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后发病仔猪中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
2020-01-01严井学河北省遵化市刘备寨乡畜牧兽医站064200
严井学 (河北省遵化市刘备寨乡畜牧兽医站 064200)
伪狂犬病毒(PRV),其特性为可以感染多种群体,不同种群之间也可相互传染,致使其在发病后的影响范围较大,极难控制。部分PRV呈现隐性感染的特征,虽然不会表露出明显的染病特征,但病毒会长期携带,很可能产生大范围传播的问题。一些欧洲国家希望通过血清学诊断的方式进行病毒监测,以便于达成及时根治病毒的目的,然而由于部分野生动物也是该类病毒的携带者,属于重要的传染源,致使此类病毒的根治难度加大。现就其分离鉴定方法作一介绍。
1 分离鉴定方法
1.1 材料 从表现出伪狂犬病症状频临死亡的仔猪中提取心、肝、肺、脾等重要脏器,经过冻融处理后,采取研磨离心的方式,得出溶液,将最上层的溶液提取后保存,并且细致标注好溶液来源。之后根据试验要求,合理选择试剂与血清,所选用的试验材料包括:LA Taq DNA聚合酶、DNA提取试剂盒、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PRVBarthak61疫苗株阳性猪血清以及小白鼠;引物分别为gB up/gB down和gE up/gE down,主要作用为检测PRV病毒[1]。
1.2 病毒的分离和纯化处理 首先将经过前期处理的研磨液过滤,得出0.22μm的溶液,之后在其中添加接种单层细胞,在37℃的环境下持续孵育1h后,将其中的接种液去除,再将浓度为2%的培养液加入其中,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操作,并且查看其细胞病变状况。当发现其中有超过70%的细胞发生病变后,便可收毒,经过冻融处理后,提取上层的清液,之后借助Vero细胞进行再次处理。将上述操作获得的溶液进行DNA检测,并且使用引物对其进行检测。
1.3 鉴定方法 将分离得到的病毒进行接种处理,将其放置于Vero细胞中持续培养36h,将其中的培养液去除,将经过预冷处理的乙醇添加至上述所得物质中,在其中添加被稀释处理的HeN1株阳性猪血清和Barthak61株阳性猪血清,将添加量控制在1ml,将其置于37℃的空间内孵育1h。之后借助PBS洗涤处理,并且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状况[2]。
1.4 动物试验法 将小鼠分为2组,分别进行接种分离病毒稀释液和PRVS株,为研究不同稀释度对病毒状况的影响,选用不同的稀释度的病毒进行注射,一般会在小鼠的腹股沟位置进行皮下注射。第2组采取同种注射方式,接种之后,对小鼠的生长状况和临床表现进行细致记录与分析,结合专业的算法,得出病毒的致死量。
2 结果判定
2.1 病料测定 进行仔猪组织浆液的冻融处理后,对于其中提取的浆液进行DNA检定,之后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通过对比检测结果可知,在众多组织浆液中,仅有脑部的组织样品与阳性片段相似。这就代表其中的被检测对象中,存在脑部病毒感染的问题。整体分析所选用的研究对象所处的养殖场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缺失gE基因,可以认为其感染的病区为PRV毒株。
2.2 病毒分类 在对研磨液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对其中的细胞变化状况进行观察,其主要变化形式为,出现细胞聚集表现后,呈现出变圆或者脱落的现像,还有部分形成合胞体。从中提取DNA后,进行病毒检验,同时借助引物对其特异性片段进行对比分析,其片段表现出扩增的现像,为此可以认为其病料中存在PRV病毒感染的现像。
3 结论
有时候虽然养殖场进行了接种防疫,但由于病毒中的流行菌株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致使PRV疫苗无法发挥其自身的病毒防控作用,仔猪染病现像难以控制,这无疑会对养殖事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因此,要求在后续发展中,应不断深入研究PRV病区的流行株变化规律,形成更为有效的防疫方法,控制伪狂犬病毒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