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总把糟糕关在心里,让美好无处安身

2020-01-01罗玲编辑月儿

科学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律世界家长

文/罗玲 编辑/月儿

把“糟糕”放出去,“美好”才能进得来

人们在心理上有一种普遍的习得性无助,在很多事情上总会觉得:“大环境如此我又有什么办法”“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别傻了没有用的”“你改变不了现实”“忍一忍就好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们缺乏一种对个人信念和努力的作用的鼓励。但是,世界正是在这些有信念并且付诸行动的人的推动下才进步的。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责任去培植心里的那颗对正义和美好有渴望、憧憬并去追求的种子,让这粒种子成长壮大,在某个你无法预想的领域里,发挥作用,改变世界。如果人人都不听从内心,不相信自己可以追求自己认为的正确和美好,那么世界将永远和现在一样糟糕。

我曾告诉孩子,遇到所谓的坏事,不要急着抱怨沮丧,相信这是为了让你迎接另一个好事,为了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你要耐心去等待、发现,或许到当天晚上甚至几天之后,你才能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我们实践了几次,屡试不爽。比如一次,她和好朋友约了去玩,我们先到,发现场馆没开门。她沮丧地说:“怎么事情到我这就不顺利。”我提醒她这个思路。后来,当然找到其他玩的地方了。晚上到家,回顾这半天,发现真的收获比预想的更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或信念。比如,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在某方面不擅长的那种人;或者一直认为自己身体某方面不好,也一直没检查;或者觉得自己是易紧张的、不擅交际的、运气不好的、不讨领导喜欢的……然后,在人生某个节点突然发现,这个想法不知从何而来,为什么信了多年,关键是发现它根本是错的!所以,不要轻信自己的判断,去尝试了才知道。

使我们有这些想法的,大多是一些特别偶然的因素,譬如家长或谁的一句话、一篇文章、上学时的某个小事件。我们在成长中,就根据这些东拼西凑的东西,努力定义自己。但实际上,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各种能力和特点都有很大变化空间。我们只是被自己半途所下的定义给束缚了。

也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别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你关于孩子的那些想法,可能根本就不对。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头脑,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与才华。

时常觉得我们太需要艺术,需要放空头脑去感受世界。现在,满天飞的是信息、道理、结论、对错判断、追求效率、利益最大化……每个人都各执一词,急吼吼的样子,这样的世界粗糙、肤浅、无趣。当你能单纯地去观察、欣赏、感受、想象,能接受多样性,能从更多个角度去看,有开放的头脑,你的心才可能是温柔的。

一切都是刚刚好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看似不重要,但做到了,就会很好。比如,让自己房间桌面保持整洁,隔一段时间把自己的包清理一下,起床后叠被,守时,回复别人时用笑脸表情,挤出时间锻炼,留意自己说话的声音和语调,吃相优雅,坐姿、站姿端正,在说出抱怨之前三思、看有没有更建设性的表达方式,按时作息,吃健康的食物……

很多小事,年轻时不觉得有什么,没有约束。年龄越大,越觉得一切都是相关的。也许,所谓运气,不过都是这些微小细节的自然结果。这些小自律,帮你做到爱自己、爱别人。

和刚毕业的年轻人聊天,说到这些,她们说:“的确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啊。”确实,我觉得很多方面,过去这几十年里,人们反传统的同时,也丢掉了太多,变成空白。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传承很少,只强调看得到的指标成绩、业绩,为人做事只求利益最大化。

人生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年轻时有力气,但可能迷茫,使笨劲;自尊强、爱比较,但其实才上半场,谁也不好说最终怎样。真到了下半场,体力走下坡,但智慧可以帮你找齐。不同的人似乎结果不同,但其实谁都学会了接受现状,已然无所谓谁是人生赢家(那是年轻人的臆想)。关注点已从自己转向了:创造和改变世界、照料孩子老人,总之转向外界。

所以,过好当下的人生,一生也会过得很好。从来不觉得谁过得好或者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手牌、自己的功课、自己的美好与辛苦,都值得尊重和祝福,外人关于好与不好的评价是多么肤浅、粗暴,你是看结果还是看跨度?看诚意还是看运气?还是看财富、地位、家庭、孩子、成就、健康、社会贡献、个人成长的综合平均分?你怎样看,与你教育孩子时是否焦虑有关。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所以也要注意“环保”

妈妈们有时心情不好,无缘由地烦躁,或许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在变化,这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像个火药桶容易爆炸。如果发现自己处在这样的状态,可以告诉家人或孩子,然后自己休息调整一下,做点喜欢的事情。如果不“隔离”,就会把自己的不适传染给全家人。然后坏脾气又引发更多不顺,如此循环,会持续很久。很多人整个成长的岁月都是在这种循环中度过。

如果你发了让自己后悔的脾气,或者又拖延了,或者花了不该花的钱,或者陷入某种旧习,这时,要停止自责,尽量去想想积极的一面,至少从现在开始,仍然有机会成为新的自己。自责,对自己感觉不好,只会更加让人陷入那些旧习。从此刻开始,想想自己的优点,想象自己是那个理想自我,这会帮你做到自律。当一个人做事有很好的效果和进展、有成就感、收到好的反馈、感觉成功时,他很少会陷入各种不良嗜好,他更容易自律。因为他此刻心里的热情饱满、自我价值感高,这种积极的自我形象会让你继续保持它,乐观正面。所以,尽快启动这种正向的模式。好的自己会创造更好的自己!成就会鼓励你产生更多成就!

家长把自己安顿好,即使很累了,也做到能安静地休息而不是气急败坏。一天下来,回家见到孩子,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和情绪,一起玩闹说笑,分享你的生活和你给他积攒的资源。当你的日子过得岁月静好,孩子也会长得不错。

用最简单的眼睛,才能看到最清晰的世界

经济快速发展了这么些年,国人从过去的物资匮乏、拮据、简朴走出来,经历了变富、过度消费、体验奢侈、报复性享乐消费、不惜代价获得便利舒适和满足各种欲望……现在,也许终于该走到了一个能平静下来、理性行事的阶段,能顾忌到行为的后果,比如对环境的影响,能适度、节制、自律。

只吃能满足身体基本营养的食物,吃多了,某些营养素超额了,反而有害;只穿舒适方便的衣服,太多奢华的衣服,只是占用钱、空间和精力;只买真的必需的物品;只挣无愧的钱;只做喜欢的事;只赴真心想去的约……节制是明智的美德,因为在一切都膨胀、过度的时代,节制的状态才是健康正常的。

有时,觉得我最好保持一种半修行的生活。比如,想说的话不一定直接说出,想想是否真的有必要。总想冲咖啡或者泡茶喝,但其实只喝白水也是完全可以的。新媒体上的很多信息,想看,但其实不看也不会错过太多。我猜,控制欲望、节制生活,只要是逐渐进行,就会改变你对这些的感受程度,不会觉得难受、压抑。当生活简约之后,我们才能有能量保持思路清晰,才能看清世界所展示的深层的东西,才有富余的心力去品味乐趣、创造新事物。

猜你喜欢

自律世界家长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家长请吃药Ⅱ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以他律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