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全媒体:数字时代传统学术期刊的突围之路

2020-01-0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融合

柴 鹤 湉

(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北京 100872)

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为8.29亿,手机网民人数为8.1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8.6%。数字时代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正在带来信息传播获取手段、方式和效果的深刻变革。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化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9年3月15日,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5/content_5374027.htm。学术期刊作为传统的专业信息媒体,处于这场全媒体变革的漩涡之中,如何把握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推动传统文化优势与全媒体融合,激发学术期刊发展潜力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做有内容的学术平台,始终是学术期刊的价值追求。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是生存发展的核心,而内容质量的优劣则是学术质量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学术期刊界同人都在期刊内容建设方面倾尽全力。传统纸媒学术期刊会通过深度挖掘已有的传统地域文化,借力所属研究机构既有的学科优势,组建学术思想兼容并蓄的作者团队等方法来保障期刊内容的学术质量。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初创于1989年,历经三十载风雨,享誉期刊界和学术界。取得如此成就与该刊善于将传统地域和学科优势转化为学术品牌优势有莫大的关系。渭南师范学院地处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陕西省渭南市。这里曾经是司马迁的故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渭南师范学院是“史记研究”的学术重镇和研究高地,拥有老中青三代延续传承的史记研究学术团队。这个学术团体主持和在研的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共计50余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曾经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高校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13项,校级奖励30余项。“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创立伊始,就充分挖掘所拥有的地域文化和学科优势,30年来连续设置栏目171期,累计发表文章743篇。该栏目以其严谨扎实的学术品格蜚声海内外,成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人的精神家园。传统学术期刊在内容方面已经形成了优势“学术品牌”,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需要积极投身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在数字化平台上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全媒体优势。

2014年,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451.htm。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融合”,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精准输出。学术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梳理头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的阅读者对于同一篇论文提取的有效信息可谓大相径庭。学术期刊可以打破以往单刊单文单独呈现单向输出的内容加工出版方式,将论文拆解为关键词、主题、论点、数据、材料等各种元素,也可以将论文整合为专题集合、主题集群,满足不同层次阅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学术期刊还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将知识普及化和内容增值化。专业性媒体“主要聚焦于对社会某个横切面的洞察和专业理解,有助于帮助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行业认知和洞察,从而为其在该行业的自我发展和安身立命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3)张志安、李宜乔《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媒体协同发展——论大众化媒体、专业化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8期,第22页。。虽然作为专业性媒体的学术期刊在全媒体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学术文章大多文风严谨、论证严密,阅读受众局限在少数从事相关研究群体内部。如果学术期刊能实现传统内容与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补,将专业化的知识转化为普及化的常识,让专业知识普及化、通俗化、生活化,常识知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扩展专业内容的普及范围,推动学术期刊内容再创新再利用,将会深度激发专业性媒体的发展潜力。

二、采用全媒体多样化技术形式,实现学术成果的传播最大化

传统学术期刊的生产传播路径是采编、出版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无论是采编过程中的约稿投稿形式,还是传播过程中的订阅发行方法,都将外部世界排斥在学术圈之外,依靠纸媒载体的学术成果的传播效应十分有限。学术生产成为极少数人从事的行当,学术论文成为“躲在深闺人未识”的奢侈品。近些年,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主动采用新媒体多样化形式,改变单一垂直封闭的传播路径,转型为辐射式移动传播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最初是相加模式,即建立期刊官网,然后将期刊内容PDF化后上传到网络上供学者浏览下载。传播模式由传统的一对一转化为一对多。传播效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继而随着无线互联网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途径。它实现了传播者、受众者与媒介载体的随意移动,打破了以往传播模式的时间空间有限性,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随时、随地、互动、个性等多种功能。面对“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学术期刊纷纷加入其列,“两微两端”“短视频”“小程序APP”成为其数字化转型的标配。PC端、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因开设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学术期刊的开通率较高。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实现了面向读者的免费开放获取,建立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QQ群和微信群,与原有的纸媒一起为读者阅读和检索文献提供了便利。然而,从目前学术期刊新媒体传播状况来看,学术期刊融媒发展仍然存在内容单一、更新不及时、有效互动欠缺、平台建设落后等诸多问题。移动传播似乎只是PC互联网的移动2.0版本,并没有真正实现新媒体的渗透融合、即时互动、社会同一等全新体验。未来学术期刊需要在如何巧妙利用新技术融合纸媒、微信、微博、视频、网络等全媒体介质,实现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最大化方面做足功夫。

三、整合全媒体资源优势,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优质内容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上游资源的优质内容能否准确抵达下游资源用户,则是学术期刊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传统学术期刊的单次创意、采集、生产、传播的生产方式无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高效转化。我国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实践中已经走过相加的初级阶段,正在探索智慧全媒体生态实现之可能。然而,由于传统学术期刊在生产、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仍然是原有的“单兵作战”利益分配格局,内部、外部的学术资源、学术人才、研究资金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结果导致期刊界内部都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内容共享、技术系统融通,其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释放更多的价值。这有悖于全媒体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向。

学术期刊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推广共享经济,创建集成规模平台,整合产业资源、社会关系资源、金融资本资源与用户人气资源,将共享经济的精神内蕴和服务创新植入学术领域,发展学术供给方、需求方和平台中介方相互信任的黏性关系,降低传播环节运维成本,在“互联网+”大战略下遵循网络经济运行逻辑,创新联结商业模式,开发信息增值效益,引领学术期刊转型协同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AR/VR等新技术突破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随之而来的“去中心化”“去边界化”改变了学术传播逻辑途径。所有的学术期刊将在一个无地域优势、无品牌效应的移动平台上同场炫技,竞争相对弱化,合作成为主流。作者读者群体、研究机构、编辑团队、期刊社群以及地方社会资源将跨界聚合,最终打造一个以读者数据为核心、多样化学术产品为基础、个性化学术服务为延伸、推进学术创新为宗旨的开放共享智慧的学术研究平台。这样的平台将会全息化呈现学术内容、全员化覆盖学术用户,为学术研究提供全时全效的专业学术信息服务。

总之,以5G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全媒体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信息传播革命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术期刊应该不断打破固有生存模式的桎梏,更新专业信息服务的思想观念,主动采用信息革命的新技术成果,探寻形成智慧全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的最优方案,共同建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发展的学术传播新格局。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融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融合菜
学术动态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