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诗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0-01-02江苏无锡市南星小学王桂芹曹丽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童诗诗社儿童诗

江苏无锡市南星小学 王桂芹 曹丽芳

儿童与诗有着天然的契合,看诗、读诗、赏诗、吟诗、写诗,对儿童而言,皆是一种良性的滋润。“一个受到诗意润泽的儿童,他看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对人生的思考会不一样,对事情的处理会不一样。诗歌带给儿童幸福快乐的童年,让其生命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力图通过“学校诗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构建学校诗意文化,使每一位学生能在诗意的追求中,获得审美的愉悦、精神的满足和生命的成长,进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及教育品质。

一、一种“我们在诗中长大”的文化氛围

环境氛围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交往方式,它充满无穷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注重学校诗意环境的创设,精心布置校园,努力使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我们精心凝练了“理念文化墙”“童诗文化廊”“校训文化石”“明心文化亭”“三心文化录”五大主题文化体系。“童诗文化廊”从“诗的蓓蕾”“诗与远方”“诗的根脉”“诗与世界”四个层面,集中推荐中外名家、历代诗人作品和南星师生优秀诗作。

各班级进行班级文化设计,结合班级实际和发展目标进行班级吉祥物设定、班级精神提炼和班徽设计,并用一首贴合的儿童诗作为班级主题诗。

学校图书室每学期添置一批儿童诗方面的图书,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开辟特色板块,“每周一诗”“邀你读诗”“读书吧”定期向师生推荐新书、品读方法,让诗意通过网络传递。

学校还提出“大图书馆”概念,构建开放式阅读场所。花丛里、走廊上、楼道间,随处可见诗的踪影。我们为校园内每一棵树佩戴诗意身份牌。校园的小亭子、树荫下,放置了阅读石凳供大家“诗意阅读”,每班设立图书角,供学生课余随读。

这些物质环境创设,保证了学生的诗意阅读空间,提供了丰富的书源,营造出“成长是一首诗,我们在诗中长大”的文化氛围。

二、一个特色鲜明的社团

“有诗歌种下,就有美丽的花朵绽放,就有人才的硕果。不能小看诗和诗社,那是人才的熏陶和春华秋实的因果环境。”本校于2009年3月在著名编辑、儿童诗人黄亦波的引领下成立无锡市首个儿童诗社——南星诗社。诗社共四个班,成员涵盖二至五年级的学生,构成小循环系统。

每学年,诗社精选一首主题诗,如《向着明亮那方》《做一个最好的你》《跨越自己》等,成为师生的精神风向标。

每周,诗社向师生推荐一首好诗,每节课前师生一起诵读,家长则在微信公众号上赏读。

诗社每周定期开展活动: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采风、诗歌创作等。

诗社先后走出王茜茹、杨婷、吕飞舟三位“全国十佳小诗人”。

2019年6月,“南星诗社”获评“无锡市中小学生优秀学生社团”。

三、一批儿童诗教学的种子教师

在南星小学,几乎每位语文教师都在尝试儿童诗的教学。

学校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建立“童诗种子营”,打破儿童诗教学囿于小众的发展局限,实现了用一支优秀教师梯队提速学校特色发展进程、提升特色办学品质的格局。种子营制定章程,组织严密,定期开展童诗赏析、创作、编辑等专题培训;邀请著名诗人雪野、巩孺萍等先后入校,就童诗教学普及化、课程化、科学化以及童诗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内涵化进行深度研讨。定期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展示,凝聚诗教智慧,引发深度思考。胡艳老师的《路》、俞鸿瑛老师的《我》、陈菲老师的《0的联想》,给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诗意空间……

种子营教师常规性外出学习、交流,先后在社区、无锡市图书馆、“江苏省诗歌教育培训班”、“2018年全国中小学童诗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童诗课。诗社接待了徐州教育代表团、内蒙古干部团、浙江温岭教育集团、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等代表团的访问。

四、一门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以教育规范文件的形式确立了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儿童诗的教育研究得到了标准的界定。

学校以“不做课程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激励教师树立课程理念,规划诗意课程,在课程中成长。

1.探究童诗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课堂开展诗歌教学活动,通过朗诵、赏析、涵泳、创编以及采风等不同形式,逐渐形成童诗赏析课、童诗创作课、童诗采风课等不同课型,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美好家园。

2.尝试诗教和学科整合

在童诗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诗意课堂的概念,即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与人的情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对生活、学习保持乐观态度,开发、实践童诗和学科整合课程。

例如,语文课,我们根据单元主题,拓展“走进春天”“童年乐事”等相关诗歌,单篇课文教学,尝试用小诗来赞颂文中人物,尝试将课文改编成诗歌等;美术课,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画作配上一首小诗,或根据诗作配画,丰富审美感受;体育课,游戏环节引入《马兰花开二十一》《蹦蹦跳跳身体好》等诗歌,生动活泼,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也被唱童谣、拍手歌取代;品德与社会课,引入圣野《雷公公》、鲁兵《下巴上的洞洞》等故事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学校活动中融入诗教

结合读书节、科技节、戏剧节、诗歌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开展诗歌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基地文化进行童诗创作;依托开心农场打造百草园课程,等等。

五、一套知行合一的校本读物

童诗校本读物的编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我们结合实际,将《日有所诵》《打开诗的翅膀》《向着明亮那方》等中外优秀童诗集作为阅读课程主要用书。同时,组织童诗种子营教师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校本童诗读本“南心晨韵”,强调目标引领,关注单元体系,尝试梯级评价,让诗教真正惠及每一位师生。

读物遵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按学段分三大类: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从“阅读与积累”“表达与运用”两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每一类又分若干单元,低段以大自然四季变化为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想象、感受童诗的语言美。中段以学生自我认知为主,从关注自然到关注自身,通过诵读,发现语言节奏和语言韵律。高段以学生对社会的体悟为主,从关注自身到关注社会生活,在阅读中揣摩童诗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童诗的表达方式,拥有诗意的眼光。

六、一个以校为本的世界诗歌日

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学校以此作为契机,隆重举行“诗歌节”,通过庄重的仪式,让师生感受“诗意栖居大地”的重要意义。诗歌节期间,学校结合实际,周密计划,组织多彩活动。如:“环境板块”,各班进行图书角完善,廊道布置;“学习板块”,大小诗人面对面,互动讲座;“活动板块”,童诗书写、童诗绘画、童诗创作、童诗情景剧表演等;“评选板块”,评选年度校园十佳小诗人。学校以诗歌节系列活动为抓手,营造浓郁的诗意氛围,让师生在活动中爱上诗歌,体验成长乐趣,提升品位,加快学校诗意文化建设进程。

七、一方纸质媒体的发表平台

学校于2009年6月创办童诗报“南星诗苑”,每月一期,刊载征稿信息、学生优秀诗作等。11年间,“南星诗苑”从最初的黑白版,到后来的彩色版,再到如今的综合版,内容越来越丰富,“书韵校园 诗意生活”“小诗人风采”“优秀习作”“童心诗朵”等栏目,皆是南小师生放飞心灵的舞台。至今,“南星诗苑”刊出90期,刊载诗歌3600多首。在校师生共读,在家亲子共读,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近年来,学校有800多首作品在各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每两年,学校编辑一本优秀诗文集,“南星诗苑”“南心晨韵”“南心诗韵”和“春天几岁了”都是学生珍藏童年之所。

猜你喜欢

童诗诗社儿童诗
抗疫童诗一组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诗社撷英
另一种话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