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

2019-12-30唐乐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语篇文体

唐乐丽

[摘 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将“语篇类型”作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六要素之一。语篇类型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记叙文语篇类型包括个人故事、短篇小说等。基于文体理解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文体理解;小说;阅读教学

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文章文体的多样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文体特征开展英语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将“语篇类型”作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六要素之一。语篇类型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记叙文语篇类型包括个人故事、短篇小说等。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值得研究的。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材料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环节,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唤醒学习潜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欣賞能力、英语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英语阅读从细节走向语篇,从英语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高中三年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面对题材、体裁丰富的英语教材,教师应当基于文体理解开展阅读教学,这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课例

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谈谈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

(一)课文内容简介

课例选自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3 Unit 7 Lesson 4“ Sea Stories”。文章选自Edgar Allan Poe的小说“A Descent into the Maelstrom”,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了兄弟3人在海上漩涡逃生的经历。

(二)教学设计

1.介绍作者,激发兴趣,做好铺垫

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题目“Sea Stories”来预测文章内容。有的学生说,文章可能和storm, sea, boat, fish等有关系。根据题目中的“Stories”一词,可以推测本文是故事。

教师接着介绍,此文作者是埃德加·爱伦·坡,他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先锋和侦探小说之父。教师还推荐了英文网站,供学生们课外学习。课内的学习,为学生课外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子,引领学生迈入英语文学的世界,体会文学之美。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体特征来阅读文章:当我们读小说的时候,应当关注什么?学生们说出了time, place, character, causes, process,result等。

通过上述环节,引入关于海洋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激活关于小说文体阅读的已有知识;介绍作者Edgar Allan Poe,为课堂阅读活动的开展做了充分铺垫。

2.速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和插图,给各段排序

这是一篇小说。基于小说的文体特征,梳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是,根据书上的插图速读文章,给文章中的三段排出正确序号。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说说他们依据什么给各段排序。学生们再次回到文本,找到了线索;“About three years ago, something terrible happened to me. Those six hours of terror have broken my body and soul... One day, my two brothers and I were coming back from the islands...”

通过上述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个体独立深入阅读文本,梳理小说线索

接下来,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请学生安静默读小说,在课文中画出time, place, character, causes, process,result等关键信息,并在笔记本上列出以上主要内容的关键字。

在该环节给学生足够的独立阅读时间,让学生完整理解语篇。

下面是一位学生自己在笔记本上梳理的小说主线,由此教师可知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理解。

4.组内交流,全班分享,教师引导

(1)梳理故事主线

学生完成个体独立阅读后,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归纳的小说六要素。然后在个体独立阅读、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分享。根据学生们的发言,教师逐步完善板书,内容如下:

Time: 3 years ago

Place:  on the sea

Character:  “I”, my two brothers, my old friends

Causes:  a terrible storm, an enormous wave, a whirlpool

Process: I tied myself to a barrel to help me float

Result:  my two brothers died, I was saved

(2)讨论关键情节

小说的特点是有具体的情节和紧张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鲜明,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教师在带着学生梳理小说要素之后,设问: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riter?Why did the writers brother die?

学生们对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The writer tied himself to a barrel, because it could help him float. So I think he was very intelligent.” 当学生们总结出小说主人公很聪明机智的时候,可知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那么为什么主人公的兄弟死了呢? 学生们认为, “His brother was too frightened to observe the environment. Also, I think his brother didnt trust him, because when the writer tried to make his brother understand, he still stayed in the heavy boat. ”

通过对关键情节的思考和分析,学生们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自己的思考,实现了读者和文本的互动。

(3)语境中理解生词

本文中, 有两个生词,学生们可以在语境中理解。 一个是barrel ,一个是enormous。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说出理由。

学生们通过句子“I saw clearly that there were other objects in the whirlpool——trees and barrels. I noticed that the heavier objects went down more quickly than the smaller, lighter one. So I tied myself to a barrel to help me float.”可知,trees 和barrels是并列的词汇, 还知道a barrel一定不是heavier objects, 因为主人公把自己拴在了barrel上。然后,再根据插图,可知该词语的意思是“木桶”。

另外一个词的语境是“An enormous wave covered our boat and my younger brother fell into the sea. ” 學生说,浪头淹没了小船,主人公的兄弟掉入了海里,可知浪一定很大。

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语境。通过语境中猜测词义、理解词义,加深了学生们对词汇的印象和对语篇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自信。

(4)开放性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当学生完成了对小说的整体阅读和整体理解后,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sea?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From the text, we know they were coming back from the islands, their boat full of fish.Because they caught too much fish, they were punished by the sea. So they met the storm and the whirlpool. ”

还有学生说:“I think the man was very intelligent. He could observe the situation and stayed calm, so he was saved. ”

学生们是这样总结人与海洋的关系的: “We should respect the nature and revere the nature. Because the sea is the blue heart of the planet. The sea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so we should protect the sea and get on well with the sea. ”

笔者认为,课堂上的精彩生成,体现了学生们的思考,也反映出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 从语篇的角度整体理解文章,学会了基于小说这一文体而进行阅读,完成了个体对本文的深入解读和全班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

三、教学反思

本文以必修模块3 Unit 7 Lesson 4 “Sea stories”为例, 谈了如何基于文体理解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小说阅读教学。

其实,高中英语教材题材、体裁多样,除了小说以外,还有各种体裁。以研究者所在的海淀区为例,大部分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北师大版的。该教材的8个模块共包含24个主题,体裁、题材都非常丰富。就模块二而言,每个单元的文章文体各不相同。Unit 4 “Virtual Reality”中有介绍网络的说明文,有网页中的广告,关于虚拟现实的对话,网络中对于地点的介绍;Unit 5 “Rhythm”中有选自百科全书的舞蹈类型介绍,有音乐会评论,有就京剧进行的采访;Unit 6 “Design”中有选自博物馆的作家作品介绍,广播节目中对建筑的介绍,对剪纸艺人的报刊采访文章及故事书节选。因此,依据不同文体开展教学,符合语篇特点。

基于不同文体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文体分析理解能力,继而举一反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英语教师,需注重研究“依体而教”,引导学生走入广阔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学习世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 考 文 献]

[1]北京教育考试院.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科试题分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语篇文体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另类文体巧谋篇
Coursebook Evaluation
Textbook Analysis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