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语言情感呈现方式

2019-12-31程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程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入语言情感教育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情感表达能力不足,思维能力不成熟,在与教师进行对话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语言进行情感的表达,说话逻辑容易错乱。教师在使用语言进行教学中,需要细心、耐心,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观点,使用语言魅力,借助对话练习,提升学生的应答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 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话语沟通

一、课堂教学中语言情感出现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间存在情感沟通问题

教师与学生存在沟通的鸿沟,不仅是身份上的差别,还有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看问题的角度等,教师的语言技巧繁多,且蕴含社会哲学,能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通常很直观,而且富含主观感情。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营造良好的气氛,进行互相间的讨论,达成情感间的沟通。[1]

2.学生的情感表达存在能力不足现象

学生由于年龄问题,表达能力不足,不能将所思所想用语言呈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比如提出几个情感关键词,让学生进行比对,并化为己用,或是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学生在出现情感表达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有耐心,让学生能放慢语速,有思考的空间,并在帮助下给出回答。这种表达方式能让学生更加自信,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教师的教学缺乏情感,表现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照本宣科的行为,也许重复的教学、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忘记了教学的乐趣。教师的教学要富含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去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的语言,不用刻意追求深度,或是饱含感情地阅读每一个字,无需太过刻意,感情的传达需要平直一些,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搜集一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素材,作为参考。

二、小学语文中课堂语言情感的呈现方法

1.坚定语言情感,勇于表达观点

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容易被教师的名头吓住,害怕回答错误,甚至不敢高声说话,不能勇敢地表達自身观点。教师一旦摆出教师的威严,就会吓住学生,让他们头脑一空,组织好的语言立马忘了个精光,这是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观点勇敢地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高声说话、坚定语气助词等行为,提升回答的底气,从而勇敢地进行观点的表达。

例如:在《坐井观天》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故事进行讲述,但不要掺杂个人观点,并在讲课结束后,让学生对故事发表意见。大部分学生会对青蛙的自大和傲慢进行批评,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却认为青蛙很幸福、很聪明,因为它的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教师不需要对这种观点进行批评,而是可以进行引申,比如视野越广阔烦恼就越多,小富则安等观点。并与地球上的人类和广阔的宇宙进行类比,地球人是不是也如青蛙一样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审视自身的观点。

2. 营造良好气氛,进行语言表达

教师需要对教学氛围进行良好的把控,可以运用唱歌、搞活动等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教师的教学有时为了抢进度,或是教师教学时压力大,会让学生的学习气氛变得紧张而严肃,这样的学习氛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3]教师的最佳教学气氛,是舒缓温和的,能让学生拥有思考的空间与交流的空间,在思考和交流思想中实现升华。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教师在拼音教学完毕后,让学生听汉语拼音的歌曲,并让学生进行演唱。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能舒缓紧张的情绪,并在合唱里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进行拼音提问时,让学生互相出题,答对题目者得一分,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畅所欲言,教师最后提出的几个问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模式,作为额外得分,得分高的学生获胜,优胜者得到奖励和鼓励。教师营造的学习气氛,不仅不突兀,而且过渡自然,能让学生勇敢展示自我,表达自身观点。

3. 进行词汇扩充,注重用词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搜集素材,实现学生词汇量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年龄的限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感情。比如哭泣具体表现为流泪、抿嘴、鼻子一酸等,学生只会使用难过进行表达,不能很好地将情感具现出来。教师在互联网上搜集视频、音乐和图片,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修辞手法,将情感蕴含在语言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网络语言,语言显得幽默诙谐,能加深学生的领悟能力。这种语言交流,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而且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学习和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习惯。

教师使用古诗词、成语、歇后语,并且对它们的意义进行解释。这种新鲜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能理解并吸收知识,在现实中使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注意用词习惯,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话语中汲取知识。教师通过动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师生的语言交流中,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可以对自身的感情和观点进行准确表达。

4.进行对话练习,运用肢体语言

教师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在对话中进行情感表达与碰撞,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所有人不允许说话,只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情感的表达[4]。这种对话练习可以在学生间使用,让他们熟悉对话的行为,并通过不断的演练,了解对话的方式,提升情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中,教师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在学生回答正确,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后,问题的难度再逐渐提高。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一环,比如微笑、点头、鼓掌,都能让学生获得尊重,敢于沟通并表达内心情感。

比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将手向上抬起,示意学生起身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中,可以目光平视,嘴角含笑,听到妙语或回答正确时可以点头表示肯定,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带头鼓掌,让学生获得尊重与鼓励。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语言上的适当修辞,并对回答进行解析和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感,并愿意积极地回答问题,认真地学习和听讲。教师在语言表达中需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对错分析。

课堂的语言情感呈现环节中,教师与学生需要正视问题,进行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勇于表达观点,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注重用词习惯,进行对话练习,运用肢体语言,让师生间的语言沟通更顺畅,师生关系更和谐,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花.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J]. 教育理论研究, 2018,12(17):78-79.

[2]王海侠.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18,10(13):48-49.

[3]刘二锋.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初探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6(11):32-33.

[4]李磊,付建设. 以情感人 用情育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9):11.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