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那唑对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0-01-01沈庆慧
沈庆慧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中较常见,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其危害性较大,治疗难度也很大,采取何种方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已受到广泛关注[1,2]。本次试验中本院就达那唑与长春新碱治疗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64例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1.1±3.9)岁;病程3 d~6个月,平均病程(2.4±1.9)个月。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71.5±4.1)岁;病程2 d~7个月,平均病程(2.5±1.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自愿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排除对试验用药过敏、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的各项要求[2]。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857)治疗,将2 mg长春新碱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行静脉滴注,连续滴注6~8 h,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达那唑胶囊(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2461)治疗,总剂量为300~600 mg/d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需根据其血小板水平和出血情况确定是否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和血小板输注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CD19+、CD4+CD25+)、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面部水肿、视物模糊等)发生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若患者治疗后无出血症状,血小板>100×109/L,则判定为显效;如患者治疗后无明显出血症状,血小板>30×109/L,则判定为有效;如未达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 观察组CD4+、CD8+、CD4+/CD8+、CD19+、CD4+CD2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紫癜的常见类型,老年人是其主要发病人群[4]。该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药物因素、过敏等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紫癜、关节痛、腹痛、血小板减少等,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需在确诊后第一时间进行治疗[5,6]。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极为困难,临床上多采取相关药物进行治疗,达那唑和长春新碱均为其常用治疗药物。达那唑属弱雄激素作用的蛋白合成制剂,可对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表达起到抑制作用,减少抗体生成,相关研究证实该药在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7-12]。达那唑的副作用较少,治疗安全性相比于长春新碱更有保障。张怡慧[13]的研究中达那唑在治疗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总有效率高达85%,能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升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而长春新碱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略低,不建议使用,此研究结论与本次研究结论相似。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CD19+、CD4+CD2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夕妍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老年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用达那唑治疗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此治疗方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