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场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以《春晓》的教学为例
2020-01-02江苏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季鑫楠
江苏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 季鑫楠
“现场感”原本是衡量新闻报道质量的标准之一,指的是“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课堂教学同样离不开“现场感”。创设“现场感”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将在场的学生带入作者所构建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从而进行想象和领悟。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学生只有读懂古诗,才能真正走进流光溢彩的古诗世界,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打造“现场感”,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身处诗人所在的现场,体味人物的情思情调,融合人物的所思所感,从而与诗作中的人物、生活产生联系,做出富于“现场感”的理解与鉴赏。下面以教学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谈谈“现场感”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一、知境:理解把握教材
“现场感”的创设离不开教师对于所教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即“知境”。孟浩然的诗作《春晓》虽只有短短数字,却脍炙人口,传诵至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背诵不成问题,但在理解字词语法、了解古诗背景、体悟作者思想上却存在难度。通过教师还原诗歌形象、听者进入诗境这样一种创设“现场感”的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唤醒,鉴赏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所作之诗,结合孟浩然的诗作和生平事迹,我们可知怀有济时之愿的诗人曾远赴长安谋取官职,然而不媚俗世的他屡屡碰壁,最后不得已放弃仕宦,走向田园归隐。从内容来看,《春晓》并不难理解,写的是暮春的某个早晨,诗人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发现天已经大亮了,到处都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诗人慢慢清醒过来,想到昨夜扰醒自己的风雨不知打落了多少花儿!“诗无达诂”,关于此诗的理解众说纷纭,花开花落的豁达、惜花惜春的无奈、盛唐气象的展现……不可否认,《春晓》包含着复杂的情感和深层的内涵,但考虑到低年级的学情,教师侧重于从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绚丽的景象,抒发诗人爱春、惜春之情的角度进行教学。
了解诗人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古诗大意帮助教师在教学时有的放矢,这只是“知境”的第一步。出于“现场感”创设的需要,教师的备课在教学语言、内容选用、过程设计上都要有现场感。教学语言包括精心锤炼的生活化口语、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自然真实的肢体语言,最好能做到“讲演”结合。内容的选用以及过程设计则要考虑课堂的现场调控,适当预设一系列问题,最好能一连串地激发学生想象与情感的兴奋点。另外,利用板书展示、视频影像等载体,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储备等,让学生在不断地朗读中调动思想、感情和经验,还原历史现场,想象诗人此刻的心境,从而感受诗人在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思,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间的对话由此产生。
二、造境:创设诗中情境
“造境”,即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设诗中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其产生联想、思考与共鸣,从而“把个人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使教学情境更加饱满立体,使学生易于内化知识。在教学《春晓》一诗时,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造境。
诗人孟浩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去诗人的那个世界看看吧!现在,请小朋友们捧好书,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来演一演孟浩然是如何作这首诗的。(音乐声起)在一个春天的晚上,诗人孟浩然在窗前看书吟诗,读着读着,他有些困了,便去睡了。(学生趴在桌上睡觉)半梦半醒之间,他隐约听到了外面的风雨声,(风雨声响起)但此时的他困极了,伴着风雨声又睡了过去。到了第二天,暖暖的阳光洒进屋子,睡醒的孟浩然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学生抬头起身伸懒腰)真舒服啊!这时,窗外传来了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鸟鸣声响起),悦耳动听,鸟儿躲了一夜的雨,趁着阳光正好,花香扑鼻,也出来玩耍了。孟浩然这时想到昨晚的风雨声那么大,肯定吹落了不少花儿……于是,他推开窗户,一阵微风拂面,瞧——(出示多媒体画面:柔和的阳光洒向大地,鸟儿欢快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停在树枝上歇歇脚,屋外种着两三棵桃树,正开着粉色的花,挂着雨滴的花瓣晶莹剔透,格外动人,经过一夜风雨的洗礼,桃树下掉落了一地的花瓣)。
凭借教学设计与现代化技术的灵活融合,学生在教师动情的讲述中,在自身妙趣横生的想象中,在多媒体画面的呈现中,进入诗境,感受意境,体味情感,平静的教学活动得以激荡起来。读到这里,爱春的孟浩然形象便跃然纸上,也只有如此爱春之人才能尽情地描绘出春天的灵性之美,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读出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悟境:领悟表达诗意
如果说之前的“造境”是探究与学习的过程,那么“悟境”就是领悟与表达的过程。教师通过“现场感”的创设引导学生先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在古诗教学中体现为领悟与表达诗意,即为“悟境”。
在对《春晓》一文进行备课时,根据学情,教师会提前做好预设,但是课堂的魅力正是在于它的未知性,教师需要发挥教学机智,抓住契机生成教学。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关该诗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教师虽然在备课时预设了表达诗人爱春、惜春之情的主题思想,但是实际的古诗教学中千万不能“主题先行”,教学是一个生发的过程,教师仍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现场感”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顺着诗句更好地进行发现与思考,在教师带领学生走向文本之后,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现场,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孟浩然打开窗后的所思所感,学生或许会说:“花瓣洒满一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真美!”教师便可这样进行语言引导:是啊,诗人打开窗户,呼吸着雨后初晴新鲜的空气,经过风雨洗礼的花瓣晶莹剔透,铺满地面。落花虽可惜,但花总是要落的,倒成了另一道风景,春天就是这样在花开花落中过去了。学生或许还会说:“这么美的桃花被风雨吹落了,真可惜!”教师此时也要尊重学生基于“现场感”所产生的情感表达,可顺势对孟浩然的生平进行简单介绍:孟浩然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可他是个没当上官的闲人,正在山里生活呢!诗人其实一开始是想当官为国效力的,只不过没当上,所以有些失落的他才会面对被风雨打落的花瓣暗暗难受了。学生所读到的悲喜这两种情绪都言之有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解读,适时放手,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现场感,读出诗人的真实情感,这样才能读出与惯性理解完全不同的深层次内容。
“教育贵于熏习”,打造“现场感”其实就是教师基于“知境”来“造境”,从而使学生实现“悟境”。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创设情境,还原现场,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会形成对事物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其中”,便可穿越时空,进行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领悟。
在语文古诗教学中,“现场感”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相生相伴,教师通过“现场感”的运用引导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实现古代与现代的融合,实现从现代到古代的穿越,在与诗人心同此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古诗的理趣滋味、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