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评价改进
2020-01-02李娟
李 娟
学生评价改革的基点是对人的全面关注。传统的学生评价,教师侧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言行表象来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当前,不见未来”的问题。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看见的本质是关系,它跨越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强调每个人在不同家庭社会背景下的心理发展特殊性。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唯有“看见”,方能“评价”。我们唯有看见学生的本然存在,唯有看见以学生为原点形成的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评价学生的关键。
一、看见家庭,评价更全面客观
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和终身学校是他的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是各自家庭的缩影,所以评价学生前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原生家庭,“看见”家庭关系中的他。
学生子木,和同学关系很糟糕,一言不合就用脏话骂人。班主任第一次听到他的脏话,很恼火,在办公室里直接批评他说:“子木,我没想到你是这样不礼貌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评价,让学生非常抵触,所以他说脏话的习惯也没有得到纠正。后来我们在家访中了解到,子木的爸爸说脏话是常态,他几乎是爸爸的翻版。家访后,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先修正爸爸说脏话的坏习惯,再纠正子木的坏习惯。
基于这样的了解,我们对子木的评价更全面客观:“子木,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说脏话,做爸爸的榜样。”“子木,这一周爸爸几乎不说脏话了,我们老师相信你也能做到。”“子木,本周表现不错,恭喜你得到本周的礼貌之星。”这样的评价,不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基于“看见”,先看见他不良习惯的家庭根源,然后修正根源处的错误,再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
看见家庭关系中的学生,看见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学生的本然就会被教师充分发现、看见,这样的学生评价过程虽然长了一些,但对学生来说则更全面客观,也更有效。
二、看见自我,评价更全面深入
阿德勒和戴克斯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个自主的动物,人在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寻找归属感。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有被他人看见的欲望,这样他的自我才能被激活,产生对自我的认同感。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看见”了什么呢?我们较多看见的是学生的言语智力、数理智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空间智力、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从而也忽视了成长中的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忽视了学生自身成长与自我内在探索的关系,这样的看见,使学生无法看见自己的内在成长点,也使教师丧失了一个个最佳的教育契机。
“小浩,虽然你的学习暂时落后,但你很会照顾同学,大家都很喜欢你。”“亮亮,这次校运动会,你获得了跳绳双摇的第一名,真厉害!”“小晴的课桌整理得很干净,一看就是特别擅长整理、会做家务的好学生!”“小文,你朗读的声音真好听,歌声肯定也很优美!”……这样的评价不局限于学生的学业评价,而是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的评价,更易激发学生对自我的发现、看见和认同。
学生的成长是基于自身对自我关系的看见和认同,从而认识到“我”也是有光的。就每个人的特征来说,“我”也是那个特征区域里的优胜者,“我”以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特质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也是有光芒的。
有了这样的认知,教师的评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索自我成长的动力,培育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教师能够看见学生,积极地评价;学生能够看见自我,认同自己本然的优势。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被发现、看见后,教师的评价才能深入有效,这样的良性循环关系如果能够建立起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三、看见未来,评价更明确长远
希望认知理论认为,希望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动力思想,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有根据已有的路径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的能力和动力。但若学生只有目标而缺乏动力思想,那么再合理可行的目标也是难以达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只能看见未来的自己最终会怎样,而对如何到达那个目标的过程不清晰,就无法看见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之间的因果关系。
子轩的家庭很富足,家族工厂实力雄厚,但他对学习很不上心,用钱也没有节制。到初三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老师和他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子轩可能高中都上不了。但子轩还是不急,他说:“我家有工厂,不上学我也可以直接当老板。”
这时候我们运用希望认知理论引导子轩看见“十年后的我”:如果所有的学习只停留在初三,现在到家族工厂工作,我能做什么?带着这样的未来假设,家长带着子轩到家族工厂实习了三天,实习后的子轩开始寻求老师的帮助。
子轩无法看见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是什么关系,无法认识到现在的“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遇见未来的“我”。这时,我们就要让子轩看见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的关系,认识到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免不了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或困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适时引导子轩探究目前最优的行动方案,确立大目标的同时,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强化方案的可行性。
这种解决方案和建设性评价基于教师对学生现在和未来关系的“看见”,基于学生对自身行动和未来目标关系的“看见”。唯有基于现状看见未来,学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建构和未来不断生成的发展路径才会更加清晰、更加明确。
学生接受的刺激有一个类似心理学上的感觉阈限,刺激强度轻微不能产生反应,刺激强度过高也不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教师对学生过度的说教,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引发学生的厌烦和逆反心理。而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评价就是要改变之前的说教,巧妙运用“看见”,不忽视不过激,抓住学生评价的关键,“看见”学生本然的存在,恰如其分地表达关系,恰如其分地运用评价。所以,学生评价改革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唯分数论”“唯学业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看见学生成长中横向的各种关系,梳理出学生的成长轨迹;教师要检查学生对各种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帮助学生看见自身与自我的积极关系,激发出成长的内驱力;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更要引导学生看见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的关系,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行动方案。
罗宾森在《创造中的大脑》中说:“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心甘情愿而又轻松愉快地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假如有人说我们错了,我们就会厌恶这种非难而横下一条心固执己见……我们所珍视的显然不是那些思想本身,而是我们受到了威胁的自尊心。”可见,学生是否得到尊重,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正接受这些道德评价。我认为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评价,其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因为评价本身就是一种看见人、尊重人的过程。
唯有“看见”,方能“评价”;唯有“尊重”,方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