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赞
2020-01-01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范新萍
◇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 范新萍
我喜欢带学生走读研学,在走读中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体悟自然,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
我曾经带学生在学校花坛里捉过瓢虫,煞有介事地和他们一起数瓢虫背上的斑点;也带学生在学校菜圃里种过油菜花,一起琢磨过油菜花的花蕊,轻嗅过它们的芳香,追赶过“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彩蝶;樱花盛开的时节,我们会迎着风与落花共舞,也会附庸风雅地学黛玉来个拾花葬花;秋天,我曾带着学生连续多日观察过校园里银杏叶在岁月流逝中色彩的变化,感受银杏换装时的辉煌,捡拾一片片银杏叶做成小小书签或拼贴成憨态可掬的画儿;金桂飘香时,我们循着花香赏桂花,追问这小小的黄澄澄的米粒怎会喷薄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样一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小小举动,滋养了学生的性情,润泽了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与自然有了亲密接触,也爱上了观察,爱上了写作,润物无声。
2020年春,因疫情影响,学校迟迟没有复课,孩子们都宅在家里上网课,但那颗向往大自然的心一刻也不曾停歇,尤其是看到3月9日央视特别策划播出的“云赏梅”节目《长兴红梅 美不胜收》,看到长兴万亩红梅花“开”央视,粉色云霞惊艳全国,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咱家乡的红梅真有央视播放的那么漂亮吗”,于是纷纷向家长提出要去赏梅。
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这是一次良好的观察契机,因为这好奇所催生的探究激情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但碍于疫情影响,不宜带学生集体活动,又不想辜负了明媚的春光,怎么办?我建议家长,只要做好充分的防疫措施,可以亲子游学,去赏梅、咏梅、探梅,感受梅花的魅力。同时我给孩子们抛出一个任务:“长兴红梅开了,连央视都播放了,你想去看看吗?如果你去梅园赏梅,请和大伙儿分享你的观察所得,记录下你在梅树下尽情欢乐的场景哦!”
于是乎,带着梅花的芬芳与热烈,一个个家庭出发去赏梅了。孩子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发现。来之不易的体验触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激情,努力用生动的语言尽情表达红梅花开带给自己的生动体验,那是散发着生命的蓬勃气息与美丽芬芳的真实体验。
于是乎,班级群里时不时有人晒出咏梅篇:
都是该死的疫情惹的祸,整个春节都没机会出来溜达,我有些失望。今天午后,爸爸妈妈带我来赏梅,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兴奋得连蹦带跳,奔向梅园。梅园简直就是一片花海。瞧,一朵朵,一丛丛,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各色梅花婀娜多姿,随着阵阵东风,花枝轻轻摇曳,宛如少女在翩翩起舞。再细看那梅枝,有的垂如钓竿,有的弯曲如蛇,有的挺拔似箭,真是千姿百态,美丽极了!(陈睿涵)
梅园里静悄悄的,环顾四周,整个梅园好像就我们一家三口。妈妈是“花痴”,拿着相机一个劲儿地拍拍拍。我拿出放大镜近距离观察梅花,别看梅花只有一枚硬币大小,花瓣、花蕊样样都有,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呀!我捡起地上的落花,小心翼翼地解剖出子房,兴奋地举起来观看。(冯逸哲)
梅花开得热闹,枝头上挨挨挤挤的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那是花朵的盛宴吧。我和妹妹或同在一枝俏梅前,轻嗅花香;或紧挨树下,合影留念……妈妈建议我和妹妹来一段小小飞花令,咏诵梅花的诗词。于是,品赏着色彩绚丽的梅花,呼吸着阵阵幽香,我和妹妹争先恐后地吟诵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许博伦)
今天去梅花坞赏梅了,整个梅园里几乎没有游人,我简直就是“闲庭信步”啦。梅花品种众多,有红梅、白梅、绿梅、乌梅,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一阵风过,几片梅花瓣调皮地落入我的怀中,更觉梅花的可爱。听爸爸说,长兴红梅树的精彩缘于一位古木园艺大师吴晓红的创意,多年前,他在千年青梅桩上成功嫁接红梅花,使长兴青梅产业潇洒转身,成为观赏红梅的培育基地,既美丽了家乡,又造福了一方百姓。(安 安)
梅,在《群芳谱》中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自古以来,梅一直绽放于画作和诗作中,而今,又被称为“中国香”。我们爱梅,爱她的丽而不娇,清香隽永,枝干苍劲;爱她的傲雪凌霜,坚贞不屈,谦逊淡泊。驻足梅海,我忍不住想当一回泰戈尔:梅花,你在树上时是绚烂的;你落到地上时,是静美的。(梦 梦)
观察着,发现着,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将自己和梅融为一体,提笔抒情的那一刻语言表达是那么自然,那么鲜活。我们从文字中读到的不仅有飘逸清新的花,更有积淀于孩子身上的对梅的喜爱与情感。
梅花一直是文人墨客比较关注的一个事物,作为语文教师,抓住家乡红梅盛开的契机展开课程学习,引导孩子赏梅、诵梅、写梅,欣赏、诵读、感受,深入体会红梅的精神象征,不亦乐乎。把孩子带进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引导他们在自然里持续地观察、长久地凝眸,是语文学习的永恒旋律。在我看来,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昆虫、飞鸟、野花,都藏着无限的丰富性与可能性,都可以衍生出无限的故事,都能成为孩子笔下故事里的主角。
当然,我们还可以联手各学科老师,整合拓展“梅花课程”,唱一唱红梅歌,画一画梅花图,探究探究梅花“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甚至学一学嫁接技术,还有美食梅花糕、武术梅花桩、美容梅花妆……以此来拓展孩子们的课外知识,让孩子们对梅花有一个更深刻立体的认识。至此,梅花课程有了师生的烙印,梅文化才能深深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