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

2019-12-31陶文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倾听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

陶文静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倾听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同个体的智慧在碰撞中完成团队学习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倾听环节缺失的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目标。在此,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倾听环节缺失的现状及调整策略,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倾听环节缺失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课堂闹闹嚷嚷,缺少实效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后,教室瞬间热闹起来,在强烈个体意识的驱动下,学生急于表达,热烈讨论,很难听清楚彼此的发言,有时意见不一致时,常常以声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细细观察,却是一种随意、低效的小组学习,交流的过程仅仅停留在自我的表达上,缺少对同伴的倾听,忽略了倾听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2.学生参与度不高,出现“边缘人”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存在差异,小组合作时会出现“独角戏”的现象,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话语权,打击了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变成“边缘人”,懒于倾听,置身度外。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学生间由于缺少平等的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佐藤学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指出:“倾听这一行为,让学习成为学生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未知或异质知识的“被动的能动性学习”。据笔者调查,小组中“边缘人”出现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学生对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

二、基于倾听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榜样示范,营建和谐的倾听环境

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倾听关系,光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简单的一句“注意倾听”是远远不够的,相互倾听的第一步是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应该专心倾听,尊重学生的表达,对所有学生的发言都寄予信赖与期待。同时,教师听到精彩的表达时给予表扬,听到不当的表达时也不要批评,耐心地听完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为学生的下一次表达指明方向。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应发挥主导性作用,评价学生发言时不仅要做到认真倾听,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串联”的思维,即“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如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不僅善于倾听,还善于思考,你在XXX的观点上还加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很会学习!”这样的激励性评价,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而且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指明了方向。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身体力行地做到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自由地交流和思考。

2.激发兴趣,寻找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

“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挑战。”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位成员的相互碰撞与平等参与。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对学习能力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使学生在相互倾听中获得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有效减少“边缘人”。

寻找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时,教师需顾及全体学生,否则会使学习能力处于上层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热情;同时,若不关照学习能力处于下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也不能真正发生,从而出现“伪倾听”现象。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个体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不同的理解,而借助多样的疑问和意见的交流,发展为“冲刺与挑战的学习”,才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如教学苏中版六年级上册《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一课时,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合作交流主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观察地图,并从多重现象中总结规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地形图上勾画,希望能清晰地展示自己所发现的地形规律。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咱们国家的平原大多集中在东部,而山脉、高原等大多集中在西部。”也有的学生说:“我的发现和你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还真是这样,我赞成你们的观点。我还发现我国东西部的山脉走势不一样,你们觉得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同组成员的再观察和思考。还有的学生一边勾画出主要的东西部山脉,一边分析和总结:“西部山脉的走势是东西方向,东部山脉的走势是南北方向。”……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研讨氛围。学生纷纷应和:“呀,还真是,这个发现真有意思!”在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感受到了与同学合作的喜悦,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3.方法引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加强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表达,乐于倾听。

在小组活动中,光靠黑板呈现要求来规范学生听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学生会被课堂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不得不进行“表面的听”,这种在外力压制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但是,在小组合作时,叙述者的表达内容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倾听者强烈的兴趣,产生主动的倾听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关注并加强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明确只有说出来的内容清晰明了、生动具体、中心突出,才能让倾听者乐于倾听,捕捉主要观点。

如教学苏中版三年级下册中的《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时,教师围绕“我们的足迹”主题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足迹与同伴分享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历,感受祖国之美。有的学生这样说道:“去年暑假,我们一家参观了西安的兵马俑,兵马俑数量繁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的学生说道:“大家看,这几张照片是我去年游览黄山时拍下的,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途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山形态各异的怪石。先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再说说‘猴子观海这块怪石吧: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而‘仙人指路石,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纵观这两位学生的表述,很显然,第二位学生的表达更加丰富,他不仅借助了照片,使表达的内容更直观,而且语言生动,让小组成员在边听边看中获得对黄山奇石的认知。由此可见,丰富的表达有利于促进同伴主动倾听,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

(2)换位思考,虚心聆听。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忠实的听众,这也是他人尊重自己的体现。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每一位發言的同学,不插嘴,应等他人表述完整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人表达的优点,恰当地评价,如“我赞成你的说法”“你的观点很独特,值得我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而且是对表述者的肯定,有利于其自信心的提升。同时,表述者也要善于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时要虚心接受,并不断完善,加强对自己不足之处的关注,提升自我。

(3)独具慧耳,用心聆听。

沉稳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组员之间有序表达,相互倾听,善于归纳与总结,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彼此。小组成员在倾听时不应只关注某一位成员的发言,要关注全体成员的表达,记住每一次发言的要点,独具慧耳,能在倾听过程中提取大家观点的异同,积极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并与组员交流分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倾听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敢于质疑是用心倾听的体现,有了质疑,就有了表述者和倾听者之间的互动,知识的习得也会更有效度。”这样的课堂没有华而不实的热闹,却流淌着最真实的智慧和创造,每个人的学习都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每个人的表达都会成为其他组员心中的期待。

综上所述,和谐的倾听环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肥沃土壤;激发兴趣,寻找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有利于吸引学生参加研讨,减少“边缘人”;有效的倾听方法,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猜你喜欢

倾听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