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血栓通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20-01-01王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
关键词:通组注射用血栓

王钦

创伤骨折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病率,和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有关,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在创伤骨折发生后容易出现,也容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术后需要积极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出现。目前创伤骨折手术患者越来越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和感染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创伤骨折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容易因压疮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远期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对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60 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注射用血栓通组,各130 例。注射用血栓通组年龄32~77 岁,平均年龄(46.62±12.15)岁;男70 例,女60 例;病程1~8 h,平均病程(5.51±1.21)h;合并症:糖尿病18 例,冠心病15 例,高血压12 例。对照组年龄32~78 岁,平均年龄(46.15±12.12)岁;男72例,女58例;病程1~8 h,平均病程(5.55±1.26)h;合并症:糖尿病18 例,冠心病16 例,高血压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患者康复锻炼和抗感染治疗。注射用血栓通组则予以常规方案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注射用血栓通450 mg 和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进行静脉滴注,40 滴/min,1 次/d,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创伤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T、APTT)。疗效判定标准:显著好转:凝血指标PT、APTT 监测值处于正常范围,骨折愈合,症状消失;好转:凝血指标PT、APTT 监测值改善程度达到50%,症状好转,骨折基本愈合;无效:症状、凝血指标PT、APTT 监测值等情况均无改善,骨折未愈合[2]。总有效率=(显著好转+好转)/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及压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注射用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PT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注射用血栓通组PT、APTT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创伤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注射用血栓通组创伤骨折愈合时间(3.11±1.23)个月、住院时间(11.25±0.24)d 均短于对照组的(4.42±2.04)个月、(14.0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注射用血栓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s,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s,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创伤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创伤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等,主要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对改善血液循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血栓通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创伤性骨折。创伤性骨折发生后容易出现淤血、疼痛和肿胀,容易对骨折愈合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3,4]。在治疗过程中,血栓通注射液的应用可有效扩张患者骨折部位血管,使血流畅通,改善骨折处的供血功能,促进新骨的形成。血栓通注射液在骨外伤疾病中使用可缓解充血肿胀,发挥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作用[5-7]。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注射用血栓通组则予以常规治疗方案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T、APT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注射用血栓通组PT、APTT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血栓通组创伤骨折愈合时间(3.11±1.23)个月、住院时间(11.25±0.24)d 均短于对照组的(4.42±2.04)个月、(14.0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血栓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方案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创伤骨折的疗效确切,可改善凝血相关指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速骨折愈合和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通组注射用血栓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贵阳2018年建成通组公路五千余公里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像学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