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经典诵读面面观

2019-12-31张绘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解决策略现状

张绘霞

[关键词]经典诵读;意义;现状;解决策略

唐代刘知己在《史通·叙事》中解释:“自圣贤述作,是日经典。”所以说,经典就是圣人所做的可以当作典范教材的作品。何为“诵”呢?《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周礼·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日诵。”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经典诵读,就是诵读经典,是熟读成诵圣人的著作。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诵读不仅对于整个社会,而且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整个文化而言,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进行品评,去伪存真,从而筛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有利于我们民族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找到真正具有文化价值并值得传承的东西,客观上来说,这对于民族文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保存价值。

就单个个体而言,诵读中华经典,能让学生在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

首先是对学生倾听能力的锻炼。尽管现阶段教师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来教学,但仍会空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经典,有时候还会辅以直观性更强的图片来向学生阐释经典中蕴含的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学生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

其次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上有教师在一旁指导阅读,学生对于文学本身的理解会逐步加深,并由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基础性的认知。例如,学生在阅读《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作品时,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就会产生一种浓浓的归属感。

再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塑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以及教师的刻意引导下,学生脑海中或多或少会对经典留有概念,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长期诵读经典的学生与一个从来不接触经典的学生同时看到一幅美景时,前者可能会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后者则仅仅是发出“啊!好美”的感叹。

二、经典诵读进校园存在的困难

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数量少,除去每本书上给定的几篇唐诗以外,几乎很少会涉及国学经典。城市里的学校偶尔还会要求家长购买国学经典的图书供学生阅读,但那也只是极少数的学校,而农村里的学校就更不用提了。一方面由于资金的短缺,学校无法提供大量的国学经典供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只有学校的重视而家长不积极配合,也很难在农村学校推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范围相当狭窄。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不会在课下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也就是说学生能接触到的国学经典只有课本上少之又少的几篇。

由此可见,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范围十分狭窄。就上图而言,大部分的经典只局限于诗歌,而有小部分,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并不是单纯的诗歌,而是后人根据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编而成的适用于小学生的文章,虽然文章的结尾提到了这首诗,但并不算完全的国学经典。

同样由上图可知,国学经典还没有真正融人课堂教学中,而仅仅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面上。这也就导致了以下情况的产生:

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不高。每个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并没有积极主动的阅读意识。这就导致在教师有能力监管的课堂上,学生卖力地进行阅读(且不管有一部分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一旦脱离教师的视线范围,他们就会将国学经典束之高阁。

三、经典诵读进校园存在困难的原因

1.经典诵读的环境不容樂观

在当今这个快餐文化与轻文化横行的社会,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仅如昙花一现,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只是停留在开展诗文诵读的活动中,并没有深入课堂达到与语文教学同等地位的层次,这就难以让国学经典深入人心。

同时,部分家长及教师的不配合也让经典诵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考出好成绩,而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诵读国学经典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他们一度对国学经典持贬低态度,认为《诗经》《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诗文已经脱离了时代,成为悬疣附赘之物。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与世界接轨,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国学……

教师在推广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只把传播国学局限于课本中出现的古诗文上,甚至他们在课堂上对诗文的讲解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字词疏通上,很少有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作者,介绍诗歌写作的社会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连作者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都不了解,又怎么能透彻地理解诗的意义呢?如果国学经典的推崇只是简单地要求背诵,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学生的兴趣何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国学经典失去了兴趣,那么在学生中间推广经典文化就会变成累赘,就会困难重重。

2.经典自身存在着问题

中华巍巍上下五千年所凝练出来的国学经典,于字里行间洋溢着人生姿态,于行云流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其文辞练达、言简意赅,实非当下小学生所能通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三字经》《千字文》这两本被称为少儿启蒙读物的刊物,多少人能通读并背诵的?就拿《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一句来说,我不否认当下大部分小学生都会背,但其背后的故事又有几人知道?引申到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经”又有多少学生被科普过?更别说《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了。

比起这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西方童话故事等更受小学生的青睐。因此,在同等学力的竞争下,国学经典常常处于劣势地位。

3.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

一方面,小学生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一点;另一方面,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远远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观现象。譬如,数学教师在上图形内容时常常辅以直观性的教具——三角尺,地理教师在讲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常常使用地球仪来辅助教学。而文学,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很难用直观性的教具来辅助教学的,它只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学生的朗读体悟来“意会”。而又由于大多数经典的晦涩难懂,导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使得他们对国学经典望而却步。

四、解决策略

1.经典求“精”

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有值得传承的价值。而所谓的“精益求精”,就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取其精华。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春雨》为例,初听到“春雨”二字,学生不会联想到国学经典,但如果将课文展出来,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無声。

这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但你会发现,课本上只是节选,因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四句被删减了。很显然,前四句较之后四句更加通俗易懂,刻画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之情。这很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要求。后四句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就有一点难以把握了,如果还一味地要求加入小学课本中,就失去其意义了。

2.社会支持

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经典诵读的实施,新媒体也可以发挥其优势。例如,前段时间较为流行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都是通过媒体为大众营造了一个“国学热”的氛围,以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来影响并践行“国学热”,使国学经典深入人心。

3.摆正思想

教师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国学经典,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漫不经心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对于一个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虔诚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坚定自信。从微观上来说,首先,教师个人应该提高文学素养。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只有提高了自我修养,才能在举手投足问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于无声处影响并教化学生。所谓经典,就是圣贤之作,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担当精神。其次,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诵读能力,培养学生从依赖教师到逐渐脱离教师也能阅读自如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书查阅并理解国学经典的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说,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诵读经典的习惯。仅仅在早读课上读半小时的国学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早读课的诵读只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半个小时的兴趣显然是不长久的。这就需要学生将之发展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当学生自然地拿起一本书阅读,而不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去完成的时候,他们就成功了。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教师、学生,这是一个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践行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活动。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参与其中,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得以延续。铁肩担道义,传承经典我们义不容辞!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解决策略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