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应有所作为
2020-01-02杨鹄
杨 鹄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双元育人机制作出专门部署,为深化"三教"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当前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顺应潮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三教”改革中来,从自身改起、从自身做起,我们应有所作为。
1 什么是“三教”改革?
所谓“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是改革的关键,是改革的实施者,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2 “三教”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双师素质为导向改革新教师准入制度,以双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教师改革的核心在于双师素质,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的师资团队。
3 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3.1 对高职学生的不认同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还是普通高校,这些老师本身接受的就是学科式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在学业上的成功者。进入高职院校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不认可,甚至存在一定的蔑视。
3.2 对职业教育不认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与高等教育同样重要,这是从国家层面给职业教育正了名,定了位,是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事。关于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还是一个教育层次的问题的讨论早就有之,而且在相关文件中早就进行了定论式的描述,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类型,但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太好。这次从国家层面下了定论,给出了明确的说法,可谓是一锤定音,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落下了实锤。但是,文件是文件,认识是认识,要从文件落实到具体环节,最终深入人心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比较漫长。我们的老师大部分都来自普通高校,处在学历教育的前沿,不少老师本身就深受他们的老师、家长乃至社会的影响,从心底不太认同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教人做事干活的教育,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学习的失败者,是没有了办法,没有了别的选择的无奈之举,对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认可的想法。
3.3 对职业教育不适应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和规则,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是以就业和就业能力为导向,是一种应用型的教育。但是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接受的都是学科式的教育,在技术应用上并不擅长,更不用说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进行技术技能型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不足甚至缺失,对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存在不适应。
4 教师该怎么想
做一件自身不认可、不适应、不习惯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痛苦,面对这种痛苦我们是隐忍、将就还是重新从根本上改变认识也是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重要问题。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里,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4.1 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从心底认可它,接受它
技术技能不是低端的,和知识一样重要;技术技能工作也不是低端工作,和研究型工作一样重要;技术技能教育也不是低端教育,和学科式教育一样重要。从事橡胶研究的人员会知道什么橡胶更有弹性,什么样的配方或拼配比会对橡胶的性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他们的乒乓球不一定打的好。而乒乓球运动员或许并不清楚橡胶的分子结构,也不懂得橡胶的配方和配比,但是却能够很好的应用胶皮。从这个角度看学术研究不比技术技能运用更高端,只是侧重点不同,观测点各异。研究橡胶可以成为研究人员甚至科学家,应用橡胶也可以成为乒乓球冠军。同样的,作曲家也并不一定比歌唱家高端。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和学科式教育同样重要,职业教育也决不是低端的教育。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端正认识,从心底认可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这是能够做好职业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条件。
4.2 学习职业教育的标准并认真执行标准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标准,专业有专业的标准,课程有课程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认可职业教育的相关标准并认真学习且加之贯彻实施。
4.3 培养自身技术水平,提升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是姓“职”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力和技术技能素质,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总站在学术的高度对技术技能加以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要俯下身段,贴近实际,从技术技能本身开展教育,附以学术高度的引领,重视应用方得真谛。
5 教师该怎么做
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理论的引领,我们看到职业院校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高职教育也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在职教改革的洪流中,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风中,我们应有所作为。
5.1 努力提高双师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要能够开展理论教学,还要能够指导实践,还应能够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如何才能提高双师素质很多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笔者从小处着眼提出如下想法:
(1)大力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应用型课题研究并不是低端的研究类型,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多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风险、降低能耗等方面着眼着手开展研究。
(2)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由于职业教育本质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也不仅仅在实验实训室,而是在生产现场,在服务一线,在应用技术技能的场所,我们应大胆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用实践检验知识,提升技能,获取营养。教师改革的核心在于双师素质,途径是“双向双融通”,方法是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针对现有存量职业院校教师,我们应主动出击,到企业任职,并做到真任职,干真事,学实技。
5.2 大胆进行教材改革
“三教”改革中教材改革是基础,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但是改革实施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在教师提升自身双师素质的前提下,在深入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实际的基础上,附以教师在学科教育中熟悉的生产原理和方法,积极开展教材改革,开发出面向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生产工艺的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的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以“校企合作、双元开发”的方式,对接产业升级技术更新,以及岗位能力要求变化,同时结合“1+X”证书,以及各专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开发“课”“岗”“赛”“训”融合的教学资源。
5.3 积极进行教法改革
“三教”改革中教法改革是途径,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同样的,改革实施的主体依然是教师。有了双师素质的前提,有了教材改革的基础,改革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让学生从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改变为工作过程的参与者,在生产中学习生产,在过程中学习过程,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打造“金课”,真正做到课堂“有用”,积极应对有效课堂认证。
6 结 语
“三教”改革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作为改革的实施主体,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从自身做起,从提升自身双师型素质为起点,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和落脚点。改革正当时,我们应有所作为也肯定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