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术后患者交接规范性中的应用

2019-12-30高素兰梁卫婷周红刘蓉王佩娟王海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规范性品管圈

高素兰 梁卫婷 周红 刘蓉 王佩娟 王海燕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术后患者交接规范性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术后患者交接规范率作为主题活动,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对外科片手术病人术后交接的规范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术后患者交接的规范率从改善前的44.2%上升到改善后的85.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规范性,增强了外科片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与工作主动性。

【关键词】 品管圈;术后交接;规范性

手术患者术后交接作为手术科室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手术涉及科室多、病种复杂、患者上下台节奏较快、在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未进行规范交接,很容易在任一环节出现严重问题,造成手术患者交接错误,并引发严重后果[12];术后交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交接不规范、时间长、影响手术台次,从而导致手术室整体工作时间延长。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院外科片于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展开以提高术后患者交接的规范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品管圈活动于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外科片实施,选择2018年4月16日至2018年5月31日手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改善前),选择2018年8月15日至2018年9月26日手术患者150例为研究组(改善后),改善前后为同一批医护人员,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手术交接的规范率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本院外科片于2018年3月2日成立QC圈,并命名为“手护圈”,寓意为1)“手”与“守”谐音,体现医护人员用心去守护患者,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三只手代表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将患者的手交到病房护士手中,寓意手术室与病区配合,规范手术交接,安全转运患者,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将麻醉科主任、及外科片全体护士长和部分骨干护士纳为圈成员,共10人,平均年龄38岁,均为本科学历;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督导员,负责活动指导工作,科护士长担任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骨干护士任副圈长,将会议讨论问题的材料組织、汇总,其他护士长进行分工,实行全程全员参与,每月活动1~2次。

1.2.2 主题选定及拟定活动计划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手术病区和手术室之间急需解决、切实可行的主题,经过讨论,将 “提高术后患者交接的规范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预估此项活动时间为8个月,拟定活动计划书,绘制甘特图。

1.2.3 现状把握 根据手术后交接流程图设计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查检表,2018年4月16日起各科护士长根据查检表内容跟踪调查本科室手术室与病区交接患者时的规范程度,包括站立规范、转运通道、物品准备、交接顺序、护士交接内容、病房护士到达病人床旁时间(要求<1min),利用查检表统计2018年4月16日至2018年5月31日术后患者交接情况,得出术后交接规范率为44.2%,平均交接时间为9.2min。

1.2.4 目标设定 改善前交接规范率为44.2%,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00.0-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4.2+55.8×80%×60%=70.9%,故最后设定目标值为70.9%。

1.2.5 原因分析 品管圈成员“头脑风暴”法分析术后交接规范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通过“鱼骨图”从人、物品、法、测、环5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见图1。结果发现,1)手术室与病区护士沟通不到位;2)排班不合理;3)培训不到位;4)交接流程不细化等可能为影响术后交接规范率低的原因。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1)针对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沟通不到位拟定对策。手术结束患者回病房前,由巡回护士或麻醉师通知病房病人回房时间及麻醉方式和其他情况,病房护士提前做好准备。2)针对排班不合理拟定对策。护士长根据每天的手术量及台次,弹性调配人员,如A班人员可分批次就餐等。3)针对培训不到位拟定对策。将口头培训改为集中人员情景模拟培训,护士长或者教研组长跟踪考核,直至考核合格,再单独交接病人。4)针对交接流程不细化拟定对策。病房与手术室情景模拟术后患者交接方法,根据不同病区、病种多次模拟并反复推敲,得出最佳方案后,修订流程,将流程细化。5)成果确认。将此次实施后的效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确认此次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6)标准化。成果确认后,将改善的对策标准化:修订术后患者的交接流程,将其细化,规范人员站位,明确交接内容,对新护士定期进行术后交接的情景模拟培训并进行考核,以期达到巩固成效的目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术后交接规范率由44.2%提高到85.8%,平均交接时间由9.2min下降到5.5min,P<0.05,前后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品管圈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能够持续改进、控制管理质量,小组成员为各病区护士长及骨干,管理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且有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都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与程序[3]。本院手术科室采用品管圈活动后改善了术后患者交接工作流程,交接不规范比例大幅下降,效果明显,手术科室的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后,不仅提高术后交接规范,同时有效缩短了手术台次的周转时间,手术室与病房沟通协调更为流畅,交接工作更为标准化、规范化,接送流畅,提高了手术间利用率与工作效率[46]。

综上分析,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术后患者交接规范性,增强了手术科室之间的协调性和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与工作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赵芬兰,蒋永红.降低手术室术后患者交接漏项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7,24(04):2426.

[2] 殷云,邱服斌.品管圈在介入手术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16,02(04):236239.

[3] 陈晓霞.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交接合格率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16):19671969.

[4]王丽,韩慧敏,王芳,等.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7,(11):177180.

[5] 张爱华.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交接质量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8283.

[6] 陆立岚,陈云,刘桂艳,等.品管圈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2325.

猜你喜欢

规范性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如何规范解答高考数学题
国办:确保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布规范性文件目录,同时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
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其制度完善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