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CT、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

2020-01-01张宏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股骨头影像学设置

张宏伟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类病症,患者发病之后存在严重的疼痛和难以忍受的关节受累,如果不对病情进行及时的控制就会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面临巨大的影响[1]。因此需要在临床上进行紧急的救治,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临床对于股骨头坏死一般常通过采用MRI和CT进行检查,CT能够准确的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判断,但对于一些隐匿性的骨折在诊断上还存在着局限,所以临床手术治疗时参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而MRI兼顾了CT诊断的优点,诊断具有清晰的影像,可有效辨别一些隐匿的软组织损伤情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通过MRI和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2.15±10.3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严重的精神系统病症以及不能进行全面检查的患者,排除影像学资料不完全的患者。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而且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最终均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诊断符合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存在临床病理学依据[3];③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而且签署知情通知书。

1.2.2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基础性病症的患者;②对相关的放射线或者造影剂不耐受的患者;③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的患者;④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文的研究工作,而中途推出研究组的患者。

1.3方法

1.3.1MRI诊断 患者选择仰卧位,应用1.5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诊断,为患者进行横断面的定位,之后为患者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诊断。轴位的PDWI序列参数: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2000 ms/140 ms,扫描野(FOV)设置为18,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 mm和0.4 mm;冠状位PDWI序列参数:TR/TE=2000 ms/75 ms,FOV设置为19,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 mm和0.4 mm;矢状位PDWI序列参数:TR/TE=2000 ms/72 ms,FOV设置为20,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 mm和0.5 mm,T1WI:TR/TE=350 ms/40 ms。

1.3.2CT诊断 对患者进行CT诊断的过程中设定扫描的参数,层厚设置为5 mm,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100~200 mA,同时借助估算法进行重建操作,重建层后的数据设置为1.25 mm,间隔设定为1.25 mm,使患者的双膝伸直,足先进入,进床的速度为8.70~8.75 mm/rot,并且将焦距的中心对准股骨头,由近到远进行扫描,扫描的层厚设置为5 mm。

1.4观察指标 在检查结束后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AW4.3-08数据系统当中进行处理,同时选择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三维重建[4],并将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MRI和CT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诊断出股骨头坏死患者35例(97.22%),CT诊断出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88.89%);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率比较(n,%,n=36)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一般是属于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认为患者的股骨头内皮质会出现塌陷,这样就会形成软骨变形。患者的髋关节囊部位会存在有充血和水肿等相关症状,临床的现为关节囊肥厚或关节腔积液[5-7]。临床有很多患者在出现股骨头坏死以后都存在有严重的病症,如果对患者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临床具有较高的治愈可能性,但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则会对患者病情产生延误,进而会引发一系列不可估计的后果。很多患者容易导致出现关节间隙狭窄,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对于股骨头坏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提供及早有效的诊断手段十分重要[8,9]。最近几年因临床影像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使得将影像学技术应用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越来越普遍,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之前通常选择采用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而既往也有临床研究认为,MRI和CT诊断能够获取更加优质的诊断影片,特别是相对于X线的诊断而言,其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有效避免因为X线诊断而无法诊断出的骨折移位和塌陷,所以临床在应用的过程中局限性相对较大[10,11]。而且在诊断的时候CT检查具有更为广泛的检查范围,诊断的速度较快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骨折的具体形态,还能了解患者的合并伤等相关的骨折部位信息。但是从临床的CT诊断中也可以观察到,可能会因为容积效应、扫描层面等相关的差异而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出现。相对CT诊断而言,MRI能够多方位、多序列的对患者的骨折加以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股骨损伤的信号变化情况来显示病变的具体表现,此外还能够检查患者周边的相关组织损伤的情况,以便于及时的进行相对应的处理[1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出股骨头坏死患者35例(97.22%),CT诊断出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88.89%);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RI和CT两种诊断技术都能够有效的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但是MRI的价值相对于CT诊断而言较好。因此也提示临床应该结合股骨头坏死的特点对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适当的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并针对性的加以治疗,以方便对于患者的预后加以改善。临床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诊断可以观察股骨头坏死的内皮质增厚的情况,可以看到高密度硬化和囊变,CT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股骨皮质下形成的微骨折现象,也能够使患者的组织解剖关系得到确定[13]。MRI检查手段则是通过不同的信号来进行检查,针对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吸收和修复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敏感参数,这种手段能够检查患者骨髓水肿和坏死,了解患者肉芽浸润等病变情况,而这些也是通过CT检查不能够实现的。

综上所述,临床通过MRI和CT诊断都能实现对股骨头坏死诊断,都能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影像学依据,但相对于CT而言,MRI的诊断效率较高,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影像学设置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