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热药联合物理降温在婴幼儿急诊发热中的疗效研究

2019-12-30钱秀玲王执勇郭玉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发热患儿

钱秀玲 王执勇 郭玉华

【摘要】 目的 分析退热药联合物理降温在婴幼儿急诊发热中的疗效。方法 239例急诊发热患儿,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水擦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0、60、90、120 min腋窝体温;降温治疗效果;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0 min, 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90、120 min, 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122/126), 高于对照组的84.07%(95/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57, P=0.0007<0.05)。治疗后, 观察组哭闹率为19.84%(25/126), 高于对照组的10.62%(12/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9, P=0.0491<0.05)。观察组治疗后颤抖率为1.59%(2/126), 对照组未见颤抖病例, 颤抖率为0(0/113)。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88, P=0.1787>0.05)。结论 与单用退热药相比, 退热药联合温水擦浴在初期降温效果较好, 降温起效快, 能较快降低高热引起的不适有助于提升降温效果。

【关键词】 发热;对乙酰氨基酚;物理降温;患儿;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72

发热是婴幼儿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在婴幼儿急诊中也最为多见。发热是机体受到病菌、病毒感染后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高热会导致患儿表现出诸多不适症状, 严重时还会导致其出现过度免疫反应、酸碱平衡紊乱、组织缺氧和多系统损伤等[1]。此外, 发热是热惊厥的直接诱发因素。采取及时有效降温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退热药是降低发热患儿体温最主要方式, 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COX)的生物合成, 减少大脑前列腺素的合成, 使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水平, 通过增加排汗量、扩张皮肤血管等方式促进散热, 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物理降温也是降低体温一种重要方法, 常见方法包括温水擦拭, 酒精擦浴, 冰块冷敷和去除衣物等, 其机制是采用固体、液体等导热物质, 运用溶解或蒸发等方法促进散热, 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然而, 物理降温在发热治疗上的应用存在争议。有些研究发现退热药联合温水擦浴比单用退热药有更好效果。本研究分析评估退热药联合温水擦浴与单用退热药降温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的8:00 a.m.~

5:00 p.m.本院收治的急诊发热患儿239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3例)。观察组男67例, 女59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17±0.95)岁;病程7 h~6 d, 平均病程(1.35±1.55)d, 腋下温度39.0~40.2℃, 平均腋下温度(39.65±0.37)℃;明确病灶及原因者77例(61.11%)。對照组男61例, 女52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14±0.96)岁;病程7 h~5 d, 平均病程(1.42±1.20)d;腋下温度38.9~40.2℃, 平均腋下温度(39.65±0.37)℃;明确病灶及原因者75例(66.37%)。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所有受试者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儿年龄<7岁;②所有患儿经水银温度计测得腋窝温度均>38.5℃;③所有患儿均经家属同意, 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①就诊前6 h内服用退热药物患儿;②对

治疗药物过敏患儿;③近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患儿;④剧烈呕吐、腹泻或脱水症状患儿;⑤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患儿;

⑥有热惊厥史患儿;⑦需紧急处理或住院患儿。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均先用水银体温计测定并记录腋窝体温, 记为0 min体温(初始体温)。

1. 3. 1 对照组 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治疗。口服, 15 mg/kg,

服用药物15 min内出现呕吐者可再口服1次, 不配合患儿可给予肛塞用药。

1. 3.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水擦浴治疗。温水擦浴按照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方法进行,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室温控制在23.9℃左右, 准备一婴幼儿浴盆, 浴盆水温29.4~32.2℃, 水深1~2英寸(1英寸=2.54 cm), 让患儿坐在水中, 不能坐的患儿则躺在浴盆支架床上, 训练有素护士和患儿家属用干净的海绵在躯干、手臂和腿上反复涂水擦拭。若患儿出现颤抖, 则提高水温, 仍不停止颤抖患儿则须结束操作;若患儿有明显哭闹、烦躁, 则暂停擦拭, 让其坐在水中玩耍, 若仍不缓解, 则结束操作。无不良反应者, 擦拭30 min后结束操作。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

30、60、90、120 min腋窝体温;治疗效果;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30 min患儿降温幅度≥0.5℃为有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适反应包括哭闹、颤抖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后30、60、90、120 min腋窝体温比较 治疗后30 min, 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90、120 min, 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有效122例, 无效

4例;对照组中有效95例, 无效18例;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6.83%(122/126)高于对照组的84.07%(95/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57, P=0.0007<0.05)。

2. 3 两组患儿不适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哭闹率为19.84%(25/126), 高于对照组的10.62%(12/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9, P=0.0491<0.05)。观察组治疗后颤抖率为1.59%(2/126), 增加水温2℃后, 1例缓解, 另1例患儿仍不缓解, 停止温水擦拭;对照组未见颤抖病例, 颤抖率为0(0/113);两组颤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88, P=0.1787>0.05)。

3 讨论

物理降温是一种传统降温方式, 常用方法包括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块冷敷及去除衣服等。酒精擦浴过程中患儿易吸入挥发的酒精, 进而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2]。发热过程中, 冰块冷敷和冷水擦拭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 此方法不仅会引起患儿严重不适, 并且会造成皮肤血管收缩, 反而导致体内温度升高。相比于其他方法, 温水擦浴刺激性小, 不会引起强烈不适感, 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物理降温方式。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3月龄婴儿和儿童的常用退热药之一。故本实验比较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温水擦浴与单用对乙酰氨基酚对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 来研究物理降温辅助降温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30 min, 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3], 退热药联合温水擦浴在30 min体温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单用退热药组, 与本文结果相符。温水擦拭通过热量传导和水分蒸发的方式降低体温, 起效快, 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使升高的体温设定点下移[4]。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力学显示, 在30~60 min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治疗剂量半衰期为2~4 h。物理降温是通过抵消升高设定点引起的高的效应机制热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60、90、120 min, 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与物理降温的反弹效应有关。这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同[6]。

发热可引起患儿不适, 多篇儿童发热处理指南表明, 降温的目的之一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分析降温方法带来的不适反应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結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哭闹率为19.84%(25/126), 高于对照组的10.62%(12/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9, P=0.0491<0.05)。观察组治疗后颤抖率为1.59%(2/126), 增加水温2℃后, 1例缓解, 另1例

患儿仍不缓解, 温水擦拭停止;对照组未见颤抖病例, 颤抖率为0(0/113)。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88, P=0.1787<0.05)。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7, 8]。本研究中有2例患儿出现颤抖, 这与前两个研究类似。出现颤抖可能患儿处于发热阶段的升温期, 水温相对偏低有关。发抖会伴皮肤血管收缩, 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这导致体内温度进一步升高[5], 因此其中1例发抖不缓解者退出干预。

综上所述, 与单用退热药相比, 退热药联合温水擦浴在初期降温效果较好, 降温起效快, 能较快降低高热引起的不适, 并有助于提升降温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利锋.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治疗急诊高热患儿的疗效对比.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2):198-200.

[2] 游敏仪, 邹光锋, 欧惠珍. 急诊高热患儿不同降温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6):73-74.

[3] 钱秀玲, 王执勇, 郭玉华. 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5):171-173.

[4] 张亚丽, 尹晓华, 于萍, 等. 益气退热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研究.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 31(4):29-31.

[5] 贾玉臻. 潍坊地区发热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青岛大学, 2016.

[6] 许燕飞. 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治疗学龄前儿童发热的疗效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5(5):61-63.

[7] 袁侠. 对发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时效性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5):71-72.

[8] 陈小平. 不同物理降温护理方法对高热患儿降温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 38(5):80-81.

[9] 曹淑芝. 中药护理降温帽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作用研究. 中国疗养医学, 2017, 26(6):601-602.

[收稿日期:2019-02-25]

猜你喜欢

对乙酰氨基酚发热患儿
对乙酰氨基酚你真的了解吗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扑热息痛过量很危险
吃感冒药是否暗藏风险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