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润·芽”文化理念下种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20-07-15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幼儿园徐燕

家长 2020年13期
关键词:植物理念生长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幼儿园 徐燕

幼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天生对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充满好奇、同情和共鸣。事实证明,给予幼儿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充分活动的机会,能够为他们带来内部自然的舒展与生长。我园有着丰富的树语、花语、鸟语、物语,为幼儿亲近自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探索“润·芽”文化理念下种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便伴随着师幼共同的发展应运而生。

一、“润·芽”文化理念与幼儿园种植资源

“润·芽”,是一种对芽的滋润、呵护。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遵循幼儿园每棵“幼芽”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方向,施以最适切的教育,滋养每一位幼儿。幼儿园种植资源即所有能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管理的资源都属于种植资源,包括种植园地、树木、花卉等。

二、追随儿童,合理开发“润·芽”文化理念下的种植资源

在“润·芽”文化理念的熏陶下,基于幼儿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出发,我们对园内的种植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建设与统整,让幼儿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整体和谐地发展。

(一)拓展与丰富,让每一个领域都被开发

1.对种植资源进行挖掘与建设。

我们移栽全园树木,搬迁种植园地,整合绿地景观,开辟了梨园、果园、花木走道等,打造了园林风和田园风的绿化景观,扩大了幼儿探索的区域。

2.对人力资源进行排摸与盘点。

我们设计人力资源调查表,在全园内发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半数多的家长都是有一定种植经验的;有部分家长是专业人士,可以开展种植方面的讲座等;还有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观场地的资源,如花卉植物园、稻场等。

3.对地域资源进行扩充与整合。

我们对园内地域资源进行生态化和探索化的打造,设立了“童战营、童乐街、童密林、童艺社、童嬉池、童趣苑、童筑场、童梨园”等支持种植课程实施的“农乐苑”课程环境。此外,对园外种植资源进行了梳理,绘制出园外资源网,拓展了课程资源范围。

(二)了解与展示,让每一株植物都会说话

1.对种植资源进行分析与梳理。

在整合园内种植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将所有种植资源分成蔬菜、花卉、树木三大类。蔬菜类按季节分为秋冬季和春夏季;花卉分为草本和木本;树木分为叶木类、花木类、果木类。通过查找资料,询问专业人士,认识并了解每一株植物,师幼共同绘制园内种植资源分布图,为每一株植物制作了品名、科目、特性的信息卡。

2.对植物生长进行了解与展示。

全开放式的种植园地为植物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绘画、自己布置“蔬菜生长展示图”,将观察、测量、管理等活动轨迹呈现其中。我们还借助“草料”网络平台生成了每种植物专属的二维码。

(三)设立与建设,让每一种种植资源都能集合

幼儿园处处是资源,那么如何让每一种种植资源都能有效落入幼儿活动中呢?我们着眼于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孩子们的提议下,先后种下了梅花树、鸢尾、牡丹、荷花等,还洒下了马兰头、荠菜、蒲公英、狗尾草等许多种子。他们自己挖土、种花,自己播撒种子,浇水,等待着来年的收获。

三、共亲自然,有效利用“润·芽”文化理念下的种植资源

把大自然还给幼儿,就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使命。我们提炼了“润·芽”文化理念中的核心词“共亲”,“共亲自然”也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

(一)源于兴趣,找准核心意义

我们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努力寻找幼儿的兴趣所在和问题意义。将活动开展置于四季变化中,架构了“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的主题活动框架,生成了符合幼儿特征的活动内容。如下表:

(二)引发生发,兼顾均衡整合

在种植活动实施中,我们注重分析和判断幼儿兴趣走向和问题生成中的价值性和关联性,努力引发幼儿在多方的领域探索中,在多层的学习交往、多元的表达感悟中逐步实现自主而有深度的学习。

1.劳动实践惊喜多。

种植是幼儿自己的观察、劳作和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在种植园中提供了适宜幼儿劳作的工具,还提供了用于观察记录的工具与材料,方便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在种植过程中,他们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

2.分享交流欢乐多。

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开展了各种四季主题活动。我们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的同时,还组织教师进行种植活动的交流,对实践过程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就种植活动的开展、种植的过程和种植的收获跟大家交流和分享,总结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将有价值的方法用于指导今后的种植活动。

(三)观察先行,动态跟踪反馈

我们设计了种植个案观察记录表,在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表现表达进行了细致的跟踪观察记录,并从活动目标指向的角度去分析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从中归纳和领悟幼儿在科学探究兴趣、能力以及对生命关注方面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从而适时地调整主题内容目标以及组织实施的策略。

四、结语

我们期待,在与儿童共亲自然的过程中,与儿童共同关爱自然、感受自然和亲近自然,让儿童的主张在多层、多方和多元的途径中得以展现,儿童的探索、交往和表达能力得以张扬,儿童的好奇、创造和想象空间得以拓展。

猜你喜欢

植物理念生长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