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三个策略

2020-01-01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郭洪郡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7期
关键词:深度诗歌文本

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 郭洪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深度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提升思维和表达能力。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深度阅读的内涵,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其一,没有多样化的深度阅读策略;其二,矫枉过正,深度阅读走向过度解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实施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读,拓宽深度阅读的视野

开展深度阅读前,需要教师厘清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起点,找到共鸣点,通过精准的问题驱动,推动文本理解走向深入。

其一,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遴选深度阅读的内容,找准贴近学生理解能力的深度阅读切入点。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教师可以紧扣“文言并重”这个文言文阅读的要素,在带领学生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相机引入拓展材料,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不足为外人道也”,启发学生质疑文本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了亮点,一是风景美,二是民风淳朴。教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追问:民风淳朴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有的学生根据“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总结出桃花源的居民热情好客。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主问题——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学生豁然开朗,原来作者是担心这片世外桃源会被人毁坏。教师相机出示有关陶渊明的拓展材料,感悟其道法自然的人生理想。

其二,根据学生阅读经验和水平,联结阅读积累,拓宽阅读的视野。例如,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太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需要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讲述,帮助理解叙事视角这个抽象概念的内涵。比如,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独辟蹊径,运用转换叙述角度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把叙述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再对比朗读,体会转换前后文本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反复朗读和对照比较中发现,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可以更好地凸显牧羊人的人物形象。肖老师在教学中以生为本,顺学而教,引导学生回顾阅读经验,在对比阅读中走进文本深处,深入理解了小说叙事视角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优化策略,推进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循序渐进的言语实践过程,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深度阅读。针对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着重指导其咬文嚼字,不断提升理解能力。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批注式阅读,深入解读文本。有效的批注阅读可以紧扣文本重点,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学生聚焦《春》一文中“……欣欣然张开了眼”这个句子,在自主阅读基础上,写出了个性化的批注。有学生认为:从“睡醒”一词,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万物复苏的新世界,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日出东方,春风拂面,一切都是新的,春天向我们款款走来。也有学生觉得:透过“欣欣然”一词,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发和焕然一新,好像一下子迸发出来似的,花、叶、草……好像赶集一样,聚拢在一起。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类汇总学生的批注,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构文本的深层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相机拓展资料,通过文本对比阅读,在文本鉴赏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用好追问,增加深度阅读的厚度

深度阅读不是为了深度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要紧紧围绕文本的主旨探究。开展深度阅读,要设计一个紧扣文本中心的主问题来驱动学习。

比如教学《蒹葭》,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感悟诗歌情感,体会诗歌意境”。从课文重难点出发,教师可以设计由三个循序渐进的任务组成的引导链:其一,在朗读中发现三节诗歌的内在联系;其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画面;其三,诗歌主角为什么寻觅伊人?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诗歌。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相机进行有效追问。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第一个问题追问:你如何理解“苍苍”?可以换成“茂盛”吗?为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发现“茂盛”一词不是叠词,少了一丝韵味。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到文本中去找寻韵味十足的词语,学生找到了“蒹葭”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经中的语言一般以双声叠韵等方法来抒发强烈的感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猜你喜欢

深度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诗歌岛·八面来风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诗歌过年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