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报道 悲情营销 路径依赖
——从《成视新闻》“六旬果农求助”一题相关报道谈扶贫助农新闻报道策略
2020-01-01李申建
李申建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交通梗阻,人力不足,消费不旺,循环不畅,春季农业生产面临压力,全国各地媒体普现“农产品滞销”报道。
2020年3月9日、10日,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成视新闻》栏目,两篇民生类系列报道对此问题予以关注:9日,《六旬果农求助 :蜜柚滞销一元一斤亟待出售》提出问题,大邑县沙河渠道凤冠社区7组果农的8万多斤蜜柚滞销;10日,《蜜柚滞销追踪:红旗连锁出手 助农销售滞销蔬果》给出方案,本地连锁商超将为其“解困”。
媒体助销农产品,既响应“扶农、助农”的政策导向,亦具备“纾困、解忧”的现实意义,客观上应予以肯定;但具体到《成视新闻》的本次报道,却存在“选择性报道、悲情营销、路径依赖”等问题。
一、“个体痛点”与“群体困境”脱钩,选择性报道有失片面
《成视新闻》两篇报道皆聚焦农户个体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却并未就此展开延伸报道,也未对当地同样陷入“滞销困境”的新闻进行深挖;节目前后十余天也没有同题同类新闻,单单选了此题进行报道,横空而出又戛然而止,显得突兀。
大邑县凤冠社区7组“蜜柚”滞销,那当地其他组生产的其他果蔬销售状况如何?温江花卉滞销,那其他农产品是否好卖?尤其新闻中提到,大邑县农业农村局曾先后三次帮助7组销售“蜜柚”,那该局对当地其他农户是否也有帮扶?
梳理疫情期间同类报道,江西省寻乌县的百香果、广西普益乡的砂糖橘、北京平谷区罗营镇的蜜梨红果的助销新闻,都是以“乡镇”为单位,穿插地方政府的帮扶政策,而罕有以单个农户为主体的相关报道。反观《成视新闻》此番“指哪打哪”的报道“看似精准”,实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全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疫情之下,媒体关注民生,但不是关心一两个人的“民生”;媒体热心助农,也不是帮助一两户农民,否则就是打着“关注民生”的幌子进行选择性报道,不仅使受众觉得“媒体偏心”,也让人疑惑“地方政策偏心”。
二、“六旬果农”与“种植大户”身份偏差,悲情营销落入窠臼
3月9日,《成视新闻》将现存8万斤蜜柚的大邑县“种植大户”包装成“六旬果农”,并在标题中突出“求助”字眼,意在将其塑造成“弱势群体”形象,击中公众情感软肋,落入“悲情营销”之窠臼。
近年来,“悲情营销”已成助农新闻报道的惯常手法。从“山西果农两万斤苹果在荆州销售难”到“四川资中150万斤血橙盼销路”,媒体报道时均言之凿凿,立下“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农民人设,引得消费者“含泪下单”,但事后却被揭发为“摆拍”的假新闻,造成舆论反弹而为人诟病。《六旬果农求助》一条虽新闻事件为真,但刻意突出“年老”农民“求助”,当受众看完报道了解原委以后,难免觉得“名不副实”。
《成视新闻》此条报道弱化“种植大户”身份消解的不仅是新闻真实,更可能是公众对媒体的长期信任。
三、“传统报道”与“路径创新”断层,创意创新明显不足
此番《成视新闻》采取了“电视宣传”和联系本地商超的方式,助销农产品,这虽符合电视媒体之定位,但亦存在固守传统渠道、回避或无视新媒体营销路径的问题。
“一次直播胜过千次广告”,疫情期间,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无接触售卖早已成为销售农产品的重要渠道。许多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亲自上阵,为本地农作物宣传。如甘肃庆阳市副市长董涛在直播间推介庆阳苹果,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带货”本地脐橙,金堂县赵家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借助互联网营销2小时卖出30万斤耙耙柑等,多个线上平台甚至自主发起了“公益助农”互动。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营销具备直达消费者的优势,其经济效益也更加长效。而《成视新闻》既未在报道中对此提及,也未对果商提供相关帮助。依托自身现有资源虽眼下“解渴”,却难保果商未来收益,毕竟不能每次都让本地商超扮演“救火队员”。
选择性报道,悲情营销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的价值观,而“新闻价值观是决定媒体高度”的关键。一次“果农助销”报道虽不能代表《成视新闻》全域,但个中问题也当警醒。
四、助农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创新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一些扶贫助农“老题材”常报常新,让一些看似“旧”的新闻线索焕发新亮点?如何在众多题材中选出有新价值的线索?就需要记者用心认真筛选。
首先,记者要筛选有价值的扶贫助农新闻线索。
记者要懂得与之相关的方针政策,了解上级相关精神、领导人讲话,如果不懂不了解,写出的新闻就会背离初衷,就容易出现原则错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保障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等等都是我们需要牢记并理解的。记者眼睛不仅要向下看,从基层寻找亮点,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更要向上看,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只有这样,在扶贫助农线索筛选时,才能更精准的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筛选有价值的扶贫助农线索,还要和当前形势结合起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段时间,因为各地交通管制,农产品滞销成为很多农民面临的难题,这时,记者得到很多关于干部、志愿者搭建助农平台、利用网络助力销售的线索,不少线索雷同化。前面所述的成都台关于滞销蜜柚的报道就是见招拆招,实则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可见,在农产品滞销问题很多时,并不是所有的扶贫助农线索都有新闻价值。任何时候,新闻线索的采用都要结合国家和社会形势。
其次,我们的记者要给扶贫助农新闻增加“温度”。
获得了有价值的扶贫助农新闻线索,还要写出有“温度”的新闻。于媒体而言,新闻的“温度”,源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媒体价值观的良好体现。于记者而言,新闻的“温度”,是记者具有的对人间冷暖的关怀之心。做“有温度”的新闻,就该时刻关注那些能撩拨人们心弦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去体会并展现来自平凡的真、善、美。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新闻报道的指导原则。扶贫助农类的新闻源于基层,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生存相关的鲜活事件,这类新闻的写作,记者更应怀有人文关怀的意识,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去体悟生活,倾听基层的真情实感和生活喜忧,感受贫困户、受助农户生活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同时,把稿件的采访创作与电视观众的体验紧密相连,要让观众逐渐成为新闻的参与者甚至是新闻角色,让有“温度”的笔触带着“人情味”去触摸观众的内心,激发不同群体的社会热情和共鸣,只有这样,扶贫助农类的新闻才能闪现光彩。
再者,记者要挖掘扶贫助农新闻的“深度”。
深度,就是对新闻事件入木三分地进行剖析和事件背后故事的发掘。为此,我们需要多方调查,了解扶贫助农类线索是否有报道价值,我们需要策划选题、写作内容、报道形式等诸方面,将新闻所能触及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细致安排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扶贫助农类的新闻,很多从表面看都是政府帮助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农户的农产品销售了,但深入挖掘,会发现,不光政府有政策上的支持,还有扶贫助农干部、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对帮扶的过程细致挖掘,会发现很多感人的故事,此外,贫困户摘了帽子迎来了新生活的起点,农户农产品销售出去,是销售方式的转变,是新奋斗的起点。记者在写这类新闻时,不仅要把帮扶过程写鲜活,还要把日后贫困户、农户对未来的展望写出来。
锤炼“四力”,锁定扶贫助农新闻的好素材。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明确要求和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高政治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推动创新创造、培养优良作风的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
不管是对扶贫工作的宣传报道,还是对农副产品的带货创收,这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实实在在地不断践行“四力”,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百姓的心里。
增强脚力:新闻是需要新闻工作者到新闻事实发生现场跑出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自编自造”出来的,否则就成了新闻“客里空”。这需要新闻工作者能走出去、沉下去,来到辽阔的田野间,来到乡村的农户身边,走出风风火火的脚力,扎扎实实地实地采访报道,用笔、用话筒、用镜头创造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乡土热气”的好文章。现场倾听、采录、分析、思考的新闻作品才有人气,才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扩大眼力:以往,我国新闻界都建立起了良好的通讯员队伍,这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一个好传统。这个好传统,在5G网络更显得珍贵。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利用网络主动积极地扩大自己的“新闻线人”队伍,拓宽自己的人脉,主动增加基层新闻“眼线”。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有一双发现社会“真美”的新闻之眼,利用“好眼力”,不仅对新闻内容要“看得见”“看得准”,还需要“看得深”“看得透”,用自己敏锐的新闻观察力主动“关注”身边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和事。
开动脑力:新闻工作者应该做多动脑,多钻研的学习典范。在实际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谦卑的学习心态。特别是在媒体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从业者应与时俱进,多学习最新的新闻理论、多听多看多分析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作品,在分析中找自身差距,在评判中找到广播电视作品的发展新方向。另外,要有“政治家办台办报”的意识。平时还可以利用“学习强国”APP等新媒体学习平台,多读多领会国家政策,充实大脑,做到自己的新闻报道内容在意识形态上与国家意识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条红线。特别是涉农节目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准确地根据本地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并结合国家及本地对“精准扶贫奔小康”等新举措,要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为“脱贫攻坚战”做出新闻人的应有贡献。
磨炼笔力:“落笔成文、妙笔生花”是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如何才能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鼓舞人”呢?这需要我们在笔力上做好“绣花针”的功夫。也就是我们的文字要能接地气,改变文风,加强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要用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说话方式和收听收看习惯来接受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形式多样,绝对走心”如此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受到百姓的欢迎。当然,在对农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还应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生动鲜活地呈现当地农产品情况以及老百姓在新时代的精气神,用生动的笔触写出扶贫干部帮扶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如此,我们新闻工作者方能在扶贫助农过程中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有高度的优秀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