落实贫困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实现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

(二)经济扶困与价值关照相适应

高校学生资助具有经济解困的目的,还有价值引领的教育功能,兼有就业引流的调节作用,更有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效应。其中既涉及资助目的,也包含了资助过程,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统合学生资助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厘清资助目的和资助手段的关系,精准匹配资助目的与资助内容,实现对贫困生的经济扶困与价值关照相适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解困的基础上,加强对贫困生的价值引导,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观,促进学生爱国爱校、勤奋励志等价值观念的养成。在资助资源配置中,要合理设置资助项目和资助标准,使资助内容和贫困生需求相匹配,从而让贫困生切实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激发其爱国爱校的情感;在贫困生认定中,要真正落实大数据分析、辅导员走访等要求,精准确定资助对象,确保需要资助的“一个都不能少”,不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有”,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受助观,让资助真正起到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改变其家庭命运、阻断穷根的作用,进而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受助后,要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优秀受助典型的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毕业后,要做好贫困生校友的长期关心和联络工作,引导他们与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同向前行,最终形成高校学生资助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三)制度规约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高校学生资助具有政策的刚性和制度的规范性要求,但也需要在资助中体现人文关怀与价值追求。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在政策和制度的约束下,要树立资助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情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其在确保制度精准执行中注入人文关怀,帮助贫困生在受助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

资助工作人员要善于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贫困生关注的融资助政策宣传、感恩励志活动开展、就业咨询与信息发布、励志成才典型宣讲、心理测评与咨询为一体的交互式新媒体平台,让贫困生可以更完整、更系统地了解自己关注的焦点问题。要与时俱进,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迎新系统和心理测量系统等,对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从而对贫困生具体情况提前研判并精准评价,最终制定精准帮扶措施,使学生资助既符合公平规范的要求,又注意保护和尊重受资助者的情感、意愿、隐私和人格尊严。新生报到时,“刷卡式”的绿色通道可以消除学生现场填表的“不好意思”等情绪;贫困生伙食补贴工作中,利用大数据筛查分析后,直接将伙食补贴打入学生饭卡。这种隐性资助的方式,可以让受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关心与爱护,真正实现资助助人和资助育人功能。资助工作人员还要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线上测评,筛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加强引导,使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提高贫困生心理素质,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

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人本价值,以贫困生可持续发展为资助育人目标。在工作中,将资助助人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来破解资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合来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