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与美德融合的《幼师礼仪》课程

2019-12-31吴勋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吴勋华

[摘 要] 礼仪课程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幼师礼仪教学中把美学与美德有机融合,实现礼仪课程思政,打造既生动、活泼,又有深度有意义的礼仪课堂,可以培养幼师学生内外兼修,既有美好的心灵,又有端庄优雅的仪表言行。此文针对高校礼仪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从准确定位礼仪课程性质、完善礼仪课程内容、健全礼仪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校《幼师礼仪》教学;美学与美德融合;课程思政方法

幼师礼仪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妆容、衣着、体态、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礼仪课程一般是给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通过礼仪教师的教学实践,实施美学与美德相结合的幼师礼仪课程思政,可以提升幼师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

一、礼仪课程常见的问题和不足

1.定位不准,师资不足。由于是选修课,高校往往缺少专业的礼仪师资,或安排外聘老师甚至实习生上礼仪课程,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

2.内容单一,课时量少。礼仪课程仅设置了个人礼仪中的“仪容”“仪表”“仪态”和公共礼仪中的“餐桌文化”“乘车乘飞机乘电梯”等内容,注重外在的表现和行为礼仪,缺乏内涵和高度。一般一学期十八节课时,平均每周只有一节课。

3.体系不全,方法简单。礼仪课程教学大纲较简单,标准不高,也没有专门的礼仪实训场地,整个课程体系不完善,不够科学、周详和严谨。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学生的交流互动和主动参与。

二、美学与美德相融合的礼仪课程思政方法

1.準确定位礼仪课程性质

《幼师礼仪》是帮助学生树立礼仪意识,提高道德礼仪修养的重要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幼儿教师礼仪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道德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外兼修,规范自己的教育言行,成为既有心灵美又有外在美的充满魅力的新时代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指导幼儿家长,积极影响和引领幼儿成长。

2.完善礼仪课程内容

从幼儿园教师的礼仪知识涵养、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设置“礼仪基本原理”“幼师学生礼仪”“幼儿教师个人礼仪”“幼儿教师公共礼仪”“幼儿教师婚恋礼仪”“幼儿教师职业礼仪”“幼儿礼仪教学”“幼儿教师国际礼仪”等内容,系统地阐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修养的重要性,讲授如何提升礼仪修养,如何与家长、同事、朋友沟通交流,以及掌握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对学生职业交往、家庭交往及社会交往礼仪进行系统训练。要完成上述内容,至少要提供一学期三十六个课时,并配备合格专业礼仪师资。

3.健全礼仪课程体系

(1)课程总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原理、起源和发展,全面提高礼仪文化修养,掌握礼仪交往的常识及方法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形象,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知书达礼、遵礼而行、规范言行。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成为心灵与外在兼美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2)单元分目标

单元一“礼仪概述基础知识”:①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兴趣;②学习理解礼仪的含义、种类、特征、基本原则和作用;③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二“幼师学生礼仪”: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发展历程的历史人物故事中,理解青年与国家发展的关系;②从大学校训、校园文化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中,明确责任担当;③通过现实生活的典型道德礼仪故事,理解礼仪与道德的关系;④学习学生礼仪要求,做文明学生。

单元三“幼儿教师个人礼仪”:①懂得幼儿教师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好个人的仪容、仪表及仪态礼仪;②了解个人礼仪所包括的内容,提高审美能力;③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展示良好的个人礼仪。

单元四“幼儿教师交友婚恋礼仪”:①认识朋友及家庭的重要性,树立交友婚恋和家庭礼仪意识;②懂得交友婚恋及家庭礼仪行为规范。

单元五“幼儿教师公共礼仪”:①知道公共礼仪的重要性和标准;②提高“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网络礼仪、安全意识和责任感;③熟练运用文明用语,在公共场合言行举止文明。

单元六“幼儿教师职业礼仪”:①明确幼儿教师职业交往的对象及交往原则;②树立“做合格幼儿教师,需要规范职业语言和行为”的意识;③掌握与幼儿、家长、同事、领导等交往的礼仪规范;④学习掌握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单元七“幼儿教师国际礼仪”:①了解国际礼仪特征和一般原则;②了解各国风俗礼仪,知道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及在交往中应注意的文化礼仪事项;③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和接受新事物的愿望。

4.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

(1)理论讲授法。用于讲解传授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与作用、方法与途径,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基础知识、历史与传承、发展与变化。

(2)故事案例法。通过真实、形象、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找出答案,形成自己的道德文化礼仪思想和行为,增强礼仪教学的趣味性。

(3)实践操作法。一是在幼儿教师个人礼仪中的“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三个方面,加强练习操作,使学生掌握精致妆容、得体穿着、言行端庄大方自然的技巧,从而变得更美、更自信、更快乐。二是在公共礼仪中的“餐桌礼仪”“乘车乘飞机乘电梯礼仪”等方面多实践,规范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三是在幼儿教师职业礼仪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进行实际运用,掌握要领,总结经验,为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打好基础。

(4)课程思政法。一是在礼仪教学中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引导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专业、热爱幼儿,培养幼师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和职业自信,形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规范的职业行为。二是把幼儿教师礼仪与爱国主义、责任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礼仪,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学识、有爱心、品德高尚,并且外表阳光亮丽的内外兼修的人。

5.运用多维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供丰富的理论及图片资料,完善实训场地和设备,结合实践练习操作,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6.丰富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形式要丰富、活泼、新颖,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幼师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礼仪成长,并引导学生全面、愉快地展示。

(1)平时考核

制作礼仪宣传单:考核版面设计是否新颖有特色,内容的选择是否丰富、简洁、有吸引力,书写是否整洁美观。

幼儿礼仪教学试讲:考核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着装教态是否大方自然,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效果。

(2)期末考核

写作测试“我与礼仪”:考核学生对礼仪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视及掌握情况。

礼仪才艺展示:以表演的形式,在舞蹈、朗诵、小品、体操、摄影、制作、宣传等各环节中,全方位展示幼师学生的礼仪风采。

以上是美学与美德相融合的《幼师礼仪》课程思政方法,这样的礼仪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礼仪学习中明确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责任;强化实践操作,把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学内容丰富,形式严谨而活泼,是一种快乐的学习、自主的学习,是多维度、全方位的美学与美德的相融,使幼师学生乐学、愿学,能切实提高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