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体育文化诠释
2020-01-02陈艳武
陈艳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1 电影主要内容
1.1 真实人物作为原型
2017年印度一部体育类电影《摔跤吧!爸爸》登陆中国,好评如潮,获得了将近13亿的高票房。
现实生活永远比虚构的故事更动人。电影主人公马哈维亚·辛格和他的冠军女儿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马哈维亚曾是印度国家冠军,在发现女儿们有惊人的天赋后,开始辞职在家,专心培养女儿摔跤。在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上吉塔获得55公斤级女子摔跤比赛冠军,巴比塔获得51公斤级女子摔跤比赛冠亚军。2012年,吉塔成为印度历史第一位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的女摔跤手。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上巴比塔获得55公斤级女子摔跤比赛冠军。马哈维亚成为了印度摔跤运动的传播者,他让1000多个印度女性成为摔跤手。艺术源于生活,本电影以真实存在的事迹改编,探讨了社会热点问题,即教育和女性权利。剖析了“印度第一位世界级女摔跤手的过往”、“印度体育事业的现状”、“女性权利的选择”等多个主题,并将一切以镜头语言表达,浅显易懂,所以能极大引起观众的共鸣。
1.2 细腻真实的情节
一部电影的优秀与否取决于是否能把故事讲圆满,把人物塑造立体。《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可以归类为体育人物传记,因此剧中对角色的塑造更是重点。剧中开场就有一场“遭遇战”,奠定了我们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即身强体壮,摔跤技术过人。主人公由于生活所迫,放弃了忠爱的摔跤事业,每晚都会站在荣誉墙面前深思许久。他渴望有一个儿子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但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后,他选择了摘下所有的奖牌和证书。在发现女儿们有惊人的摔跤天赋后,眼中又马上燃起了希望。这些细节说明父亲技术过人,热爱体育,并时常以为祖国赢得一枚世界金牌为己任,为后面的剧情走向奠定了基础。女儿们因练摔跤以短发示人,回到学校时面部表情的自卑,走路时的驼背,被路人耻笑,被同学丢纸团,无一不说明着内心的煎熬;而当她们与男孩摔跤的不落下风到连战连胜,一切有了改变,她们开始自信满满,开始走路昂首挺胸,开始赢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女儿们对摔跤事业从盲从、迷茫、反抗再到认可的心理变化。在吉塔获得英联邦冠军后,父亲听到国歌奏响时的热泪盈眶,到他抚摸完金牌后又给吉塔佩戴好,不只表达了内心的感动,还表达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的认可与自豪。其他细节也做的十分到位,比如对摔跤技巧的传授,对规则的解读,对场地的介绍,让普通群众得以了解这项体育运动,说明印度体育文化开始借助于电影传媒向世界传播。
1.3 竞技体育的影视表达
体育电影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表达形式,可以通过慢镜头、分镜头、镜头特写等技术将运动的美感展示出来。影片开场,马哈维亚和同事的办公室大战,展示了两位曾作为专业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肌肉线条,极具美感。虽然马哈维亚身高、体重都弱于同事,但其凭借出色的力量和摔跤技巧,完美地战胜了对手。配合着电视中的对专业比赛的解说,令人振奋的音乐,一下子将观众带入竞技体育的世界。女儿们需要与比自己强壮的男孩进行比赛,紧张感和压迫感是必然存在的,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技巧来战胜对手。第一次比赛输掉后,吉塔夜不能寐,起身对同样没有入睡的父亲问了一句“何时再战?”完美诠释了优秀运动员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在英联邦运动会上,吉塔面对两届世界冠军、攻击性极强的尼日利亚选手娜奥米,一反常态地采取了守势,遏制了对方的进攻,利用针对性策略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对手。说明竞技体育中不仅比赛体力勇气,还有智慧。在决赛中,吉塔面对曾经两次淘汰自己的澳大利亚选手安吉丽娜,沉着应对,电影通过对两人眼神、肢体动作和力量的特写很好地对这种紧迫感进行了诠释,烘托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众高涨的情绪。在决胜局,吉塔声东击西,通过一招抱腰摔赢得比赛,这一切通过慢镜头表达,将摔跤的运动美感和专业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展示得淋漓尽致,视觉效果令人热血沸腾。
体育电影运用拍摄技巧将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展示了出来,不只是体育赛场上的细节,还包括运动训练中、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将运动员生活展示给大家。将运动员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还原,他们也会面临迷茫,也会经历痛苦,引起观众共鸣。电影技术的使用将剧中的主人公从大环境中凸显出来,增加体育电影的厚度和内涵,增强竞技体育的时空感,同时伴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感染观众的情绪,达到增强竞技体育的观赏性的目的。
2 电影的精神内核
2.1 捍卫国家荣誉
竞技体育没有国界,但运动员有国籍。马哈维亚对祖国的热爱贯穿始终,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融入为国家赢得一个世界冠军的使命中,并将使命延续到自己女儿身上。电影开场马哈维亚的同事是一名省级冠军,输给了主人公这名全国冠军,但他们在一间普通的办公室相遇,并没有从事体育相关工作,说明印度体育事业发展的并没有那么乐观。马哈维亚为生活所迫,放弃了自己的摔跤事业,但他去看年轻男孩摔跤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自己夺得全国冠军的情景。在家,他经常凝视自己获得的荣誉,因自己不能为祖国赢得金牌感到万分遗憾。吉塔因修改训练计划面临开除时,自己对校领导揽下全部责任,并坚信自己的女儿可以为国家赢得金牌。这些情节无一不体现着一名运动员的爱国情怀,也无情抨击了一些事实,印度投入体育事业的资金极少;许多官员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体育事业建设采取不作为,甚至是挖苦嘲笑的态度。这就使得印度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滞后,女子摔跤项目更是无法普及和开展。在这一社会实际情况下,世界冠军的产生更需要个人的奋斗,家庭的牺牲和全民的支持。个人自我价值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高尚的情怀令观众深受鼓舞。
2.2 为女性争取权利
电影反应了一个不争事实:印度女性在社会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在剧中,借新娘之口,讲述了很多女性从一降生,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终日操持家务,早早出嫁,摆脱家庭负担,给从未谋面的男子相夫教子,没有自己的权利,更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许多印度女性的命运就是完成做家务、照顾丈夫、生养孩子等,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整个社会都对女性缺乏足够的尊重。摔跤项目历来以男性选手为培养对象,对女性的大门是关闭的。也正因为如此,马哈维亚才更令人尊敬,他堪称印度女子摔跤的拓荒者,面对所有人的不解与嘲笑,甚至是女儿们的反抗,都坚持己见,不改初衷。剧中决赛前,他对大女儿吉塔说:“明天,你不只是和澳大利亚较量,而是和所有轻视你的人较量。如果明天你赢了,是和千千万万个印度姑娘一起享受胜利,是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子的女孩的胜利,是被困于家务、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的胜利。”这是体育文化鼓励女性拼搏进取,呼吁男女平等的最好表达。剧中很多细节也十分感人。如每次胜利,吉塔回家受到的夹道欢迎;年老妇女对吉塔的赞许;决赛时鸡肉店老板带着女儿远道而来为吉塔加油等,都说明着吉塔的事迹鼓励着千万个印度女孩,说明女性地位有好转的趋势。
3 结 语
《摔跤吧!爸爸》以真实故事改编,以竞技体育摔跤项目为主要内容,向观众展示了人体美、运动美和永不言败、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同时,深层次表达了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女性对自身权利追求的内涵,潜移默化地鼓舞了女性。体育电影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传递体育精神和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将中国的体育人物、励志故事搬上银幕,是中国体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