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的“外内观”
2019-12-30上海一考生
上海一考生
遍听他调,复识本声。材料中人们对“音乐”的追寻,也是文化品位的演变历程。这启发我们,学习外来文化,是欣赏、提升本土文化的一把钥匙。
首先,通过和外来文化的比較,才能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有共通之处,如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彼此交流的基础。但双方更有许多内容、形式上的差异,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道,文明的性质面貌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所以交响乐多恢弘高雅,民乐常婉转亲和。巴尔扎克的小说写实入骨,《红楼梦》虽写日常也不免重云深笼。有比较就能发现差别,发现差别就能启发新的思维。
其次,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能够巩固我们的文化自信。异域音调纵然精彩,但只要本土文化还未凋零灭绝,心里总会升腾起一个声音:我们自己文化的位置在哪里?对照外来文化,发现与之不同乃至更出色的本土文化精华,进而认识到“唐诗之为唐诗的意义、书法之为书法的妙处”,自然便能生发强大的文化自信与自豪。“五四”运动时期,鲁迅虽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依然坚持整理国故,作《中国小说史略》,便是看到了中国传统小说“重写世情”的“中国味”。更令人惊叹的是,鲁迅虽提倡白话文运动,却以文言文撰写本书——文言文“精练高雅”的“中国味”,鲁迅自然深有体会。
再次,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之处,也能让我们改善本土文化的滞后之处。每一种文化都有生命周期,长期自闭自满,容易停滞不前、庸俗恶化。唯有不断吸收外来的营养、放弃自身的糟粕,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真正的“中国味”,绝不止于炎黄五帝时的文化形态,而是伴随着国人视野的开放与进取。《诗经》广采十五“国风”,宋词诞生于西域之“燕乐”,《雷雨》得益于西方之话剧,天竺传来的佛教在中华生根开花,年初火爆的《流浪地球》也注入了欧美高端电影技术……凡此种种,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化没有国界。
当然,我们不必担心这么做会让“中国味”变了味、丢了魂。因为文化的创作者、接受者和整个生存发展环境,都还在同一方水土中。纵然全球化发展再彻底,其内核仍然不会轻易改变。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创造,我们的文化必然会拥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评点】
本文笔法老到,例证翔实,富于思辨性。具体说来,引论部分言简意赅,以“遍听他调,复识本声”高度概括了材料所包蕴的哲理内涵,语言表达富有诗意;本论部分聚焦原因分析,显示出作者行文的自信,此之谓笔法老到。文章紧扣论题,旁征博引,从文艺理论到小说、电影、话剧,从外国到中国,信手拈来,运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此之谓例证翔实。在充分肯定“通过和外来文化的比较,才能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能够巩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又一分为二地审视了“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之处”的价值,强调了“不必担心”大胆借鉴“会让‘中国味变了味、丢了魂”,其认识水平明显高出其他考生一筹,此之谓富于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