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的文化价值研究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侗寨为例
2020-01-02蒋凌霞
蒋凌霞
高友侗寨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位于广西与湖南的交界线,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属于长江洞庭湖水系最源头的侗寨之一。高友侗寨四面环山,分中寨、崖上、寨脚、大寨、竹冲等几个自然寨,寨与寨之间以道路相区隔[1]。高友侗寨人文自然景观和谐共存,鼓楼、风雨桥、寨门、木楼等侗族木构建筑和古井、古石板路、古墓等历史遗存保护较好。由于具有独特的侗寨特色,高友侗寨于2007年荣获了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2012年被列入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被广西环保厅评为“自治区生态村”,同时入选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高友侗寨村落布局
高友侗寨的地形形态、聚居人群的社会形态投射到高友侗寨的空间建造中,使其具有典型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相互影响和组合而形成的聚落结构特征,这也是当地历史、社会、文化等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友侗寨总体上属于内向封闭,自成一体,这同其长期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侗寨先民迁徙历史有关。
高友侗寨的总体布局并没有统一规划,建筑随高友侗寨两边的山脉和河谷自由伸展。以鼓楼以及鼓楼坪为中心,分布有南岳鼓楼、飞山宫、戏台等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附近的空间较大,为高友侗寨的中心节点。民居环绕在公共建筑周边,结合民居分布寨门、水井亭、街巷。石板道路基本与民居平行,依据生活与生产需要自然形成,依山势而上,为自然顺势生长的态势,高友侗寨的村落公共建筑与民居错落相间,组成一个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布局。
整个高友侗寨同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共同营造了“山环水绕、田林互生、寨在其中”的五位一体圈层布局式的田园图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变化中有统一、形态不拘形式、整体协调有序的村寨建筑布局[2]。
高友侗寨的口述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天顺年间,侗寨里现存的碑志记录的历史则开始于清初。高友侗寨开基始祖的传说故事中描述,高友侗寨的选址采用原始的鸡卜法和蛋卜法[3]。建寨以后,高友侗寨的先民在清代又利用风雨桥和风水林进行风水布局,在侗寨上方种植风水林、在侗寨下方水口建风雨桥,以此来“聚福纳财”。高友侗寨的选址体现了汉族地区古代风水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的传播与实践。
二、高友侗寨典型建筑
高友侗寨中民居、鼓楼、风雨桥、寨门和井亭等的建造,有着浓厚的西南地区地域特征和侗族的民族特征,具有侗族传统木构建筑中多种类型的典型形态。这在物质空间上体现出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建造逻辑,同时反映了侗族在家庭生活和群体交往上的行为方式。高友侗寨的建筑延续了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干栏建筑的特点,公共性建筑鼓楼和民居均能建造于崎岖不平的山地之上,一层架空,既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也能保障土地为农业充分利用,能防止动物侵袭和解决山地建筑防潮问题,构造十分精巧,因地制宜。高友侗寨的城隍庙、鼓楼等建于清代的干栏式公共建筑就是这一建筑文化的代表,体现出其与中原汉族官式建筑文化的融合。
高友鼓楼是高友鼓楼中建造历史最古老的,所以当地又称“高友老鼓楼”,始建年代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1)据寨里老人口述,高友老鼓楼与湖南通道县陇城镇坪寨村三台宫为同一年所建,《庚辰村寨志》上记载三台宫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高友鼓楼为三层檐瓴,歇山式。南岳鼓楼(又称高友“南岳楼”,因在鼓楼的后面又增加了南岳宫而得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距今约一百多年。南岳鼓楼因地制宜,在干栏式建筑上面修建三层檐瓴歇山屋顶,鼓楼左右并不对称,右边为长方形平面。现在所存的南岳鼓楼系历次维修后的形制。务坟鼓楼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1942年。据当地村民介绍,因该鼓楼在坟地上面修建,故命名为务坟鼓楼,至今鼓楼楼底下以及周围仍有坟墓。务坟鼓楼之前的规模很小,与当地的务衙鼓楼差不多大,由于规格小,所以拆了原有的鼓楼,拆完后于1942年重建。吉利鼓楼始建于2012年,2011年五月初九开工,2012年二月十六竣工,吉利鼓楼是从务衙鼓楼中改建衍生出来的鼓楼。务衙鼓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维修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底部为悬空干栏,鼓楼的侧边围栏上还保留有标语“一定要解放台湾”。福星鼓楼2004年开工,2005年9月竣工,立面为十三层重檐,第一到三层四角,从第四层到第十三层均为八角,攒尖顶,目前为高友侗寨规模最大、最宏伟的鼓楼,其掌墨师为本村梓匠杨光智师傅。
高友侗寨的鼓楼群,在构架上都是以杉木为材料,以榫卯穿斗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鼓楼的平面为方形,大厅正中设有圆形火塘并在四周架设长凳。这四座老鼓楼的楼身结构大体一致,平面都是方形。高友鼓楼、南岳鼓楼、务衙鼓楼立面为三重檐歇山顶,务坟鼓楼立面为两重檐歇山顶。吉利鼓楼属于现代建造,为五重檐歇山顶。福星鼓楼相对比较复杂,立面为十三重檐,第一到三层四角,从第四层到第十三层均为八角,攒尖顶。与贵州、湖南两省侗寨以及三江侗族自治县其他村寨中的鼓楼相比,高友村的鼓楼建筑体量略小,结构相对灵活,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为主,部分鼓楼有干栏式建筑特点,这一风格与临近的湖南通道县平坦、黄土、陇城等乡镇风格接近。高友侗寨的鼓楼外部装饰较为朴素,具象性装饰不如贵州鼓楼形象鲜明,也不如三江其他村寨。
高友侗寨飞山庙(飞山宫)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1965年“四清运动”被拆,约在1990年左右重建。现存建筑主体为砖木混合结构,硬山顶,木构架为插梁式木结构,正门在11级台阶之上,内有天井,正厅设有神台。飞山庙体量较大,是侗族地区规模较大、较完整的飞山宫。雷王庙始建年代不详,1965年“四清运动”被拆,约在1990年重建,现存建筑为砖瓦结构,体量较小。
三、高友侗寨的文化价值
第一,以高友侗寨为代表的侗族村寨为世界多元文化提供了鲜活的见证。高友侗寨村落建筑凝固了侗寨起源、迁徙和在高友生息的历史,蕴含大量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是侗族历史和文化集中体现的大型资料库。历经几百年,高友侗寨村落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已然存续并不断发展演变,为快速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鲜活的历史见证,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民族起源、迁徙、择居以及定居后发生的重大事件皆由传世歌谣和传说故事的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下来。侗族村寨的传统社会组织、习惯法和村规民约通过侗款的形式世代相传,广为遵守。高友侗寨传统的以鼓楼为核心的村寨结构和对祖先的英雄崇拜等习俗不断进化,并依据时代需求发展出新的文化事项,但核心元素依旧由传世歌谣和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形式留存下来。以高友侗寨为代表的侗族村寨为世界多元文化提供了鲜活的见证。
第二,高友侗寨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的作品。以鼓楼和风雨桥等公共建筑为代表的高友侗寨的传统侗族木构建筑,集中反映了高友侗族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和侗族聚居区域的人文景观。高友侗寨的这些传统侗族木构建筑单体与木楼群结合巧妙,村寨木构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独具特色的侗族木构建筑元素和侗寨景观特征为侗族聚居区乃至周围其他民族聚居区的现代建筑设计吸收采纳并发扬,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开始建寨,必先建鼓楼。高友侗寨有形式各样的鼓楼5座,分别于不同年代所建,形式各样,体量不一,结构从简单到繁复都有体现,集中反映了不同时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变迁过程。高友侗寨有风雨桥1座,位于村口,具有交通和风水的双重作用。风雨桥是侗族村寨富有特色的桥梁形式,是侗族村寨有别于其他民族村寨的标识。高友侗寨还完整保留了祭祀民族英雄杨再思的飞山宫,以及古代传统祭祀的雷王庙、南岳宫等建筑。这些建筑遗存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第三,高友侗寨体现了侗族人民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高友侗寨的侗族人民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就近利用山林中的杉木,为寨里修筑鼓楼、风雨桥、民居等建筑;在房前屋后广挖鱼塘,除了养鱼、灌溉、生活用水之外,还可以作为鼓楼、民居等木构建筑的防火。为确保水源平均分配,高友侗寨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了精巧的人造水网。稻渔并作的习俗体现了侗寨人民的生活智慧,是侗寨人民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即合理分配水源)的体现。近百年来,侗寨人民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良性使用土地,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这种传统聚居生活方式。侗族人民的这种生活方式也是构成西南山区传统农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友侗寨已经是为数不多的保留传统的“文化孤岛”。高友侗寨是侗寨村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的载体,也是山区农业文明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