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垦造水田适宜性评价

2019-12-30鲁真杨木壮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适宜性惠州市沿海地区

鲁真 杨木壮

摘要  选取7个指标构建垦造水田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对2017年惠州市各个县区垦造水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惠州市各个区县的可调整耕地均适宜进行垦造水田项目,博罗县非常适宜,惠东县比较适宜。

关键词  垦造水田;适宜性;层次分析法;沿海地区;惠州市

中图分类号  S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4-006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20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Paddy Fields in Coastal Areas—A Case Study of Huizhou City

LU Zhen, YANG Mu-zhua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Seven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addy fiel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GIS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paddy fields in various counties in Huizhou in 2017.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justable cultivated land in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of Huizhou i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ddy fields, Boluo County is very suitable, and Huidong County is more suitable.

Key words  Paddy field;Suitabil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astal area;Huizhou City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4YJA630083);广东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2017A030313240);广东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2015A030313505)。

作者简介  鲁真(1995—),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规划。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变化、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5-26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飞速推进,用地出现了供求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供求矛盾亟待解决,保护耕地、守住 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针对这种现象,国土资源部 2014 年 1 月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1],同年 2 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 号),提出了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实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2]。

广东省非农建设占用水田以承诺兑现方式进行,但目前全省垦造水田进度缓慢,不能按时完成兑现承诺要求。国土资源部也下发通知,如不兑现承诺,将会采取措施暂停相关省份的以承诺方式去落实占补平衡的方式,毫无疑问,这将会影响到广东省的用地报批。2017年4月,广东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统筹规划实施垦造水田2万hm2的要求,以破解广东省落实占水田补水田困局。

开展垦造水田项目,有利于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完成非农建设占用水田兑现承诺要求。垦造水田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自然生态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将出现一个“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新格局,发挥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珠江三角洲东北、东江中下游地区,地处22°24′~23°57′N、113°51′~115°28′E。市境东西相距152 km,南北相距128 km。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与周围6市政区界线846.49 km。市政府驻惠城区江北。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惠州市地貌北部和东部高,中部、南部和西部低,东北部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中部西部多为河流冲积平原,南部为滨海沉积平原。在龙门平陵、龙江、永汉一带见喀斯特岩溶地貌。土壤分布大致为滨海滩地的咸土、咸碱土;沿海江岸的水稻土、冲积土;丘陵山区的泥炭土;丘陵区的红壤、黄壤、紫色土和零星的石灰土、石质土。惠州市矿产种类较多,大中型矿产地较少,非金属矿产相对较丰富,优势矿产主要有铌、钽、长石、水泥用灰岩、大理岩、建筑用花岗岩[4]。

惠州市靠近沿海,属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相互交替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地形、地势的影响,天气变化比较复杂,灾害性天气相对较多。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惠州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统计数据来源于《惠州统计年鉴2017》,各县区的土地等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2  研究方法

2.2.1  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

多因子综合权重叠加分析法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因子对不同目标的影响大小不同,将其赋予不同大小的权重,对这些评价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一个综合的土地适宜性值(公式 1)。使用该方法需要对研究地块进行研究判断,选用适当的评价因子,选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确定所选评价因子的权重。

S=n1Wi·Ci(1)

式中,S表示评价单元的土地适宜性综合值,n表示参评因子数,i表示参评因子的序号,Ci表示第i个参评因子值(归一化后消除量纲),Wi表示第i个参评因子对应的权重。

2.2.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主要是将决策相关因子分解成目标、准则、指标等层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将问题分层分步一步一步分析,最终确定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重要程度权值或优先次序。层次分析法的一个的简要计算流程为系统、要素、层次、矩阵、权重。

3  垦造水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垦造水田评价因子选取

评价因子主要有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可调整地类耕地面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水稻亩产、水资源总量。将指标体系分为3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表1)[7]。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表1),目标层对应各区域垦造水田适宜度,准则层对应气候评价因子、地形评价因子、农业评价因子和资源评价因子,指标层对应年降雨量、可调整地类的耕地、水稻亩产等参评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利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等步聚,最终得到各因子及参评要素的具体权重[8-10]。

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指标数据的分析研究,各个评价因子在得出的数据范围内均为正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

3.2  垦造水田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运用层次分析法在Excel中计算得到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列入列1最右列。

3.3  垦造水田综合适宜性指数计算

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结合参评因子值代入公式(1),在Excel中进行运算得到综合适宜性指数值(表2)。

现场对惠东县部分村落進行考察,并对其进行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潜力分析、规划协调性分析、水资源分析、交通环境及电力设施条件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风险分析、公众参与分析等等,惠东县部分可调整耕地较适宜进行垦造水田项目。

对综合适宜度结果进行分级处理,将分值(1 500,2 500]定为Ⅰ级,(2 500,3 000]定为Ⅱ级,(3 000,3 500]定为Ⅲ级(表3),利用ArcGIS软件绘制适宜性空间分布图(图2)。

3.4  评价结果分析

垦造水田项目适宜性指数分别为惠阳区1 544、惠城区2 031、龙门县2 372、惠东县2 938、博罗县3 328。结果表明惠州市各个区县的可调整耕地均适宜进行垦造水田项目,惠东县比较适宜,博罗县非常适宜。

3.5  垦造水田项目实施建议

具体垦造水田项目实施时,会遇到各种而样的问题,垦造水田项目工程投资大,施工任务重且工期较短,要求标准高,如果施工组织管理不善,将影响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垦造水田项目会涉及到土地权属界线调整、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改变原有设施格局、影响施工期间耕作等问题,项目在前期选址阶段,建设单位应加强宣传、尊重民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后期项目实施做足准备。垦造水田项目投资大,任务重,工期短,技术性强,项目施工应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科学规范的工程施工、严格控制质量、做好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按期完成垦造水田建设项目。

4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选取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可调整地类耕地面积等7个指标,建立垦造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对惠东县部分村落的垦造水田项目的研究,惠州各县耕地质量评定,对惠州市各个县区可调整耕地的垦造水田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惠州市的各个县区均可以在部分可调整耕地上进行垦造水田项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进程中还是要结合项目区具体的自然、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再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钱旭,廖小锋,谢元贵.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关键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176-177.

[2]胡智毅,范亚南.基于GIS的广东省“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93-198.

[3]张艳艳,舒夏竺,徐平,等.“十二五”期间惠州市林业科技发展成效、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8(15):193-194.

[4]曾秀华.惠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参数特性分析与评价[J].大众科技,2019,21(2):25-28.

[5]彭晓鹃,赵克飞.基于GIS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大埔县为例[J].热带地理,2013,33(4):480-488.

[6]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48-152.

[7]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31-33.

[8]史冲.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北京测绘,2013(5):61-64.

[9]凌云川.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91-192,194.

[10]鲁立江,陆文学.浅谈基于 GIS 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科技信息,2011(5):148.

猜你喜欢

适宜性惠州市沿海地区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惠州市辉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