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生猪应激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0-01-01周有芳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畜牧兽医站801500
周有芳 (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畜牧兽医站 801500)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应激综合症成为了一种常见难对付的现象疾病。猪应激综合症是在猪遭受不良因素(激原)的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是一种像休克样的急性应激不良综合症。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对有利机体的自发保护行为,称为生理性应激。但长时间的应激反应,往往对机体有害,出现病理性变化,称为病理性应激。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的兴起与壮大,其发生率也逐步的大幅度升高,对生猪生产、远距离运输和猪肉品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了解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病因
1.1 外因 超常刺激。各种强烈的刺激因素常成为猪应激综合症的触发条件,如驱赶、追捕、点击、惊吓、噪音、保定、拥挤、免疫注射、环境突变等一系列异常刺激达到一定量时,均可引起此病的发生。
1.2 内因 遗传因素与内分泌失调。这两种原因是猪内在的原因,从外形看,这种猪只几乎都是形体矮小、腿短、肌肉丰满的卵圆形猪只,此外廋良种猪、肉型猪、长速快的猪也比较敏感。
2 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在应激原的作用下,猪只下丘脑在接受刺激信号后,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该释放激素进一步作用于脑垂体,使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累积增多,通过血液循环达到肾上腺,促使糖皮质激素的释放。而糖皮质激素又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另一方面促进分解代谢,阻碍有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免疫反应,使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同时干扰胃肠机能,引起生产性能下降。在此过程中有些猪只因大量的分泌肾上腺素,引起急性猝死。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3.1 猝死性综合症 有些猪只受到极强的刺激后,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
3.2 心急性死病 主要是急性死亡和心肌变形,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生。夏季天热多发,眼观心肌中有白色条纹和斑块状的病灶,病变肌肉呈灰白色或白色,心包有积液,肺有水肿现象。
3.3 桑葚心猪 主要发生于3~5月龄猪只最为常见,常呈暴发性发生和突然死亡,剖检心脏广泛出血,外观如桑葚,在心脏与其他组织中均有发现PAS阳性物质沉积于毛细血管内。
3.4 应激性肌病 多发生于育肥猪。特征是睾后出现肌肉水肿,变形坏死和炎症。病变肌肉色泽苍白或质软,断面有渗出液,或肌肉出现坏死,眼观病猪体温升高(42~44℃),呼吸加快,背部肌肉肿胀、僵硬、震颤、母猪泌乳减少等。
3.5 恶性高温综合症 常发生于长途运输中的猪只,初期表现肌肉颤抖,尾发抖,后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上升高达42~44℃,体表充血、发绀,重者进一步发展全身无力,肌肉僵硬,体温过高,最后死亡。
3.6 急性大肠杆菌病 多见于长途运输的仔猪,机体受到应激的作用,抵抗力下降,肠道常在菌成为条件性因素,导致非特异性炎症,造成仔猪腹泻、下痢,食欲下降,重者也可导致死亡。
4 预防治疗
(1)从选育繁殖入手,依据应激敏感的遗传特性,逐步剔除易感猪只。通过临床观察,血型鉴定,氟烷测验出应激敏感猪种并淘汰,降低应激发生的几率。(2)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科学合理的建场,远离闹市区,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夏通风降温,冬保暖,避免运输、出栏、免疫注射时过度的驱赶、抓捕等剧烈的刺激,切忌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3)一旦发病,及时治疗缓解症状,以镇静剂、皮质激素、抗酸药物等为主,给予充分的安静休息,停止应激因素或移出应激环境。镇静剂以氯丙嗪注射液为首选,剂量1~2mg/kg体重肌肉注射,对腹泻为主的(运输仔猪)5%碳酸氢钠20~40ml 5%葡萄糖500ml静注,缓解代谢性酸中毒,补充电解质达到体液酸碱平衡。对于因肾上腺和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应激失调的,可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释放激素进行调节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