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0-01-02秦晔李自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大众化办学设置

秦晔,李自强

(1.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常州 213161;2.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上海 20043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该结合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统一相关的工作标准,筛选最佳的教育大众化对策,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增强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效果,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方向良好进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1 高等教育大众化分析

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言,属于质与量的统一概念,其中量的增长,主要就是适龄青年高等院校入学率需要达到16%~49%之间,质的变化主要就是改变教育理念,完善具体的教育功能,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明确未来的培养目标,筛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明确入学条件的标准,合理选择应用教育管理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水平。从实际情况来讲,高等教育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入学率达到15%以上就代表着已经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入学率达到50%以上,就能够实现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目的。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

2.1 经费不足的挑战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经费不足属于重大的挑战,与国际水平相较,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方面的投入比例较低,其中政府拨款占有经费来源51%~60%,其余的经费来源都是学杂费收入等,经费比例不合理。尤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水平不一,部分区域的高校财政经费投入比例过低,不能为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经费支持,导致教育工作大众化进程中缺乏充足的费用支持,不利于先进基础设施的引进和应用,难以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1]。

2.2 制度、观念的挑战

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言,不能局限在规模扩张方面,还应该适应性转变教育观念、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按照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创建相应的工作模式,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水平。但是目前部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制度不合理、观念落后的现象,难以确保理念和制度与教育大众化之间相适应,不能做出准确的教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导致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完善制度与正确观念意识的情况下,难以确保教育大众化发展期间的人才培养质量,经常会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现象,难以利用弹性制度、先进管理理念创建规范化的教育大众化发展体系,不利于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2.3 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进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只有确保人才队伍的建设符合标准,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基本需求。但是,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在教育工作的大众化进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未能按照学生规模的扩展特点积极引进充足的教师人才,很容易出现学生、教师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学生的数量多,教师人才的数量很少,再加上教师缺乏专业化水平,很容易导致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期间出现问题,难以满足具体的教师人才根本需求,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2]。

2.4 专业设置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期间,还面临着专业设置的挑战,部分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期间经常会出现盲目性的问题,没有合理设置办学层次,难以有效整合诸多的专业资源与内容,不能有效设置专业。且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过程中,专业的增设属于必然现象,但是如果不能全面分析教育大众化发展需求、自身条件、历史发展特点等盲目设置专业,很容易出现专业设置的问题。尤其部分高等院校过于注重会计专业、 新闻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设置,重点设置热门的专业,很容易出现人才培养、大众化教育的盲目性现象,很容易诱发专业设置不合理、办学能力不符合的现象,只能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增加专业,难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也无法满足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根本需求。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对策

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结合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筛选最佳的对策,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提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水平,促使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实施。具体的发展对策如下。

3.1 增加经费的投入

为了能够满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需求,提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水平,增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使教育大众化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加经费的投入,为教育大众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作为基础性工程,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按照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重点关注费用的投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督促高等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其次,应该编制完善的经费投入战略计划,在增加教育投入的过程中,对于不发达的省份,应该保持着最低的经费支出标准,如果不能达到最低标准,就应该适当扩大建校招生的规模,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财政教育经费的充分落实,可以创建法制机制,创建相应的工作模式,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量,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费充足性[3]。

3.2 制度与观念的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应该注重完善相关的制度与观念,按照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不断构建相应的工作制度,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确保教育大众化的良好发展和进步。首先,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发展而言,教育规模逐渐增大,为了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明确未来的办学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学生就业认知,不再强调学科倾向,而是按照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统一人才的培养标准,创新高等教育模式与体系,构建完善的教育系统,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其次,在改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观念的过程中,还应该完善相关的制度,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结合职业岗位的特点合理设置专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双证书制度,也就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因为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工作、市场人才需求等相互契合,只有学生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才能合理设置相关专业,提升整体的高等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4]。

3.3 打造优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应该打造优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按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合理设置教师的数量、专业结构等,提升人才的培养效果,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根本需求。首先,应该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人才,要求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开展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促使教育大众化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其次,应该做好教师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在保证师生比例合理性的情况下,采用专业化培训方式、外出进修培训方式等,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人才,确保教师在教育领域中能够有效完成任务,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和教育大众化程度。最后,在建设教师人才队伍期间,还应该注重打造学术型、研究型的教师人才队伍,确保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致力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根本需求[5]。

3.4 合理设置教育专业

高等院校在实际的教育大众化发展期间,应该合理设置教育专业,预防出现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当前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根本需求。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设置能够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使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高质量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良好的专业模式,提升整体的专业设置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设置高等院校的大众化教育专业期间,应该全面分析高等院校的办学能力特点、 办学条件特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等,不能盲目设置热门的专业,确保各个专业设置的质量[6]。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大众教育、精英教育的根本原则,在扩大教育规模的过程中,合理创建教育创新体系,结合高科技与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需求设置更多专业,形成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良好模式,确保教育专业的有效设置和完善,保证整体专业设置的效果。

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建议

为了能够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应该筛选最佳的措施,创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相关的教育投资机制,促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

4.1 创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实际工作中应该强化高等教育的引导与调控力度,注重市场导向与刺激,按照市场作用的情况,弥补具体的空白与缺陷,改善无序发展的现状,创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在大众化教育发展期间掌握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市场人才需求、市场岗位发展特点等,制定完善的办学决策方案,增强自身的决策能力。在此期间,还应该转变传统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创建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良好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开展相关的宏观管理工作,确保各方面办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化、稳定性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办学体制的过程中,还需归纳总结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创建完善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办学体制,打破传统办学模式的局限性,增强相关的教育指导工作效果[7]。

4.2 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

在扩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 调整办学结构的过程中,还应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传统的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结构,制定完善的招生规划方案,合理创建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此期间,应该重点培养经济振兴过程中的应用型人才,要求人才全面掌握先进的技术、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全面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期间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还应该创新相关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方案,提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充分发挥实践操作教育、实训教育与实习教育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培养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优秀技术人才与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效果。在此期间还应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方案,建立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估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效果与质量,便于针对性整改教学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合理性,促使各方面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8]。

4.3 完善教育投资的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期间还应该完善教育投资体系,不再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而是将财政支持作为基础,创建企业资助体系、银行贷款体系、基金会赞助体系等,这样在多元化教育投资体系的帮助下,可以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与效果,结合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根本需求,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与载体,改善当前的教育工作发展现状,打破传统教学工作的局限性,优化各方面的工作模式和体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不利于教育大众化的良好发展,对其长远进步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期间,应该归纳总结丰富经验,完善相关的办学模式与机制,增加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规范性的教育大众化机制,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大众化办学设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