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兴医院:北京西城医疗娇艳的一枝花

2020-01-01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2期
关键词:西城区高压氧全科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面对医改中强者如林的医疗大环境,差异化发展是上策;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共生圈是初心——这便是复兴医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逻辑的凝练。

谈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复兴医院”)的发展,须从它特殊的医疗市场环境和特殊的服务人口特征谈起。

复兴医院位于长安街沿线,可谓背靠中央;而且周边大医院林立,其中有部属医院、院校医院、军队医院等17个部委医院环绕;同时,医院属地范围内有11家区属医院,是其独特的医疗市场环境。

而医院所服务的西城区,约120万人口,但与新兴社区不同,服务人口半数以上为60岁老年人,且有着“三高”特征:知识层次高、年龄高、自我保健意识高,这意味着需要更高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们常说:“环境影响决策。”那么,在如此繁杂、特殊的环境下,复兴医院该如何制定发展策略,如何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呢?党委书记、院长李东霞娓娓道来,她概括为:院内,发力医教研,夯实医院实力;院外,联动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打造共生圈。

值得欣喜的是,复兴医院无论体量、床位和人员、编制,还是诊疗、技术能力,在西城区均处于领先地位,是西城区的区域医疗中心。而且,医院表现出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基层医疗机构打造独具特色的紧密医疗体、组建专科联盟;与周边大医院建立医联体,进行技术借力。可以说,复兴医院是北京西城区医疗界中绽放得最娇艳的一枝花。

院内:发力医教研

在李东霞看来,医教研齐头发展,是为医院的发展、成长赋能的关键,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强手如林的医疗外环境下,医院选择差异化发展,做周边大医院无暇顾及的边缘学科,打造医院特色。”李东霞主张。

这一理念延伸至临床,表现为壮大特色科室。其中,宫腔镜诊治中心,便是典型范例之一。

据了解,该院宫腔镜诊治中心创建于1992年,由国际妇科内镜学会理事,中国妇科内镜的奠基人、开拓者夏恩兰教授亲自组建,目前有三个病区,拥有知名的不孕不育、早孕专家团队。该中心被称为女性患者心目中的“康复胜地”,在国内国际声名远播。

医院的另一特色当属集高压氧、康复、理疗为一体的特色医疗——康复中心。该康复中心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北京唯一有高压氧舱的康复中心。

据李东霞介绍,康复中心拥有一座国内最先进的三舱七门大型高压氧舱群,可同时容纳30人进行高压氧治疗,氧舱配备有舱内专用气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一次性密闭式负压吸引器和多种吸氧接口,为危重症患者及特殊病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压氧治疗,每年高压氧治疗15000余人次。

前一观点把电机视为电路元件,对于定、转子上各有一套绕组的隐极电机,两绕组轴线之间的交角θm是随时间变化的。对磁链通过电流和电感表示,定、转子绕组之间的互感为Lsrcosθme,(θme=pθm是电角度),由磁共能对θm求偏导数,可得电磁转矩

“要突出科室特色,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专业、精心、有效的康复治疗,进一步促进医院的发展,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李东霞表达着医院的初心。

另一值得赞赏的是,基于医院辐射社区有半数以上为60岁老年人的人口特点,医院选择医养结合,关注老人健康,成为首批老年友善医院,最早设置了安宁疗护病房,以传统医疗加志愿者提供温馨的服务,包括心理、情感的支持。

在打造特色科室的同时,李东霞及领导班子对医院传统的“拳头”科室,也在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以心内科为例,复兴医院紧邻阜外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方面造诣颇深。如何打破“大树底下难长草”的窘境?复兴医院选择错位求生,发展阜外医院无暇顾及的领域,打造心衰病房,引入康复理念,为该科室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同时,医院十分注重重症医学,潜心打造了急诊急救平台。“两横五纵一平台”,两横:西城区急救和医院急救,五纵:五大中心建设,一平台:急诊急救平台。

另一维度,作为大学附属医院、西城区区域医疗中心,复兴医院在拥有多个特色科室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教学相长。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等教育工作。

同样,科研工作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自然也是医院关注的焦点。医院十分注重科研项目的挖掘、科研人才梯队的打造,并且拥有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医院还专门打造科研网络管理平台、流程贯穿和项目追踪。

院外:打造共生圈

对复兴医院而言,上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中有同级别的区属医院,下有须扶持的基层医疗机构,“承上启下,联动各级医疗机构,打造共生圈”是复兴医院在当地医疗环境中的角色定位。

“实现管理一体化、基本医疗一体化、公共卫生一体化,是我们这一模式的特色和亮点。”李东霞介绍。在她看来,紧密型医联体就是要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互助、专业互补,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谋定而动,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复兴医院打出了可圈可点的“组合拳”。

其一,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了12种慢性疾病诊疗和管理规范、19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同质化诊疗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思变,在固有格局中突破,使得医院正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其二,医院建立了全科医学科,设立全科医学病房,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医院与社区间快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社区中心-医院门诊-住院病房”的无缝衔接。

其三,医院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优势,建立了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心衰诊治中心、康复中心等多个区域诊治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四,建立专科与全科团队对接机制,医院每天派驻专家至中心及各站出诊,对全科医生进行“传、帮、带”;打造远程会诊中心,加强社区—专科之间的协作。

事实证明,“复兴-月坛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是成功的,它改变了基层缺少好医生的尴尬现状,克服了薪酬待遇较低、职称晋升较难和发展空间小等诸多因素导致社区卫生中心的岗位缺乏吸引力的困境,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同质化”的服务。

2018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招聘过程现状便是很好的例证。该社区意外出现了1:7的招聘应聘比例。4位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部、首医大的高材生入选,将为月坛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李东霞解释道:一方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医疗研究领域唯一一家设在基层的全科医学博士培养点,承担了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另一方面,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使医务人员得到了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老百姓有明显的获得感。

另外,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发起成立的国家心血管高血压专病医联体中,复兴医院也积极参与,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北京市西城区中心。“作为中心,医院将本着互惠共赢、平台共赢原则,努力搭建西城区高血压防控平台,推动区域内各级医疗单位的密切合作,让广大慢病患者远离心血管病的危害。”李东霞称。

同时,医院还积极打造专科联盟,其中,医院与涵盖20个省区市,44家医院建立了全国宫腔镜专科联盟。

不难看出,复兴医院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思变,在固有格局中突破,使得医院正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为开出更娇艳的花朵赋能发力。

猜你喜欢

西城区高压氧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我的老家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