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报恩故事与中华民族报恩观念

2020-01-0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范雎司马迁史记

李 帅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南宁 530006)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报恩题材十分丰富,近十几年来,研究者逐渐增多。研究者多以《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已经涉及了动物报恩、植物报恩、女性报恩、精怪报恩、鬼魂报恩、乞丐报恩等多个方面。[1]但是大多数研究者没有关注比小说产生更早,比民俗故事更庄严的史书中的报恩故事。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集中展现了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报恩观念和报恩楷模的故事,在中国报恩文化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一、报恩的内涵与报恩观念的形成

(一)报恩的内涵

报恩是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之一,属于中国的基本伦理范畴。“报”字,《说文解字·幸部》:“报,当罪人也。”[2]513《康熙字典》解释“报”意思是“复也,酬也,答也。”[3]422根据《辞海》的解释,在古代汉语中“报复”“报酬”“报答”都有受恩惠后用行动来表示感谢的意思。“恩”字,《说文解字》:“恩,惠也。从心,因声。乌痕切。”[2]521《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报恩”一词的解释是:由于受到恩惠而予以报答。先秦古籍文献中并未出现“报恩”一词,“报恩”最早可见于《说苑》[4]。《说苑·复恩》:“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5]159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提出报恩就是“基于爱的欲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6]161。

上述书籍对报恩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报恩的基本内涵。报恩与忠、孝、信、义等伦理概念联系密切,因此,分析报恩与忠、孝、信、义的含义异同,有助于厘清报恩的内涵。

1.“报恩”与“孝”“忠”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2]413《五帝本纪》里的舜是出了名的孝子,无论父亲和后母如何陷害他,他始终对父母恭谨顺从。《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事者也。”[7]61这里的孝是“继承祖先之志”。《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8]167这里的孝是“延续家族香火”。即使孝顺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孝的出发点都是回报父母恩情。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动物行为虽然和道德观念无关,但人们却经常用它来教育后代要报亲恩,否则做人就连畜生都不如。杨国枢先生在《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孝的潜能与本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是天生的,能够“孝人”是人类这一动物种属的天生特性。[9]44综上,“孝”是报父母生养之恩的一种行为。

《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2]519古代的忠多指下对上,尤其表现在臣民与君主的关系上。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古代社会,君主给予臣民土地、粮食等基本物质财富,并且赏识和任用臣子,提供臣子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皇恩浩荡”“谢主隆恩”等词表明君主对臣民是有大恩的。臣对君忠诚,竭诚尽力以事之,即报君恩。报恩是维系君臣良好关系的原因之一。

自夏朝以来,中国古代一直是“家天下”,家和国是一体的,对宗法血缘的重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孝和忠紧密联系,子事父为孝,臣事君为忠,这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提倡孝道的重要原因。因此,孝和忠都属于报恩观念和报恩行为的范畴。

2.“报恩”与“信义”

《汉语大辞典》中“信”的义项有:诚实不欺、守信用、实践诺言等。“义”的基本含义是应当、适当。墨子心中的义是指社会正义和道德规范。当受恩必报成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受恩者接受他人恩惠后,他人就已经产生回报预期,大家将感恩报恩默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将感恩报恩作为一种虽然不一定说出口但是必须践行的承诺。受恩者如果忘恩负义,则会被认为违背了社会契约,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失去了个人信用,在社会中会失去他人信任,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指责或排挤。

在《聊斋志异·田七郎》中,武承休用重金结交田七郎。田母说:“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穷人报人以义。”[10]250田母作为一个普通的妇人也清楚受人之恩必然要有所回报。果然后来田七郎因殴死人命吃了官司,多亏武承休花了大量银子疏通。之后武承休遇到麻烦,田七郎替其报仇,不惜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田七郎不愧是个知恩图报讲义气之人,这里的义就体现为报友恩。又如唐传奇《柳毅传》中的柳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出于“义”,龙女一家的知恩图报也是“义”的体现。由此可见,报恩一事,关乎个人的信义,是一个人守信用、讲义气的表现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报恩的内涵已经基本体现出来。报恩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一,报恩与孝忠信义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二)报恩观念的形成

人类的报恩观念应该是先从家庭产生的。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面对的就是父母、兄弟姊妹,他们互帮互助,一个成员有困难,另一个成员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们相互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施和受关系。“家”为报恩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想的土壤。从家庭内部的报恩出发,由小家庭组成大家庭,逐步向外推延,报恩的观念一步步走向社会化。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人能离开社会群体,完全脱离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农耕方式,由于环境的恶劣和工具的简陋,人们不可能单纯靠单个人行动来满足需要。亚当·斯密提出:“别的动物,一旦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够独立,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援助,但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一定是不行的。”[11]13报恩观念为这种“互助”模式的稳固和发展提供了道德上的依据,很容易为人所接受。

在先秦文献中,虽然“报恩”一词并未出现,但报恩理念和报恩行为却已存在。《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12]542这里的“报”是指报答父母,表达的是欲报父母之恩而不得的悲凉心情。《诗经》中还经常用“报”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意。男女之间互送礼物,倒不是真的想报恩,只是想用有形的礼物来报答对方无限的情意。如《卫风·木瓜》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2]172,《国风·女曰鸡鸣》的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12]212,《大雅·抑》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12]750。“投桃报李”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而来,用来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记载了结草报恩的小故事。魏颗在父亲魏武子死后没有把父亲的一位小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战场上出现了一位老人用地上的草打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秦军大败。原来老人是那位小妾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战国策·魏策四》中信陵君救了赵国,唐雎劝诫信陵君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13]798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报恩的提倡以及将报恩的观念落实到行动上。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也都关注到报恩一事,提倡报恩,重视报恩为个人以及社会带来的好处。《论语·宪问》记载:“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139孔子认为别人对你有恩,你理应做出相应的回报。《礼记·表记》:“报者,天下之利也。”[15]804墨子“兼相爱”思想同样是出于互惠互利的角度,要求人们懂得回报。道家认为“天道好还”,意思是一个人做的事情好与坏最后都会返还给你。受到“天道”观念的影响,受到恩惠的人就算没能直接报恩给施恩者,但是受恩者会产生感恩之心,将这份恩情传递给其他人,这样的思想有利于社会和谐。

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人们在言论上肯定、宣扬、推崇报恩,把报恩视为一种好的品德,在行为上践行报恩,有恩必报成为了社会共识。

二、《史记》报恩故事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记载了不少报恩故事。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时有恩必报的报恩观念,并且提倡小恩大报,特别是对知己之恩的回报。由于人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恩报带有天性血缘等特殊因素,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的范围定为施报双方无血缘关系的报恩故事。按照回报的程度,将报恩分为“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三种类型。

(一)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记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15]4有恩必报、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之一。

《史记》记载,司马欣救过项梁,后项羽封司马欣为上将军;项伯因为杀人被抓,张良救了他,后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这些事件都属于互相帮助、相对对等的施报关系。《史记》中刻画的等报观念最突出的人物是范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是范雎的“报”观念。王稽、郑安平对范雎有举荐之恩,范雎担任秦相后便向秦昭襄王举荐了二人。甚至对于把他害惨了的须贾,也因重遇时的赠袍之恩,范雎没有杀他。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范雎以当众羞辱须贾的方式报了当年之仇。而对当年黑白不分,差点让范雎丧命的魏齐,范雎一定要他的命。范雎的恩报观类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别人对自己的任何一丝好或坏都要让对方得到报偿或惩罚。其实《战国策》中并没有具体记载范雎在魏国的遭遇,更没有范雎报恩报仇的记载。也许这些事迹是太史公从民间得知并加以润色写成,但将范雎从受辱到发迹变泰恩怨必报的过程刻画得如此详细生动,可见太史公对范雎这一人物的人生观和做法产生了一定共鸣并持肯定态度,否则范雎作为秦相的事迹如此之多,为何独渲染了范雎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一品质呢?

相反的,有恩不报,忘恩负义的人就会自食恶果。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宣扬“大一统”的思想,提出天人合一、天谴天罚说。中国人相信“天”是遵守还报原则的。施恩的人有德行,天会保佑他,知恩图报的人也是如此,而忘恩负义之人是违背天理的,将会受到惩罚。《秦世家》记载晋国粮荒时向秦国求助,秦国帮助了晋国。到了秦国粮荒时晋惠公却趁火打劫,出兵攻打秦国。在战斗中,曾犯死罪却被秦缪公赦免的三百壮士为了报恩舍命救下了秦缪公,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反而被俘虏。堂堂晋国的国君被敌军俘虏了,这能怪谁呢?只不过是晋惠公自作自受罢了。三百壮士的故事《左传》《国语》均不载,见于晚出的《吕氏春秋·爱士》与《韩诗外传》等,司马迁将这类似小说一样巧合的情节写入史书,足见司马迁对于有恩必报者的赞赏和恩将仇报者的不满,借此事来告诫后世君主和民众。

(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礼尚往来”的对等报恩只是对报恩的最低道德要求,中国人的报恩观念更强调对他人给予的恩惠加倍地回报。小恩大报主要表现为人身处逆境时获得的微小帮助。对于落难者而言,一点点微小的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饥饿中的一碗饭,雨天里的一把伞,其价值在受恩者的心中远远大于成功后他人送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因此在有恩必报的基础上,受恩者回报的物质价值往往会大大超过当初接受的物质价值。

《淮阴侯列传》开头提到一代名将韩信当年还是布衣时十分贫困,没钱吃饭,经常去亭长家“蹭饭”。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不高兴了,于是故意在韩信来之前就把饭给吃完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幸好一位好心的漂母看他可怜,就将自己的饭分给他,一连这样几十天。韩信十分感动,提出“吾必有以重报母”[16]1270。一顿饭在我们看来,并不值几个钱,而且漂母送给韩信的饭菜估计也不会太丰盛,但就是这样一碗普普通通的饭,不仅让韩信填饱了肚子,也让韩信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韩信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之后,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回到当地送了漂母千金。如今漂母墓、漂母祠仍巍然屹立在淮安境内,这不仅是对漂母乐于助人精神的赞扬,亦是对韩信知恩图报的夸赞。

接受过“一饭之恩”的还有晋文公和提弥明。《晋世家》记载晋文公在外流亡时,曾经连饭也吃不上。经过曹国时,曹公对晋文公一点也不礼貌,大臣釐负羁却私下送了晋文公美味的食物和一块玉。之后晋文公攻打曹国时,特意嘱咐属下不要入侵釐负羁的家以报当年的恩德。《左传》记载,晋文公报釐负羁的一饭之德却引来属下的不满,认为“劳之不图,报于何有”[17]511,意思是不替有功劳或者苦劳的人着想,还报答个什么恩惠。于是属下违背晋文公的命令,放火烧了釐负羁的家。《史记》许多史料都来自《左传》,但在这里司马迁却只记载了晋文公报恩一事,并没有将后续属下对晋文公报恩有意见火烧釐负羁家一事写进去,从中可以窥探到史公对晋文公报恩一事是持认可态度的。《晋世家》还记载了提弥明为回报赵盾的一饭之恩,在晋灵公要杀赵盾时,多次挺身而出,帮赵盾击退追击赵盾的恶狗和士兵,使赵盾逃过一劫。

此外,《苏秦列传》载苏秦在成名后用百金报答当初借过百钱给自己的人,《萧相国世家》载刘邦多分封给萧何二千户食邑以报答萧何在自己要去咸阳服役时多送的二百钱,司马迁不厌其烦地记载着这些小恩大报、饮水思源的故事,这也反映了司马迁当时的心态。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身陷囹圄,被处死罪。当时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钱赎罪,另一种是接受宫刑。司马迁生活穷困,支付不起这笔钱,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家贫,货赂不足自救,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16]1811司马迁周围的亲朋好友中竟无一人伸出援手,既没有人借钱给他,也没有人愿意为他奔走筹款,最后司马迁只好接受了痛苦的宫刑。司马迁看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记述这些小恩大报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他希望社会多一些急人所急、扶危济困之士。史公在《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提出:“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16]1279意思是坐人家的车要解决人家的困难,穿人家的衣服要想着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要为了人家的事去死。可见史公在继承先秦形成的有恩必报观念的基础上,更强调小恩也要大报。

(三)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是对知遇之恩的最高层次回报。春秋战国是的时代,宗法制瓦解,阶级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社会阶级流动大,“士”成为了独立的社会阶层。当时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争相养士,士林人物为了立身扬名,获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承认,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8]171在士人心中,能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的才能,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机会的知己,值得他们为之赴汤蹈火。

《刺客列传》记载了聂政、豫让、专诸、荆轲等多位刺客回报他人知遇之恩的故事,他们不惜捐躯,为之效劳。严仲子到市井寻找聂政与他结交,并送黄金百溢为聂政母亲贺寿。聂政在母亲去世后决定刺杀严仲子仇人韩相侠累以报恩,可见在当时知遇之恩的重要性仅次于父母之恩。豫让曾为范氏和中行氏效力,但是都没有受到重视,到了智伯门下后,智伯尊敬他礼遇他。智伯被赵襄子杀后,豫让发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16]1199豫让为了报仇不惜自毁容貌刺杀赵襄子,最后还是失败了。豫让临死前表明自己为何坚持要为智伯报仇的原因:“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16]1199同样的,专诸为报答公子光,替公子光刺杀“夺”他王位的仇人吴王僚。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从这几位刺客的报恩行为中可以发现,报答知遇之恩的受恩者在完成报恩的过程中也是复仇者,报仇与报恩同一化。笔者解释“报”的含义时认为,“报”既有报恩、报答之义,也有报仇、报复之义,恩仇往往两相并举。对于这些士而言,代恩主报仇是他们能做的最直接有效的报恩方式。《史记》记载的赵氏孤儿故事与《左传》记载的故事大相径庭。太史公载赵氏孤儿在报恩者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的帮助下复仇成功,史公甚至在《韩世家》结尾的“太史公曰”发出感慨,韩氏之所以能与赵、魏同成为诸侯国,皆因韩厥当年帮助赵孤积下了大德。且不论史公所言是否符合史实,但这样的恩报观念显然极其符合大众心中的恩仇观,这从后世人们对《史记》赵氏孤儿故事的接受和改编即可探见。

《史记》在《刺客列传》之外还记载了不少为报知遇之恩而死的慷慨悲凉的故事。如《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将侯嬴奉为上客,侯嬴帮助信陵君策划了窃符救赵的行动,侯嬴因年老不能随行,许下承诺:“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16]1106在信陵君到达目的地后,侯嬴果然向北自杀以报信陵君之恩。唐代诗人王维在《夷门歌》中赞赏侯嬴:“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18]142《淮阴侯列传》记载楚汉相争之时,武涉劝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但是韩信拒绝了。韩信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16]1278韩信因为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没有同意三分天下,由此项羽败局已定,汉朝得以建立。《季布栾布列传》载彭越造反被刘邦诛杀,刘邦下令不准为他收尸,但栾布感恩当年彭越将自己赎回来且任命做大夫的恩情,不顾触怒圣上的危险,为彭越收尸。

司马迁在选择材料写入史书时记载了如此多“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与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不无关系。首先,司马迁对史官这一职业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但秦汉时期,太史令地位低微,与商周时期的太史不可同日而语,加之遭受了“李陵之祸”,司马迁本人就是一个“不遇”的士人,并且还写下了《悲士不遇赋》,因此他对这些能遇知己,并舍身相报的士人充满了尊敬、崇拜之情。其次,汉代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士人处在这样高压的政治环境中,只有为汉朝皇帝卖命以求得晋升,一不小心遇到小人谗害,前途就此无望。春秋战国战乱时期那种自由的空气,对人才的重视让汉代不遇的士人心驰神往,能够为知己而死,是他们莫大的幸福。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数十个报恩故事,一方面是出于“不虚美,不隐恶”的修史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司马迁对于报恩行为的肯定和弘扬,希望人们“以史为鉴”,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知恩报恩的风尚。

三、司马迁报恩观念的影响

司马迁《史记》中记录的报恩故事、宣扬的报恩观念,影响了后人的报恩观念和行为,并且为侠士们所尊崇。

(一)深化了中华民族传统报恩观念的内涵

从《史记》报恩故事中我们可以对司马迁的报恩观念进行一个概括:有恩必报,困境中的小恩要大报,为报知遇之恩可以付出生命。这样的报恩观念可能也存在于当时人们的心中,但第一次有人通过一部史书将这些报恩故事和报恩观念集中叙写出来,这正是司马迁对于人心向善的呼唤。《史记》对报恩观念的宣扬,深化了人们心中对于报恩的理解,可以起到教化人心、继承报恩美德的作用。后人不断传颂着《史记》中的报恩故事,将这些知恩图报者当成自己做人的榜样,将司马迁宣扬的报恩观念写入家训中。

韩信报漂母的故事成为了成语“一饭之恩”的来源,后人仍然在不断提倡这种小恩大报的精神。如元杂剧《降桑葚蔡顺奉母》中的延岑受蔡顺一家赠饭予银之恩,延岑当上太尉后,举荐蔡顺为翰林学士。《聊斋志异》的雷曹报答乐云鹤的一饭之恩,丁前溪报答杨家一饭之德。故事的主人公虽然变了,但是一饭之恩必报的美德传承了下来。《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9]78张履祥《训子语》中写道:“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20]23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21]116这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做的蒙学经典《弟子规》中的句子。可见司马迁提倡的报恩观念已经深入民心,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

《史记》中记载许多为知己者而死的义士亦受到后人的敬佩,为报恩而牺牲生命的精神仍为人传诵。如李白的诗歌《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22]1694这首诗用了春秋战国时的义士高渐离刺杀秦始皇、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典故,两人以生命代价践行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这种不惜一切报答知遇之恩的豪情令李白心生敬佩。王涯《塞上曲二首》:“天骄远塞行,鞘里宝刀鸣。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22]3874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云:“当须报恩已,终而谢尘缁。”[22]575这些诗歌都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恩观念。

(二)报恩观念贯穿侠士世界

侠士崇尚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恩义观,重恩义是侠的行事原则,民间也把报恩视为侠义之举。董跃忠在《武侠文化》中指出:“中国的武侠精神可以说最早起源于报恩意识。”[23]103尽管每个时代武侠精神的内涵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知恩图报这一点却被保留了下来。《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刺客是先秦时期的侠,豫让、荆轲等人有恩必报、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后世侠的精神有着深远影响。“后世武侠文学的侠者形象在道德品质和精神人格塑造上都延续司马迁的选录标准进行。”[24]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其中出现了不少有侠义精神的人物。如《昆仑奴》中本领高强的昆仑奴为主人崔生智解姬女的暗语,并且为主人救出了心上人姬女。《红线传》中文武全才的红线为报主人知遇之恩,只身涉险,化解了一场战争。唐传奇中的侠传承着知恩图报的精神,虽然身处底层,但仍不辞辛劳回报他人的恩义。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义”的化身,毛宗岗誉之为“义绝”。在小说表现关羽的“义”时,“华容义释曹操”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关羽在留给曹操的信中写:“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25]159果然,他日在华容道与曹操狭路相逢时,关羽感念旧恩,不惜牺牲刘备集团的利益放过了曹操,此刻“侠义”战胜了“忠义”,这是士为知己者死、受恩必报的侠义精神的又一次体现。放曹操报恩一事使得关羽义薄云天的形象更加丰满。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五鼠”对朝廷的归顺是为了报包公的知遇之恩。《儿女英雄传》更是以“施恩—受恩—感恩—报恩”作为线索展开。

近现代受到大众喜爱的武侠小说虽然风格各异,但快意恩仇仍是武侠世界最突出的特点。如金庸小说《雪山飞狐》里的平阿四本来只是客栈的一个小厮,曾受大侠胡一刀的相助,自此将恩情铭记于心,在胡一刀一家危难之时,宁愿断臂毁容也要救下胡一刀的幼子胡斐,并且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嘱咐胡斐一定要为父报仇,这样的义行不亚于《史记》中救助赵孤的程婴。《侠客行》的石破天、《天龙八部》的虚竹等都因为帮助他人得到了习得上乘武功的回报。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为了报龙啸云的救命之恩甚至撮合龙啸云与自己的未婚妻林诗音。可见对于江湖儿女而言,报恩乃是一等一的大事。

《史记》记载的报恩故事我们今天读之仍然心生敬佩,《史记》报恩故事的记载与流传,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报恩观念源远流长,为历代统治者和民众所认可和提倡。提倡报恩有助于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秩序稳定。特别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弘扬报恩观念。

猜你喜欢

范雎司马迁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莫做挑拨离间之人
范雎报仇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