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古诗词《长相思》“读”的教学策略

2020-01-02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周丹

家长 2020年28期
关键词:纳兰性思乡古诗文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 周丹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这样一首古诗《长相思》,纳兰性德的这一首《长相思》,是一首最经典的思乡的古诗词,在这一首古诗中体现出了游子的脍炙人口的思乡情绪和羁旅怀乡的主题,下面结合《长相思》从“读”的四个方面谈谈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读韵味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的文献资料中,最主要的一种书面的表现形式就是古诗词,古人用以记载情绪和事情都是以古诗文或者文言文为主要的形式,在三千多年的跨越时空的距离中,古诗词是连接古代与现代的一个桥梁。现在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和古人交朋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古诗文,那么学好古诗文其实就是建立桥梁最基本的方式。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

(一)先铺垫

“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始,我们可以用情款款地诵读《乡愁》,把学生带入了悠长的乡情中,为此奠定了格调。

(二)读通顺

新课开始,让学生自由读《长相思》,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先告诉学生这首词有一个生字,有一个多音字:更(geng),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二、读意境

“自古汉诗皆吟诵”,是说古诗词都是那些古人们吟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重视朗读,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但是朗读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知道的技巧主要就是让学生先读,然后再进行指导,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读之后自己体悟和感悟不一样的地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无形中进行教育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师很自然的引导过程中学生就不仅读懂了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也会在倾听和感悟中了解了一定的学习的方法,这让学生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古诗素养。

(一)读出意思

其实书上的一些插画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让学生在朗诵课文的时候也可以仔细观察书上的一些图片和插画,然后根据书上的一些注解想一下这首古诗大概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就能更加了解古诗的含义,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古诗教学注重读,注重意会,自己去体会。笔者淡化分析,用朗读表情达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观察插图,借助注释。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

(二)读出感情

诗词的语言凝练,字字千金,容不得半个废字出现,那里面出现的具体的东西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山一程,水一程”时,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山长水远、路途遥远,体现出了长路的漫漫;“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再次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并且读悟结合,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怎能不融入其中,沉浸其中呢?

三、读画面

其实古诗词就是以诗情画意为主的。古诗的句子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画面,而一定的画面也可以在古人的眼中变成古诗词。诗和画之所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意境美和结构美,以及一定的色彩美。其实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因为古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就是将画面转换为文本,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一定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

(一)借助插图,想画面

让学生了解作者,告诉学生:纳兰性德的词是一幅形象鲜明的画,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齐读《长相思》,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此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路上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从哪里知道这一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此时在学生的脑海自然形成一幅三四百年前词人跋山涉水、辗转难眠、孤独沉思的情形,在想象中舒展所思所想。故此,对诗词中出现的景和物都不是普通的景和物了,在诗人眼中,景物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故园无此声”,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纳兰性德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其实就可以根据纳兰性德的古诗进行还原,从而转入心系故园另一层面的想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在我们的记忆中,家乡应该是美丽的、温馨的以及祥和的,这就是故乡二字所承载的无限的美好和想象。但是在军旅的途中,这一切都是没有的,没有了亲人的关怀,没有了美好的风景,也没有了鸟语花香。从前后的一些不同的地方进行对比,再次去朗读这篇文章,学生就会有不一样的情绪,也会更加撞击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作者的思乡情怀以及充满了无奈的情绪。这样,学生在整个诵读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加饱满的激情,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这首古诗时的记忆。整堂课让学生体悟乡愁,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二)通过链接对比,想画面

利用链接出示课外阅读书籍《城南旧事》中雪景的片段描写,把孩子与词中雪景进行对比,更深刻地领悟对于词人所表达的情思,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对比是最能表现出不同的地方,正是通过这样的无限的对比数,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整个旅途的艰辛和困苦。这样才能更加强烈表达作者对于家乡的美好以及亲人温暖的思念。在这种意境之中,就能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亲情和诗情。教师引导学生在古诗中进行想象,想象出一个空间,让自己处于这个空间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怀。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在结尾可借助多媒体拓展展示纳兰性德的另外一首词《菩萨蛮》,有助于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由此,用一个远离,一个牵挂,远离越久,牵挂越长,征途越远,相思越长,再次引出题目《长相思》。如此一个“长相思”的长,一个“聒”把诗人的情思深苦、绵长心境,缓缓地展露出来。

由此可见,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评价,也不能让学生只是机械地理解古诗文和记忆古诗文的意思,应该让学生走进古诗文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之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诗人所想表达的情绪和感情。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诵读是最主要的,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意境和感受画面,读出了一定的情怀之后,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热爱古诗词。

猜你喜欢

纳兰性思乡古诗文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昭君思乡
一个更加完整的印象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