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中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2020-01-01殷久华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昆山215300
殷久华(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昆山 215300)
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公民行使权利和责任担当意识的体现。公共参与,重在践行,新课标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促进知行合一,凸显活动型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在教学实施上提出“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1]46,体现了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但现实教学中,让学生迈入社会课堂,进行公共参与活动并不容易,除了学校管理和学习压力外,真正开展活动时也并不顺利,如一些团队和小组活动中学生缺乏合作,目标分层和激励措施动能不足,学生活动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不高。笔者以本地市人大与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走进人大·致敬宪法”社会实践为例,说明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提升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团队优化:由大到小,发挥社会助长作用
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团队活动,从众心理对团队成员的参与、协调、合作行为影响很大。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发现: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和时间赛跑时的成绩好,这就是群体活动中对个人的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能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2]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1>2效应。但如果群体规模过大,个人的作用在团体中无法被单独评价,个体积极性下降,产生社会懈怠作用,就会出现1+1<2的不良后果,团队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中学生公共参与活动时,进行团队优化、发挥社会助长作用,能增强中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提升公共参与效果。
在这次“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活动中,我们选定了本地重点中学(江苏省昆山中学)高二文科班的43名学生参与活动。活动设计之初,根据社会助长理论,首先进行了团队组织的分工,包括活动主持人的选拔、模拟政府机构与模拟人大代表人员的确定,具体形成如下团队分工模型(图1)。
图1
这次团队优化、发挥社会助长作用的启示有:团队活动主持人人选非常重要,要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团队活动分组规模尽量要小,一个5人左右规模的群体可以引起较大的效应;团队活动任务尽量能分配到每一个学生个体,每位同学都能感受自己的责任和对集体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成员,这样团队效应会逐渐放大;尽量让“对于任务的共同认识和共同的投入与奉献”[3]104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相似的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有共同想法,也可以相互激励,会更有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目标分层:由低到高,形成连锁塑造效应
目标设定在公共参与活动中很重要。如果活动成员不知道目标是什么,那公共参与肯定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心理学上的连锁塑造,就是“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进行反馈或强化”[4]。因此,进行公共参与活动,设立目标要由低到高,由近及远,重视量的积累,持之以恒,以“小目标”成就大梦想。
高中政治学科提出的公共参与素养,要求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备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1]6,在不同情境下,也有相应的四个水平层次要求(见表1)。
表1
在这次“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活动中,根据情境的复杂程度和任务的难易,我们设置了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目标:第一周活动任务简单,分组查阅地方人大资料,了解三个行政部门的实际情况,调动参与积极性;第二周活动任务难度提高,走访三个行政部门(由市人大事先约定时间),采访部门负责人,查看每年人大会议上的报告,听取今年度的工作重点和地方成绩,提升对公共利益关注的感受;第三周活动任务走向深入,走访群众和实地调研,联系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初步形成调研方案,在陌生环境下展现公共参与的行动能力;第四周活动任务把调研收获上升到理论高度,再次回到三个职能部门,与部门负责人交换调研情况,完善调研报告,阐述公共参与的价值。“全国法制宣传日”当天(12月4日),学生走进人大会议厅,进行正式“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模拟活动。
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任务驱动,连锁塑造效应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参与公共生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从普通学生到社会公民,从政府决策者到人大代表,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培养了他们“乐于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展示公共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理性协调社会矛盾”的素养和能力。[5]65
三、激励机制:由外到内,培养合理成就动机
人们从事活动总是受一定动机支配和调节,按动机的自主性水平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6]57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表现为在没有外在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心理学上德西效应证明:进行一项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人的参与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从而形成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这告诉我们,在组织活动时,除了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外,应更侧重于奖励内部动机为主,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
在这次“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活动中,如表2所示,不少学生开始参与的动机,有的认为是班级活动任务,有的看成是结交朋友、加强沟通的时机,有的是为高考综合素养评价加分(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这些基本是外部动机为主。当然,也有同学把活动看成是融入社会、锻炼自己、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有的更加迫切地看成是未来自己从事政府工作或人大工作的实习机会。事实上,进行公共参与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多元的、复合的。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就是想让学生走入真实生活,体验公共参与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活动中,要努力形成合理的成就激励机制,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成就等对自己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看到活动本身就是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使外部动机转化为相应的内部动机。
表2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访谈、调查、实地走访,学生产生了公共参与的兴趣,感受了政府与人大的责任,撰写的报告也从原来生硬的政治语言和教材文本,变成生活中的真实叙述和针砭时事。许多学生事后总结时说,公共参与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和个人满足感,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与他们最初参加时的动机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这正是一种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感受。[3]44
四、自我评价:由弱到强,不断提升自我效能
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6]60。当人们面临问题时,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会增强信心,以积极暗示指引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自我效能弱的个体,往往认为行为结果完全是由外在环境控制的,以消极暗示自己无能为力。因此,在自我评价时,既要重视结果,又要关注过程,学会用期待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评价自己。
高中政治学科的公共参与素养,在内涵上可归纳为:“公民能够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与公共事务、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公共活动以及公共决策的意识、知识和能力。”[5]63因此,在评价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水平时,应该在具体情境下,结合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知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多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这次“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活动中,在四个步骤方面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由弱到强,提升了公共参与的信心、意识和能力(见表3)。
表3
利兰·斯坦福说:我们所提供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具备取得个人成功和直接享受生活的能力;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他们提供教育也是希望并信任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次“走进人大·致敬宪法”活动当天,当40多名学生手持宪法册子在宪法墙前集体宣誓时,那种场景,学生会终生难忘,那是政治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虽然他们目前进行公共参与的机会还不多,能力还不强,但这次活动提升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伴随他们终生,也相信他们走入社会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