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古诗
2020-01-02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4期
中华民族过清明的习俗始于周代,距今已2500余年。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描写清明的篇章。仅《全唐诗》《全宋词》中就有800余首。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以写实手法描写了清明时扫墓祭祖之情景:“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黄庭坚的《清明》从清明联想到人生不同价值取向。诗中“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为后世传诵。宋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再现了清明日万民倾城而出,踏青娱乐,尽兴而归的盛况。
清明诗词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诗不用典,轻松自如,景象清新,意境优美。而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诗中的“杏花村”所指何地。国内以产酒而著名的杏花村有两个:一个在山西汾阳,早在魏晋时就已开始酿酒;另一个则在安徽贵池,那里盛产大曲酒。但笔者认为,杏花村所指何处,恐已无人说得清,也许,只有杜牧和为他指路的牧童才知晓。其实,何必非要苦苦探寻诗中“杏花村”的出处?《清明》一诗留给后人的那种美不胜收的意境才是值得久久品味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