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措施

2020-01-02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陆晓东

家长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体育教师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陆晓东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具体的田径运动训练中,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加强田径运动的训练量和强度控制,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目前,大多数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高强度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训练方案和计划设计,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训练强度,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层面因素

目前,我国的田径运动整体水平并不高,对于田径运动关注比较少,在初中阶段对田径训练并不重视,田径运动了解比较少,缺少系统的训练规范。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对田径训练安排较为随意,训练强度并不科学,影响了田径训练效果。

(二)家庭方面因素

由于受到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家长更加重视学生语数英等学科的成绩,对于体育学科并不重视,甚至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是家长对于体育训练依然不够重视,认为田径训练仅仅是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很少参与田径训练,更不用说田径训练强度的控制了。

(三)教师层面因素

在课堂活动中,多数的体育教师并非专业性的,对田径训练并没有较多的专业知识,难以从科学角度开展田径训练,使田径训练强度并不合理。部分体育教师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学生身体素质缺少分析,田径训练项目和强度存在盲目性,对田径训练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学生个人因素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差异,其身体素质不同,田径训练强度也不同。在具体的田径体育课堂上,学生对于田径运动和训练知识的了解比较少,被动地接受教师安排,导致学生的田径训练存在盲目性,影响了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

二、初中体育田径训练强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教学体系建设

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要以教学体系作为切入点,加强田径训练强度控制,注重学生身心发展,促进田径教学和文化课程的协调,优化田径训练的时间安排,避免文化课学习和体育教学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结合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和时间安排。在训练开始之前,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优化训练方案设计,针对每节课的训练内容作出安排,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课堂活动中,应当探究训练强度和效果的关系,做好训练强度控制,保证田径训练效果。结合现代化教育背景,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掌握新的田径训练方式,不断完善田径训练教学体系,提高田径训练效果。

(二)注重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协调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控制训练强度,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相互适应,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在具体的田径训练中,保证田径训练设计的科学性,要从力量训练入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能之后,开展相应的速度训练。也可以根据考试的标准优化田径训练设计,实现田径训练强度的控制。加强专项训练和强化训练的协调性,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中引入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在短跑项目的训练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优化训练内容和强度。如果学生缺少较好的步法技能,教师可以采取专项训练方式;如果学生缺少爆发力,教师可以采取强化训练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训练强度的控制,优化训练量的设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差异性教学,特别是男生和女生之间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如果采取统一的训练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需要采取差异性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的田径要领讲解,以学生身体机能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

(三)加强训练计划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田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开展有效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将训练强度控制贯穿整个训练计划。在初期的训练中,可以采取一般性的训练强度,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在训练的中期,可以采取高强度的训练,注重学生的技术训练。在中后期,采取中等强度的训练方式,优化运动量调整,控制好训练次数,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在后期的训练阶段,要针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训练计划设计。在田径训练计划制定中,应当结合每个阶段的要求,合理设计训练时间、内容和周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进行学生素质、速度和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训练计划,将训练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学生因为运动过度出现损伤。

三、结语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可以通过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田径能力和水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训练强度缺少有效的控制,会影响田径训练效果,给学生身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想要合理地控制训练强度,应当优化田径教学体系,创设良好的田径训练环境,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确保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符合要求,优化训练计划设计,保证训练强度的科学合理。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体育教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