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道江苏高考试题谈“新词教学”
2020-01-01潘海东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江苏南京210038
潘海东(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江苏南京 210038)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试题的命制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的高考试题新情境、新问题、新材料已成“标配”,而能将“三新”熔炼在一起的就是“新词”了。这里的“新词”是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既可能是社会生活(或时事政治)中出现的新的词语,可称为“绝对新词”;也可能是超越学生认知范围的专业术语,可称为“相对新词”。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它是造句的单位,是造句的建筑材料。[1]掌握一定的“新词”,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新词教学”也有利于凸显思想政治课的时代特色,激活高中政治课堂。这里,笔者结合江苏省2019年高考政治科的十道试题谈谈“新词”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和“新词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透视高考试题“新词”的呈现特点
江苏省2019年政治高考试题有十道试题涉及“新词”,创2008年以来江苏新高考的新纪录。这十道试题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既有在题干中的,也有在题肢中的,既有附解释的,也有无解释的。综合分析,这十道试题“新词”呈现如下特点。
1.类别各异,凸显学科特点
十道试题中的“新词”既有网络热词,如第32题中的“网红”,第33题中的“软世代”;也有时政热词,如第4题中的“两不愁、三保障”,第8题中的“放管服”,第36题中的“一带一路”;还有专业术语,如第6题中的“价值链”,第10题中的“竞争中性原则”,第26题中的“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第32题中的“注意力经济”,第35题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第37题中的“知识产权”。
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这十道试题所涉及的“新词”,有来自社会生活的,有来自时事政治的,也有来自于学科专业领域的,凸显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2.融于情境,彰显时代特色
在这十道试题中有九道是将“新词”融于试题情境之中,彰显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时代特色(见下表)。
题号 新词 时代背景4 8“两不愁、三保障”“放管服”2019年精准脱贫攻坚战政府职能转变
续表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2]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来刻画素养水平的特征。在新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四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采取了四级水平的方式进行划分。在情境区分上,采用了“简单情境问题”“一般情境问题”“复杂情境问题”和“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的表述。[3]55-58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的上述试题设置了不同层级的试题情境,把准了时代的脉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3.嵌入题肢,增加试题难度
第6题将新词“价值链”嵌入题肢,而且没有附解释,提高了试题的难度。学生在必修1《经济生活》中学过“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价值链”一词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4]从词义来看,“价值链”是实现价值的资源链条。如果学生调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理解,“新词”或许不“新”,也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对于解题也不是什么大的障碍。此题正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也正是学生应对复杂情境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假借工具,考查运用技能
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经常会提供“新词”的解释,然后让学生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2019年的江苏高考试题有四题属于此类试题。如第10题的“竞争中性原则”,第33题的“软世代”,第35题的“全要素生产率”,第37题的“知识产权”,命题者都能从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出发,提供相关“新词”的解释。这些“新词”犹如是假借的工具,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工具完成规定的任务。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般来说,试题命制过程中如果遇到专业术语,超出学生的正常认知范围,命题者都应该附上解释,这不是命题的技巧,而是命题的规范。如第35题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新词”,如果没有注释,对于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强人所难。此类试题一般是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都会催生一些“新词”,这些“新词”一定会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源头活水。如何把控这些“新词”,在高中思政课中开展“新词教学”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探寻高中思政课“新词教学”的路径
“新词”虽不是高中思政课教科书的内容,但“新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健全学生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在日常教学中浸润
日常教学是“新词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时政、备生活。教师要用心在时政和社会生活中挖掘“新词”资源,找准切入点,选好呈现方式。
例如,在教学必修1《经济生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时,可浸润的“新词”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新词教学”,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可作为教学辅助文,帮助学生理解,点到即可。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需要结合具体国家政策加以分析说明,除适当解释外,还应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辨别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理解供给侧改革是如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可作为议题背景,让学生探究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而“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这几个“新词”可结合相应的材料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议题式探究。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新词教学”,能隐则隐,需显则显,或隐或显,皆取决于教学需要。紧扣教学目标,“新词教学”才不会喧宾夺主、迷失方向。
2.在知识专题中点睛
复习课的知识专题教学如果仅是“知识”唱“独角戏”,那定会失去“观众”。如果在知识专题中来点“新词串烧”,则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素养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必修2《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职能”时,可利用下列“新词”来点亮课堂:“扫黑除恶”“放管服”“河长制”“全面两孩政策”“蓝天保卫战”“营商环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精准扶贫”“厕所革命”“两免一补”“减税降费”等。教师可在简介的基础上采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区分政府的不同职能,也可结合某一“新词”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议题探究,如探究“减税降费”中政府是如何担当的,或政府如何才能打好“蓝天保卫战”等。
“新词”在知识专题中虽不是主角,但应是“最佳配角”,有这“绿叶”的衬托,“红花”才会更艳。知识专题的“新词教学”应服从既定的复习目标,以具体情境为抓手创设“三新”议题,利用好“新词”资源采用议题式教学。
3.在时事专题中聚焦
时政专题常见于高考第三轮复习中,其实,高一高二年级也可以开展些时政专题,形式可以是时政专题报告、时事辩论会、时事大讲堂等。一些时政性的“新词”在时事专题中聚焦,有利于搞清“新词”的内涵与外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例如,与“中美贸易战”这一时事专题相关的“新词”有:“5G”“单边主义”“多边主义”“霸凌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顺差(逆差)”“网络安全”“五眼联盟”“贸易壁垒”“人类命运共同体”“零和博弈”“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清单制度”等。围绕这一时事专题,可以开设“中美贸易战会向何处去”的时政专题报告,在厘清中美贸易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生活》中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对外开放等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孰是孰非,结合《政治生活》中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阐明我方的立场,结合《文化生活》由中美贸易战看中美文化的差异,探讨如何避免“文明的冲突”,结合《生活与哲学》分析在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围绕这一时事专题,也可以组织时事辩论会,让学生在阅读时事材料和研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辩题“中美贸易战孰是孰非”开展辩论,在观点冲突中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围绕这一时事专题,还可以开设时事大讲堂,邀请相关方面的教授(学者)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起挖掘时事的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
时事专题中对“新词”的聚焦要依托一定的时政事件,创设可冲突的教学情境,设置两难性的探究问题,使“新词”富含知识价值、思维品质、能力层次和价值选择,使学生在共同参与中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顺利落地。
4.在社会实践中探寻
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3]46是高中思政课开展“新词教学”的最佳路径,同时也是最难的路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
例如,在学习必修1《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对我国目前农村的“三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探讨“三权分置”的经济意义。在学习必修3《文化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时,可让学生上网浏览“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了解“量子通信”“天眼超级望远镜”“墨子号”“新四大发明”“北斗导航”“人造太阳”等“新词”背后的科技成就,增强文化自信。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新词”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在文化上的反映。课程的实施是师生双主体的建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来。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生活及时事政治中的“新词”,体会“新词”所体现的学科知识,感悟“新词”所折射的理论观点,在体验中内化,在内化中导行。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结。[6]对于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新词”,作为教师,可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拓展,训练学生对概念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词”是一种课程资源,“新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种新的课程观,高中思政课教师应关注社会和时政的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生活化的课程理念,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只要我们坚持课内与课外联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知识向能力传动,相信一定能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