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控中的研究※

2020-01-01陈常云卢姗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陈常云 陈 君 卢姗姗

(1 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2 寿光市人民医院彩超室,山东 寿光 262700)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临床上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以及酒精性肝病[1]。肝硬化、肝癌是NAFLD 发展的最后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慢病井喷式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慢性病健康管理,现代健康管理理念进一步融合治未病精髓,对脂肪肝综合健康管理,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提升生活品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来源于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人员。空白组40 例,女性18 例,男性22 例;平均年龄40.1 岁。普通组40 例,女性17 例,男性23 例;平均年龄41.4 岁。中医综合组40 例,女性21 例,男性19 例,平均年龄39.6 岁。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制定[2]。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9 岁;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其他因素(饮酒、药物、病毒等)导致的脂肪性肝病患者;不能完成随访者。

1.5 健康管理方法 空白组:不予特殊干预。普通组:给以理论指导、膳食营养管理、运动指导。

理论指导:定期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宣教,如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规律、危害、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依从性,定期电话随访,微信建群沟通。

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饮食30%,戒烟戒酒,低脂肪、低油、少盐、低糖、低嘌呤和适当蛋白、维生素饮食为主,减少在外就餐机会,减少夜宵摄入,少吃高升糖指数食物,少吃动物的外皮及内脏,少吃加工的甜点和肉制品,增加新鲜的蔬菜。

运动指导:下载KEEP 运动软件,有氧运动最高目标心率达到170 减去年龄,每次30 min 以上,1 周150 min 以上,抗阻运动采取原地深蹲、平板支撑、哑铃、杠铃等方式,每次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中医综合组:在上述基础上用“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中医养生理论,综合应用多种中医干预手段如中药汤剂、针灸理疗、穴位敷贴、中药药膳、针灸理疗等方法。中医养生理论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应四时、重视风寒暑湿、喜怒忧思对人体的影响,暴怒伤肝,要心平气和,根据不同体质,给以不同的食谱建议,养生措施等。

体质养生:如脂肪肝多痰湿质,平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黏腻、油腻的食物,脂肪肝往往脾气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饮食以少食生冷,甘温为宜,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等可以益气健脾,艾灸气海、关元、百会,按揉敲打足三里。湿热质舌质红,舌苔黄腻,头身困重,头发油腻,注意少吃外卖,多吃新鲜的蔬菜,增加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物,压曲池、丰隆、合谷等穴位。

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精益生产的实施结果,主要包括人员因素、精益技能及组织管理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等三大方面。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对精益生产的实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企业却常常会忽视。本文主要针对LP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影响实施最大的因素。

食疗药膳[3]:三子降脂饮:决明子30 g,枸杞子30 g,沙苑子30 g。加水浓煎,取汁当茶饮,有平肝益肾、降低血脂等功效。荷叶山楂饮:鲜荷叶50 g,生山楂15 g,银耳50 g,具有降低血脂,健脾养胃的作用。

中药调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过食肥甘,内伤七情,高龄肾虚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滞血瘀、聚湿生痰,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滋肾养肝,调和肝脾[4]。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化痰祛脂汤[5],药物组成:茵陈15 g,栀子9 g,大黄3 g,黄芪20 g,白术20 g,茯苓15 g,白扁豆10 g,绞股蓝、泽泻各10 g,柴胡、郁金各10 g。

针灸按摩[3]:针刺丰隆、曲池、合谷、天枢,用泻法,能化痰降脂;针刺期门、章门、太冲、天枢、气海、下巨虚,具有调补肝肾、泻胃降脂作用。按摩背部两侧背俞穴分布部位,或拍打胆经,能调节人体代谢。艾灸关元、足三里、肺俞、丰隆、肾俞,能温补脾肾,方法:以艾条或艾柱灸,一般取2~3 穴,1 次/d,10~15 d 为一个疗程,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的脂肪肝。耳穴压贴:王不留行籽压贴敷于胃、肺、神门、交感、脾、等耳穴,能改善人体物质代谢水平,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能量吸收,起到调脂作用。

1.6 观察指标 3 组均以初次体检结果设健管理档案,6 个月后再次体检,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测量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肝功、胆固醇、甘油三酯,行肝胆超声检查。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主要的疗效评价进行症状量化计分,主要临床症状胁肋疼痛、院腹胀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身困重、口干而苦。

1.7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重下降至正常或超重范围内,肝功、血脂恢复正常,影像学基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体重下降5 Kg 以上,肝功明显恢复,TC 下降≥20%,TG 下降≥40%,影像学显示明显减轻(如脂肪肝由重度变为轻度等);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体重下降3 Kg 以上,肝功、影像学显示有所改善,20%>TC 下降≥10%,40%>TG 下降≥20%;无效:治疗后上述各项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х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 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观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痰湿质占33.62%,湿热质占20.66%,气虚质占13.38%,血瘀质占10.00%。痰湿质、湿热质更易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2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效率比较 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评价健康管理效果,中医综合组总有效率87.50%,普通组总有效率62.50%,空白组总有效率25.00%。中医综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的比较 健康管理后,中医管理组患者体质量得到控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体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前后体质量指数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消失情况比较 脂肪肝消失情况比较,健康管理后,中医综合组40 例中,脂肪肝消失了15 例,普通组40 例脂肪肝消失了10 例,空白组40 例脂肪肝消失了2 例,中医综合组脂肪肝消失率明显大于普通组和空白组(P<0.05),说明中医综合健康管理有利于脂肪肝的恢复。

3 讨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重点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6]。

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增加。脂肪肝在我国已成为第一大慢性肝病,而在超重人群和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生率已增至58% 和74%。现代医学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多是针对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和纤维化方面,常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保肝抗氧化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降脂药物如瑞舒伐他汀,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具有独特优势,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及养生学说,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可以改善中医症状,减轻体质量,降低体质量指数,促进脂肪肝恢复,纠正部分脂肪肝。中医药辨证治疗脂肪肝,是中医防治脂肪肝的主要方法,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7]。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中医诊疗措施有中药药膳、针灸理疗、穴位敷贴等方法,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现代医学体检的彩超、CT 等各种检查手段对脂肪肝易患人群进行综合健康评估,并融合体质辨证,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8]。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偏颇的反应,不同的体质则易患不同的疾病。体质是指人体综合的、稳定的固有特质[9]。《灵枢·五变》[10]有言“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而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许丹[11]研究云南三地脂肪肝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痰湿质最多(27.7%),其次是湿热质(18.6%),平和质(15.4%),气虚质(13.9%)。根据不同体质来进行健康管理,更能体现个体化、精准化、针对性。

在中医学的发展中,有着别具特色的养生文化,涉及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很多方面,如《老老恒言·慎药》中强调:“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上,将中医养生保健应用于脂肪肝患者自我管理,探索新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法[1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六淫邪气,“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劳逸适度,“恬淡虚无”,“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内心平和坦荡。古老的养生智慧让现代健康管理更富思想内涵。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病日益增多,像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单靠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的“治未病”思想的深邃智慧与简验便廉、颇有成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必将在以后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2 3 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例)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荷丹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