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

2019-12-30晁璠王芳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本功能高等教育

晁璠 王芳芳

【摘 要】 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教授内容、人才所处环境和授课的教师群体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进行了分析。解读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创造优势,即把握文化创造规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和科学研究,来达成高等教育的文化创造目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文化选择;文化创造

一、引言

高等教育具有非常多的功能,而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对于文化的选择和创造,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不错的实践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与繁荣,如果只考虑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外部联系,势必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片面性,造成理论研究的混乱局面。因此对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和再创造的研究十分必要。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1、根据培养目的进行文化选择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素质人才,具体体现在所培养者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的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提高人才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就是文化选择的方向和基础。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对其进行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政治观等等的一系列培养,这些内容就是文化选择的核心点。因此,对于德育的培养在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上至关重要。通过对人才进行德育的培养,注重对于人才心智的锻炼和体魄的训练,来达到精神和身体教育的高度统一,这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总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实际上就是在对文化选择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它需要把继承和发扬文化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年轻学子的身心中去,这寄托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理想,担负着我们国家的振兴和富强的重任。[1]

2、根据所授内容进行文化选择

高等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也就是高等教育中所讲授的课程和教材,它通过把直观的理念转化成知识和技能来对学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实现文化选择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选择都要立足于对学子的培养,选择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内容来进行编选。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的发展走向,是一个时代文化水平的代表。19世纪之后,科学技术的课程教育运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形成了人文和科学并驾齐驱的局势,发展到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统一。另外,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要具有民族性。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都各不相同,导致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受到这一影响,不同国家的教材课程上就会存在侧重点不同的差异风格。德国人注重理性思维,所以哲学地位在高等教育中就很高;英国尊崇古典文化,所以人文课程占据高等教育的主题;美国人讲求实用,所以在高等教育的课程编排上,就重视实用性和职业技能。

3、根据所属环境进行文化选择

校园环境相比通常的社会环境来说有其独到的地方,它既是封闭式的文化教育场地,又和外界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杜威(John Dewey)说过,学校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和道德的倾向。”高等学校的校园环境是一代代的师生共同管理和培养形成的,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校园的文化智慧结晶。它既是文化的选择手段,更是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选择作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文化选择,比如对于校风校训的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培养;校园活动的组建;学校团体的组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设施的健全等方面,都体现了文化的全面立體式的选择。所以也有人把校园环境建设称之为“隐形课程”。校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传播,由于它与社会环境的广泛联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像是社会上的一些非主流的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各类不同的社会观念对高等教育思维的影响等等,都会对校园环境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就更加需要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和培养。[2]

4、根据授课教师进行文化选择

在高等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群体的作用显得格外的重要。任何形式的高等教育都是需要教师进行传授和讲解的,教育目的和文化选择的功能实现,都离不开教师。首先,教师是文化传授者,直接影响了文化的选择方向,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教师有很高的自主选择权利。只有教师真正的使用社会的需要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授业,积极的对文化的选择进行参与,才能够推进文化选择的顺利实施。其次,教师是文化选择的承担者,教师群体的道德品质、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教育模式、生活习惯等等,都对于学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所以只有教师群体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做到和文化选择的有机统一,才能够顺利地科学地进行文化的传播。最后,从一定意义上看,对于教师的选择也是对文化的选择。每个高等院校对于教师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囊括了教师的艺术水准、道德情操、业务实力、知识结构等等,这些标准就是文化选择的内容。因此,对于教师自我素养的提高,注重教师的培养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意义重大。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1、高等教育的文化创造优势

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高等教育所授的内容是高级学问的知识,是高层次的文化,其中很多都包含了对文化创造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高等教育院校的老师大多都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本身就有教育和研究的双重身份,通过对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让大学成为了文化的交流和研究中心。因此,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方面,先天的具有一定的优势。

2、科研是文化创造的重要途径

高等院校的建立,自然的伴随着科研部门的建立。从古至今,有很多的科学家都是在大学中一边授课一边进行着科研项目。从19世纪开始,就确立了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此之前虽然也存在却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欧洲中世纪很多知名大学的没落就是因为没有注重对于科学的研究和文化的创造,使得其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没有在科技的应用和文化创造上起到相应的作用导致的。“科学和科研的高度统一”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开始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科研和文化创造的理念,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帮助和人才助力。[3]

3、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任何文化的创造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需要对现有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只有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养分,摒弃其中的糟粕和不足,才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从而不断的推动文化向前发展。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创造,开始都多会被人们不理解,过程曲折不平。但是只要我们牢牢的坚持真理,注重对于文化创造的推动和发展,那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和文化发展,就一定会使其发展成为主流的文化趋势。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创造新文化的道路虽然很缓慢,很艰难,但是其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基本功能,一定可以焕发出其应有的活力。

4、文化创造的进化规律

文化进化发展的的规律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慢慢摸索出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只有在一个民族受到外来文化的碰撞冲击时,才能产生质变,实现对自身原有文化的创造和超越。高等教育学校作为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中心地点,学生的思维活跃敏感,对新事物和思想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快,从而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不断创新,衍生出新的文化。这就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奠定了牢靠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重视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和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两者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文化选择是基础,文化創造是其最终的目的。列宁说过“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所以重视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和创造,对于我国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金月.制度调节与能力培养: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实践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8(09)3-6+11.

[2] 林杰,刘国瑞.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07)8-14.

[3] 姜钢.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8(11)31-35.

【作者简介】

晁 璠(1979.03—)女,河南温县人,大学本科学历,西安思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王芳芳(1979.09—)女,河南温县人,西安思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基本功能高等教育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硬盘保护卡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分析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功能分析
水果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