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商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融合实践
——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融资课程为例
2020-01-02林锶
林 锶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创新是维持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创业是增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近些年国家层面对双创教育尤为重视,特别注重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要求,也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源泉。《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对专业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的配备和教学工作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双创理念,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统一[1]。
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方式,在双创课程同课程体系整合过程可以采用“三元融合”这一模式,即素质教育同双创教育、双创教育同专业教育、显性同隐形课程融合并行[2]。在“三元”融合模式下,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中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此为单元进一步推广完善到课程体系变革,再组成高校的教学体制的完善,推进教育改革。同时,双创教育的根本目标还是为社会发展服务,高校推进双创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就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和科学性,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一、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设计思路
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需要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同专业教育相融合,实现在实践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强化思辩性、领导力、团队协作、信息技术、创业相关的金融财会技能等能力[3]。在双创教育同专业教育的融合方式,可以采用的是“广谱式”和“嵌入式”两种渠道,其中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层面,更加注重双创教育的覆盖面,而在具体专业课程实施上,则重在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的融合,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整合相应思维、技能、教学资源等元素[4]。
从课程融合目标选取角度,应当选择具备实践性和引导性的专业课程,便于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更能够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利于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也能够使得创新创业的融入更为自然而不突兀。在课程性质方面,财经商贸专业作为直接面向经济运营管理的高等教育专业,很多专业课程天然具有高度实践性,通过修订方案能够更容易同双创教育实现课程融合,在培养目标一致性、课程设置和调整的可操作性、课后实践活动相关性,都具有其专业性优势[5]。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首先在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同双创课程有机融合的对象。创业融资课程是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素质拓展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特点和学习领域方面较为适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因此,我们选定该门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课程,制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体现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该门课程以“创业”和“融资”两条线索为导向,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创业与融资的相关理论、理解并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融资的不同渠道及方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其差异,同时能够认识并防范在创业和融资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最终实现企业创立及融资的基础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
该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查阅国内外资料,寻找到各类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切入点,吸取国内其他院校专业课程和双创结合的具体经验,借鉴国内其他课程双创教育改革建设的方法和成果,开展本课程设计。同时,在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上,注重探索高职专业教育体系下专业课程同双创内容的整合,改变以往的双创课程同专业课程泾渭分明的现象,关注技能的整合[6]。
课程融合设计流程图如下:
图1 双创课程融合设计流程
二、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实践
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主要从搭建课程团队,重构课程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组织,注重事后总结、反馈与改进这样一个持续性过程。通过分析研究课程体系当中具体课程的创新创业结合点,因课制宜,逐课建设,逐步完成构建一整套具备双创技能的专业课程网络体系,实现立体式、交叉式的有机融合。
(一)组建创新创业课程团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一线设计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直接途径。但在双创教育开展中,存在学校教师往往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具体经历,及专门开展双创教育的教师团队中思政师资较多、专业教师缺乏等现象。在推进创业融资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开展课程师资团队建设。在师资团队选择上,以系部专业骨干教师为主,着力于打造“专业教师+创业教师+创业导师”的“三师”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入的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均为具备教师和本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协调配合、有效互动,团队成员既能讲授好专业课,又能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其次,师资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政策,利用假期时间,开展下一线企业实践锻炼的形式,获取生产经营实践,并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努力成为“三师”型创业指导教师。通过合作单位共建的形式,外聘企业专家成为企业导师,在创新创业实训指导和专家委员会当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弥补校内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的短板。
(二)修订课程标准
针对课程学习领域和课程目标,寻找双创教育融合的切入点,并实时修订课程标准。2019年创业融资课程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以后,努力探索在教育内容上 “专业+创业+产业”的“三业”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2019年教育部统一高职高专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原有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同校企合作企业和校外外聘专家进行专业需求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重新梳理岗位能力需求,结合课程知识体系,重新设计教学情境,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上更加贴近最新的知识体系。在课程标准设计中,更加突出了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的元素。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完善教学内容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增加专业前沿和创业热点的介绍,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创业的信息与机会。在专业教育的过程渗透融入创业实践和企业运营管理知识,从专业视角审视企业设立、经营和控制的实务能力,同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相印证,匹配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
在具体的创业融资课程标准修订中,针对双创活动要求的团队性、领导性、金融财会知识体系的融合要求,坚持创业及投资行为和企业融资活动两条主线,设置学习任务目标。有针对性的结合企业创业过程中需要面临的程序性技能、相关商务文书的纂写能力、组建团队和协作、商业模式建立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境、融资的渠道和方式、融资需要量的测算、融资成本的测算与资本结构的决策等知识体系结合点,在课程中设置企业注册登记、公司治理结构、投资及决策分析、融资渠道与方式、融资决策与分析等情境任务开展教学。实现双创教育同专业课程的嵌入整合。
(三)建设线上精品课程资源
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资源设计方案,有针对性地建设课程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课程设计方案组织力量建设创业融资课程线上精品课程资源。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围绕“创业与投资(创业团队组建和商业模式的发掘)、创业与融资(创业融资能力提升和融资方案设计)、创业与风险(创业风险控制)”的情境主线,按照创业企业建立、融资的资金需求量、融资的渠道、创业融资风险及创业管理为任务设计,全过程学习内容建设,通过知识体系建设、微课视频讲解、创业资料共享、情境实训模拟等方式,提升学生找到问题、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并实践运用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教学组织
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当中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线上资源的学习和线下实训讨论同步开展。线上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不受地域时间条件限制参与学习的丰富资源,并通过情境模拟和理论学习相交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在线下开展讨论、模拟创业企业开展公司成立、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书纂写、模拟路演等情境模拟体验,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结合1+X课程改革试点,利用1+X实训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模拟实训条件,课程体系中在每个实训模块加入了创业实务相关内容,模拟操作结合企业登记注册、年报信息公示、税务登记、发票领用、人员社保登记、企业公积金业务登记等创业企业初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协同教学组织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在专业教育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创新创业所需求的团队协作、商业设计、决断力、执行力等双创技能。
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的阶段目标和总结
首先,开展双创教育的专业课程融合需要一支由专业课程教师为骨干的团队队伍,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养形成“三师”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途径,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团队互相思维碰撞,共同学习进步,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引入一线企业的实践资源和经营经验对构建这样一支“三师”结合的队伍至关重要,借助企业导师和校内专业教师的交流协作,能够更好地发掘在双创过程中社会需要什么,学生要学到什么,如何具体实施。在结合教师的专业经验和教学能力将其内化和迁移到课堂教育当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和实践“创业计划法”“创业模拟法”“创业体验法”等“三法”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应用[7]。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指导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使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培养创业意识,发现创业灵感,并熟悉创业的程序与实务等。通过模拟创业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学到团队协作的理念,学会如何共同决策沟通乃至退让妥协,积攒创业过程中的实务性经验,在未来可能的创业活动中找到方向。
第三,通过课程建设,丰富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资源,平衡了教学结构体系,并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通过这些专业课程同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打破了课程壁垒。在今后的进一步校级课程融合中,具备可推广可复制性,通过后续的继续建设,能够同经济管理系已经建成、未来将要建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形成课程体系,真正把双创知识和理念系统性地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打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为营造适合经管类的创新创业平台添砖加瓦。在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性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财经商贸类专业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专业课程同双创课程天然具有较多的自然结合点,因此,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好这一特点,更容易地搭建财经商贸类专业内部的双创融合平台知识网络,实现资源的丰富优化和组合,更容易形成合力。
第四,课程的开展使同学们学会创业融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提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拓展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通过情境模拟、实训任务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为今后办理类似的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培育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来日或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经过创业融资课程同双创教学融合改革建设的实践活动,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双创教育思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融合目标的选取,在课程选取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实践性。围绕着课程的知识体系,设计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都是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当中会遇到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建设中设置的知识体系都是企业运营当中用得上、常遇见的经营管理实际问题。不仅仅教会了学生怎么操作,还教给学生怎么想、怎么办。提升学生对待问题的思考、解决能力。
第二,关注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采用案例分析、任务引领、情境模拟等教法,在课堂中促进师生互动,采用头脑风暴等方式促发思维的碰撞,教师引领,学生融入,互相启发;增加主观探究性和学生参与性,努力促使学生自发学习、独立思考。
第三,双创本身就要求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持续性过程,在双创教育中要具备可延展性,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共享。利用网络课程建设的灵活性和碎片化特征,缩短教学需求的响应时间,适时做出调整改变,可以不断完善在线课程。通过精品在线资源提供课堂90分钟之外的学习资源,创新创业活动可能经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能够提供的是很多的案例以及融合在案例过程中的创业决策与智慧,很多创业企业资料在今后职业生涯和可能的创业尝试中都可以提供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双创教育中,应当注重案例和相关背景资料的更新,以及最新发生的经济活动中的大事件。这种可延展性,也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课程资料的更新上,通过搜集讨论这些现实中正在发生和展开的案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适应变革的精神,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开放性、探索性的创新创业理念。
五、结语与展望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建设资源和人员的局限性,在双创课程建设中自然也存在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操作模式。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还只能局限于既有的知识体系和一般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仅仅只能是启发式而很难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受限于经管专业特点限制,创新往往缺乏相应独体和具有特色产品的支撑,更多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要形成一个企业独一无二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困难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在同双创课程融合上具有其天然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缺乏产品技术创新专业技能的短板。在后续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开展中计划加强二级系部之间的协作,利用校级平台,构建跨专业比较优势的互补。同时更多引入校外的实践性导师,积极参加更多双创教育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双创课程建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