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健人物画的审美特色探析
2020-01-01刘雪静
刘雪静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1 历史的机遇造就了新时代杰出的画家
20世纪巨大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画艺术有了新的时代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新的社会制度和美术环境培下成长起来一大批杰出的人物画家,他们创作出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绘画风格的具有强烈时代风貌的人物画作品。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男女平等新观念政策,给了女性更多参与到绘画创作中的机会,出现了一批新中国优秀的女画家,她们以高超的艺术能力和独特的女性审
陈光健是20世纪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女画家之一,她1936年生于四川,1950年进入育才中学学习美术,1953—1958年在浙江美院学习期间受教于潘天寿,在延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又学习西方素描造型方式方法,系统的研究永乐宫、敦煌壁画等传统绘画技法,打下了坚实的中西方绘画造型功底和艺术技巧。1958年毕业后与刘文西结为艺术伉俪一同来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自南方来到西北后,她经常随同丈夫前往陕北采风写生,深入到黄土高原的百姓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她以女性敏锐而独特的审美目光捕捉普通生活中平实而温暖感人的美好瞬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 陈光健画作的审美和突破
陈光健的人物画,在题材内容上突破了新中国成立初人物画一贯以“情节叙事”来演绎先验性主题的公式化做法,将政治话语与生活经验、艺术表达进行完美结合,突出主题性思想内涵的同时,又以真挚的情感捕捉并传达感人的瞬间以及意味深长的心灵情愫,突出了女性细腻温情的当代现实主义人物画审美意趣。早期以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为主要创作内容,表达社会建设、国际友谊等,中后期则以抒发母子情深、民族风情为主; 艺术语言从早期的工笔重彩到中后期走向工笔淡彩及水墨写意的探索表达。陈光健的人物画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体现了她作为女性画家柔美、多情、敏感、博爱的心境。主要代表作品有《窑洞小学》《西去列车》《友情》《爱洒人间》《旱鸭子》《绿色边疆》《弯弯小路》《远方来客》《红蜻蜓》《跳呀跳》《情怀》等。作品入选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美展,全国年画展,工笔画展和体育美展等并获奖,出版多本画册。
《窑洞小学》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生动描绘了陕北窑洞小学课堂中一景,窑洞炕头上是小学生的书桌,炕前整齐摆着一排花布鞋,十几个小学生伏在炕桌上,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在认真写字,也有在调皮玩耍的,黑板前两个小学生踮着脚正在做板书,陕北娃娃的顽皮可爱的童真被画家敏锐的捕捉并生动的表现出来,陈光健通过描绘陕北农村从娃娃抓起学习文化知识这一新时期的新景象,表达了当时文化普及政策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了画家带着充满爱和美好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体现出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扎实的造型功底以及具有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眼睛。
《西去列车》 是陈光健1984年创作的一幅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1984年春天,陈光健从西安登上开往新疆的列车去西部体验生活,3 天的旅途生活,她以职业画家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捉下那些触动她心灵的生活素材和美好瞬间。同年7月,她创作出《西去列车》,画面截取火车车厢一角的上中下三个铺位,概括表现去开发大西北的老中青三代人的不同形貌神态,下铺是举家西迁的南方老工程师一家3 口,中铺是一位复转军人带着小女儿回家乡,上铺是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正在学英语,他们神态各异,但踌躇满志,要去西部干一番事业是他们共同的目标。《西去列车》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建设祖国的饱满热情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画面以白描为主体语言,赋以淡彩突出强调人物的气质神态,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细腻敏锐的艺术语言表现力精炼而准确地表现出老中青三代人以及不同社会身份角色人物的精神气质的不同面貌特征,将特点溶于共性之中,使画面的语言结构丰富完整而协调统一。该作品曾入选了中国美协主编的“20世纪百年中国画经典作品”(见图1)。
图1 陈光健画作《西区列车》
图2 陈光健画作《旱鸭子》
图3 陈光健画作《我的女儿》
3 改革开放给了画家新的生机
改革开放后美术界开始追求对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和面向人生的艺术态度。陈光健创作于80年代的淡彩人物画《旱鸭子》(见图2),通过描绘陕北农家窑洞前天真烂漫的姐弟俩,穿着肚兜光着小脚丫的姐姐爽朗地欢笑,弟弟光着屁股抱起大水瓢咕咚咕咚仰头喝水,大黄狗和路过的鸭群是他们的好朋友和玩伴,呈现出一派农村特有的童趣生活世界,生动美好、极具感染力的画面传达出画家强烈饱满的创作情绪,也体现出陈光健的创作思想重心从主题性的突出到表现生活意趣的转变。《我的女儿》(见图 3)作于 1999年,陈光健身为母亲充满爱意的描绘了女儿在躺椅上认真看书的日常生活生动一景,一方面延续了80年代以来淡彩艺术语言的探索,另一方面在画面结构、语言表达上更加强烈突出,人物衣纹的组织精炼而富有张力,利落硬朗的线条更加衬托出人物面部的细腻刻画和姑娘的青春活力与美好。还有《希望》《绿色边疆》《慈母手中线》《依恋黄土地》《藏族舞》等优秀作品,体现出陈光健高超而精湛的艺术功力,以及不同于男性画家的独特审美视角,陈光健作为女性画家对于相同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不同艺术语言表达,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女性视角的审美意趣。
陈光健的人物画,以轻松的笔调、优雅朦胧的色彩、传达出画家的情愫和心绪,以现实主义人物画作品映照出当代近百年人文变化和审美价值趋向。陈光健一直致力于在古典意蕴与现代语言、人文情愫与自然意象之间寻找契合点,美好生活场景、充满爱意的母与子、积极热情的生活工作场景、孩童的天真烂漫等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主旨,呈现出唯美的风格语言和温柔的生活情调。
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陈光健的绘画作品体现了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女画家从对主题性创作题材内容的挖掘,到彰显女性审美视角的绘画语言的探索,再到后期对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传承。她秉承中国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开掘人物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吸收西方造型语言和民间色彩,创作出思想内涵丰富、笔墨情趣盎然的优秀人物画作品。不仅对当下人物画创作的思路方法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对当今女画家群体在人物画题材内容的挖掘,思想意涵的表达,艺术探索方向、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