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0-01-02袁璟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格局思政院校

袁璟瑾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 江苏 南通 226010)

随着自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优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也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当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多种媒体融合推动信息传播格局产生了巨大变革。融媒体时代具有强大的传播率、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将思政教育与融媒体传播格局紧密结合,探索新的育人路径,有效提升育人实效,这是目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课题。

1 融媒体传播格局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唯有厘清融媒体的概念、内涵以及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才能探索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思政工作的对策。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强调将各种承担传递信息的媒介进行物理叠加后,以多形态方式传播信息,吸引群众眼球。而融媒体则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实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具有四全特点——全时空、全媒体、全功能、全覆盖。高职院校利用融媒体进行思想教育时,既要保留传统媒体内容、方法上的优势也要在此基础上叠加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最大化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思政教育最优化。

1.1 信息化加速发展,融媒体传播格局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必然趋势

融媒体时代,手机、平板电脑、各类移动kindle等媒介设备越来越完善,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上多元文化的意识形态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快构建融媒体格局、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效性的需求。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融媒体全时空、全媒体、全功能、全覆盖的特征,充分发挥意识引领、舆论导向作用,树好标杆,总体上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正能量,同时利用融媒体不断加强学生媒介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 融媒体传播格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融媒体传播格局的优势在于有效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实现资源通融。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融合,各类媒体传播格局与种类繁多的资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平台。其次,教育功能的优化。融媒体传播具有较强的互融性特点,弥补了传统教育单向灌输的模式,通过传播信息与学生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融媒体视域下,运用网络平台对公共信息载体、教育对象载体、文化载体等进行管理上的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管理者可以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强化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

2 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融媒体传播格局下进行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过“两课”、第二课堂、报告讲座、展板等传统形式开展。单向的传输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反馈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利用微信、微博、易班等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但是碎片化的信息难于形成体系,虽然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导效果,但硬性地将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和模式融入融媒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质量。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主要基于教育实施主体,基于自身教学特点和感受,对学生的反馈关注度较少,融媒体传播格局更体现了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融媒体时代,信息无所不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拥有更多的言论自由以及对信息的知情权,部分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价值观舆论的影响,甚至被西方一些言论左右思想。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主动运用融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善于把握学生运用融媒体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紧跟时代步伐,有效落实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2.2 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融媒体的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肩负着传递主流价值的重任。融媒体时代信息海量化、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以及需求的个性化都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者运用融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传统媒体,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趋于来源互联网平台,使得高职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再受到时空、地域限制,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程教师要改进原有单向授课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熟悉融媒体传播格局并掌握媒介传播特点和技巧。在深入课程内容研究及科研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学生课下融媒体的使用,积极在融媒体平台解答学生困惑,引导学生认同思想理论课程内容;辅导员、班主任要提升自己使用融媒体技术,增强媒介素养,及时了解学生使用热门的APP、关注的热搜内容以及相关热点文章。利用融媒体平台开设相关公众号及直播课堂,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媒体宣传手段对内容凝练、总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正确观念及时宣贯,在融媒体传播的管理中既要接近学生生活同时也要吸引学生人气。

2.3 对融媒体教育资源内容的整合、挖掘度有待优化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融媒体平台,但在融媒体传播格局下,思政教育者开展教育过程中“仪式化融合”以及“新旧嫁接融合”现象较为普遍,如内容的简单移植和复制,即直接将微博、官网平台发布的内容复制到微信中。有些高职院校不加区分地将同质化的文字、图片等素材发布到多个官方融媒体平台,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惫。另外,较多高职院校的新媒体中心都是学生在运营管理,平台与平台之间处于独立状态,缺乏统筹整合,无论在选题的策划、内容的采集、后期制作上缺乏统一性及系统性,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传播的实效性。学生运营融媒体平台过程中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挖掘度,理论高度和总结有待进一步优化。

3 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

3.1 树立融合思维理念,构建一体化大思政格局

高职院校要树立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的思想教育理念,把握融媒体传播格局的特点和优势,加强思政教育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融媒体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功能。在推进融媒体应用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探索和创新。加强校内各种融媒体资源的协同配合,形成网络文化育人常态。教育者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建立大数据理念,注重学生需求,满足学生多元化及个性化需要。努力构建一体化大思政格局,形成“引领、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模式。通过组织思政教育者和媒体平台相关人员进行融媒体专业的学习,掌握媒体传播规律、熟练利用融媒体开展专题讲座及相关课程,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亲和力。在考核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将融媒体传播格局下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评价指标,纳入思政教师考核体系。此外,通过评选优秀案例、网络思政课题等多渠道,激励思政工作者主动学习,提升教育技能,优化和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保障运营机制和硬件配套方面,重视融媒体思政教育团队。培养一支媒介素养高、技能过硬、政治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功效,共同策划主题,编辑撰写融媒体教育内容,专家互动实时解答学生的各类提问,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关注学生焦点及信息反馈,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引领,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氛围。此外培养一部分正能量的学生“意见领袖”,这些同学的发言往往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学生新媒体中心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策划征集话题、微短片、效果动画等形式,充分发挥朋辈引领的效果。只有树立融合思维理念,协调多方力量,加强融媒体时代主流舆论监控和合理引导,才能构建一体化大思政格局。

3.2 搭建平台,创新融合型育人载体,构建跨平台叙事思政形态

高职院校要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搭建融合型育人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慕课、微课、网络社交平台等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多维度融合的思政育人模式。搭建融媒体平台中心,会同党委办公室、人事部门、学工部门、教务部门以及职教中心等统筹安排,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创建多途径的融合型育人载体。首先,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终端平台,发挥育人中央枢纽功能,构建网络思政线上交流学习平台。例如易班网、今日校园、钉钉、党员学习“学习强国”客户端等,提供学生所需的所有教学资源以及“第二课堂”学习资料,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开发基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媒体平台,例如高职院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直播平台等,实时为主流思想发声;建立与传统课堂同步的线上平台,如校园电子校刊、思政慕课、直播课堂等,多维度地对传统媒体进行补充,形成线上、线下教育合力。通过大型学生活动直播、主体班会直播等,让学生积极关注融媒体平台,在平台上参与各类活动,逐渐形成以微信、微博为标志的融媒体引领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目前,微信拥有较多的学生群体用户,它也是高职学生接触比较多的媒体平台,整合资源、优化平台、统一管理方能发挥网络育人效果。整合顶层发布渠道,实现融合传播;构建多维互融微信传播矩阵,呈现链式育人模式;掌握最新融媒体传播方式,增强学生对思政网络媒体的关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 弥合教育双方网络话语的鸿沟,构建“利益互融”话语体系

在用融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开放的场域中转化主流话语,强化思政教育话语权,同时注重话语通融转化,增强双方互动,构建利益互融话语体系,即在满足学生兴趣点的同时又能有效实施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追梦者”以及“爱国情”等精彩词汇[2],在向青少年讲话中用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等感性的话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习语”,引发了高职学生的热爱,他们经常在网络社区、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这些有感染力、说服性的话语体系,值得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用接地气的语言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思政教育主题,方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其中的道理以及价值观。在构建利益互融话语体系同时,要考虑弥合教育双方网络话语的鸿沟,实现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独白式教育转向互动教育模式,思政工作者针对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利用融媒体平台发出正面的舆论导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敢想、敢说。这样既增强了师生的互动,也培育了学生思考问题导向意识,又提升了思政教育话语能力。互动的过程也让教育内容更深入地传播至学生群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在“两课”课堂教育中,教材往往有很浓重的政治宣传意味。融媒体传播格局下,促进两课教材向生活化转化,首先思政教育者要积极学习网络话语并筛选正面有引导性的话语,灵活地应用于网络教育,增强时代感。其次,回归学生日常生活,增强网络话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将学校主流融媒体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如上海某高校将校友的青春故事在官方微信“青春足迹”版块推送,该专栏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思想的共振以及价值观的共鸣。只有触及内心的共鸣才能被高职学生认可和喜爱。

3.4 优化融媒体传播内容,营造“共振式”网络文化,促使供需双方“高度融合”

高职院校要坚持“内容为王”,整合优质资源,媒介融合共同发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优质的信息。融媒体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带来的浅阅读、碎片化、抖音短视频等快速拓展,学生随时“刷一刷”就可以获取互联网上各类最新资讯,包括各种评论观点,同时他们也会在此基础上产生很多自己的见解,但有些见解、评论会违背社会主流思想,当下,老师不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威,教学课堂不再是仅有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如何提供能吸引学生、能被学生乐意接受、又能实时传播主流思想、正能量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使教育双方供需高度融合,营造共振式网络文化成为当下思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面对信息爆炸、多元文化的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过滤掉网络糟粕,将最有价值、最精彩、最有营养的信息,高效地传播给学生,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如“嵌入式菱形”模式:教育者在重大事件、主题报道等活动中发布百字以内的简讯,快速引发学生好奇并关注。在融媒体传播格局下,不同层级不同媒体都会发出不同的评论和观点,这些都会成为教育者拓展、深化教育内容的素材。教育者通过收集各类评论及学生反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分析学生对此事的认知及政治思想,后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教育,实现网络思政内容的增值。此外,通过融媒体的互动性特征,营造网络虚拟社区进行点对点的私聊及好友互动,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通过互动答疑解惑,击破学生的思想困惑。“情境交互”模式:借助虚拟现实等智能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再现身临其境的虚拟场域,帮助学生沉浸于教育者创设的虚拟情景中,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为后期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者可以通过问卷星发布线上问卷、设置线上答题等环节,从而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反馈。例如,在南通航运学院开展的“那些年一起走过的航院”活动中,由于校园是学生最容易引发共鸣的一个场域,通过设计虚拟航院的场景,在动画中配上校园民谣等轻音乐,让大家追忆整个校园生活,最后,教育者可以设置“我想对航院说……”小游戏,引发学生评论,从而掌握学生情感认知。

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融媒体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善传统的思政教育师资结构,探索融媒体传播格局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新路径,实现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格局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