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道”驭“术” “道”“术”相济——传统文化中的“道”与“术”内涵及现实意义

2020-01-02吴俊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吴俊

以“道”驭“术” “道”“术”相济——传统文化中的“道”与“术”内涵及现实意义

吴俊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芜湖分校,安徽芜湖,241000)

传统文化中对事物的认知存在道与术二个层面。“道”是关于对规律探究的认知活动,“术”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前者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超凡思维,后者是依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具体操作技能。研究二者的差异性与兼容性、把握道术对提升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道”;“术”

一、道和术的共生性

当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之始,生存和发展便是两个最重要的目标。生存的首要原则便是要具备化危为机的本领和手段,否则再强壮的身躯也只能受他人的奴役,再丰盛的的资源也只能是他人的财富。“弱肉强食”是永远不二的“丛林法则”。

残酷的生存压力下,人类学会了思考和辨析,学会了改变和创新,不断地从愚钝中顿悟,去探索生存的路径,不断在寻找应对敌人和控制同伴的有效方法,不断地开启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智慧。因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文明的教化和新技术的掌握运用,渐渐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向往与追求目标。各种社会治理的“药方”和战胜自然的技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萌生。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民族思想精英群体的大小和影响、思想认知的高度和维度、思想传承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盛衰。

文明也好,智慧也罢,都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载体来实现。就中华文明而言,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了特有的“道”与“术”。它们或来自于各个时期先驱们推动文化启蒙的感悟,或源自于高僧大德的潜心修为,或萌生于普通匠人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实践。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缘于这些丰富的”道”和“术”所产生的巨大的内生动力。经过一大批先贤前赴后继、孜孜以求地探索,孕育出无数睿智和高深的哲学思想,也凝练出无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方式和技法,这些“道”和“术”助力炎黄子孙历尽磨难而不断繁衍生息,不断强大自我,不断摆脱困厄,不断走向辉煌。

所谓“道”,它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行人往的那种道,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所谓张天师们的神秘诡异之“道”,而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社会运行规律和本质的思维方式暨成果。“道”是高深的,是“见微知著、窥一叶而知秋”的深邃目光,是“胸有成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格局情怀,是“点墨成兵、点石成金”的文韬武略。

所谓“术”,由道而生,是解难之方,处困之策,是人类处置事情的一些具体手段和能力,即操作方法和行为方式。“术”在每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现形式是存在高下之分的,或机械、或灵巧;或高超,或笨拙;或精致,或粗糙。正因为每个人在“术”的实际运用中的技巧性、差异性较大,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就有了“巧夺天工”和“笨手笨脚”、“技惊四座”和“酒囊饭袋”、“才高八斗”和“不学无术”、“学识渊博”和“孤陋寡闻”等截然不同的评价。

二、“道”和“术”指向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对道和术的认同和评价是有差异的。对道的尊崇是第一位的。文字中最早见到表述“道”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上古思想家便把“道”与人性中最高尚的“德”并称,足见“道”的分量。故而与“道”有关的词汇都是高大上的,如 “君子忧道不忧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无垠、“道不同不相与谋”、王者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天道酬勤”、中庸之道、道法自然等等。西方哲学中也把“中庸”称之为“中道”。

由此可见,“道”更多是指向具有丰富内涵的思想、思维、思路等方面,反映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知、判断和把握。这其中凝聚着智者贤达们对无数个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的“个案”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深入剖析和总结,凝聚着他们对万物运行规律的长期观察、探求和认知,让我们看到了思想者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双慧眼。而“术”更多的是指向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层面,是人类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道”和“术”二者之间是有较大区别的,可以概括为“道为本,术为末。”二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道”是在“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验证,在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三、“道”和“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生活中的“道”和“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果说“道”在社会演变过程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那么“术”则是人类生存能力提升的“操盘手”。这二者都会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生活运行的轨迹,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道”有时候是以思想性体现出来,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水平。古时候许多思想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留下了很多充满哲理的“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关于执政方面的思想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让治理之下的人民按自然规律进行自我管理,是执政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和“和而不同”是道家关于“道”的核心思想。孟子强调“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春秋时期的管仲主张“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还有一些先哲们提出的诸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仁者爱人”等,都体现了其治理社会、开启风气的思想。

“道”有时候又是以目标性呈现出来,反映了它所特有的引领意义。孙中山先生在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觉醒民众的过程中就发扬光大了顾炎武的“天下大同”思想,提出了“天下为公”的主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把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和使命彰显无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阐述和引领,也是推进国家进一步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的大“道”。

探索社会治理之道十分艰难,发现和认同自然规律之道同样不易。如果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宗教关于天文学的认知所带来的革命,就不会有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从根本否定了自然界的唯心主义认识观,被恩格斯称为“十九世纪之一大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催生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自“文艺复兴”以后,在对自然规律的科学探求方面,西方进行了更多的尝试,诸如在天文、航海方面掌握和运用了很多规律。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治国方略、人文礼乐方面的思想博大精深,著述甚丰,更多是在传统的农业、医学、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术”上有很多突破,比如造纸术、纺织业、《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等,这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有很大关系。

四、道术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性

人类探索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渐渐摆脱了迷茫和愚昧,对社会管理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与之相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也同步得到了提升。在很多时候,道和术是相伴而生、相向而行的。是否能正确的认识、合理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有时候道和术在出现同一个命题中,彼此存在着主次、统分、纲目的关系。如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理论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白猫黑猫论、摸着石头过河”之间,就是一个例子。前者可以看作为道,后者则是术。如果我们舍弃前者,那么必然会出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覆辙”。这就是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体现出来的小平同志的战略眼光。

有时候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道和术,也会产生明显的高下优劣,甚至泾渭分明的结果。如抗日战争初期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和王明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两人在中国革命道路方向上的“道”的高下。虽然两人都同意建立统一战线,但是毛泽东坚持共产党在其中的独立自主,而王明则提出“一切经过、一切服从”的观点,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证明,王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中国国情,是短视的的、缺乏政治智慧的。

道和术有时统一在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无法剥离。诸葛孔明在倾力辅助刘家王朝实现“三国鼎立”、告诫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时候,以史为鉴谈到治国方略时就切中要害的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里就将“道”“术”并举,希望能明道而强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也会运用这种方式,不刻意把”道”和“术”人为分开,在人际交往中倡导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温良恭谦让”,弘扬孝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准则就是道术相济的。

五、明道以修术,正道而强术

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中的“道”和“术”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精华和糟粕并存”的现象,我们要善于区分。对于符合“三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符合真理、正义和伦理,属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我们要去研学、恪守、传承并努力发扬光大。而对一些有着很深的封建时代色彩和烙印的,如宣扬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宣扬明哲保身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标榜刻薄冷漠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崇尚及时行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宣扬极端利己主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宣扬过于张扬自我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宣扬尔虞我诈、沽名钓誉的“厚黑学”等等,我们则要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对那些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貌合神离的,与浩浩汤汤的文明潮流格格不入的,与担当作为背道而驰的所谓的“道”,我们应当坚决的摈弃。

“心有道,身有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重要的甚至是终身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要掌握和提升生存与服务的能力。技不压身,只有掌握了一技之长,方可立身。所以修“术”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所掌握的“术”,一定是要以造福人类、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自我为己任的,不能剑走偏锋、旁门左道。古人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手中有权,要为人民谋幸福;手中有技,要为社会做贡献。居“庙堂之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处“江湖之远”,也要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情怀。真正做到“悟道厚术、闻道通术、习道积术”。

六、以道驭术,道术相长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和“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组鲜明的标志,已经深深地渗透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明晰“道”和“术”的根本用意在于遵循和应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新月异的科技,为我们对“道”的认知和对“术”的掌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当下互联互通时代知识的爆炸、融通与多元,给了我们比前人更多的“悟道精术、道术相长”的机会。

我们不应觉得“道”博大精深、可望不可即,就产生望而生畏、深不可测的感觉。而是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前行的态度,努力去探求和遵循“道”所代表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阶段最高水平的认知规律。要在学习工作中做到以道驭术、道术相济。通俗一点就是说要在“闻道”的征程中,要有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情怀,要有探索人类未知的勇气和定力,要有运用规律的知识和能力,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静心修为,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还有要与时代同步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在“精术”的积累过程中,无论是立志成为象牙之塔的翘楚、行业的精英还是“大国工匠”,一定要具备“四种精神”,即学一门精一门、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要有不耻下问、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要有脚踏实地、潜心求证的钻研精神,还要有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我们无法穷尽“道”和“术”。在求道习术的漫漫长路中,只能以敬畏和谦逊相伴。两位先哲的教诲我们应当铭记于心:一为简文帝的“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一为歌德的“有两种东西,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们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1]武树臣,李力.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M].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07.

[2]吕思勉. 中国政治思想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3]杨朝明编著. 论语诠解[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13.

On Dominance of “” on “” and Their Mutual Aid

WU Ju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cognition of things: Tao and. Tao is a cognitive activity aboutthe exploration of laws, andis a concrete action. The former is the transcendental thought that grasps the essence through the phenomenon, while the latter is the specific skill operation formed by long-term accumulation. It is of certain realistic values to expound the difference and compatibility of Tao and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ster the roles of Tao andin improving cognitive level and discrimination ability.

traditional culture;;

G12

A

1009-1114(2020)03-0059-03

2020-04-09

吴俊(1980.8—),江苏丹阳人,教育学硕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芜湖分校讲师。

特约文稿责编 仝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