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2019-12-30温莉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军工企业困境对策

温莉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军转民”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军工企业“军转民”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促进军工企业加快“军转民”的对策建议。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理念创新;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加大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降低“军转民”企业的成本。以实现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军工企业;“军转民”;困境;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需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这是在新时期的党的强军目标。为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军工企业需要加强“军转民”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军民之间的融合,实现总书记的期盼。

一、“军转民”概述

“军转民”主要是指将军工企业中的军事科研力量与民用领域结合,这是一种特殊的运营机制。“军转民”一般包含有三个层次含义,第一是军用材料以及装备向民用通用性方向发展,第二是主要专门用于生产军事专用品的零件或者系统转向军民融合生产模式。第三是军工企业产品特点由以往单纯只生产军用产品转向军民结合的产品模式转变。一般而言,“军转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物质资源商品化。通过“军转民”可以将军工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由潜在的变成显性的商品化状态。

第二,设备资源的弹性化。由于军工企业在设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常常是很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得的。例如,国家为了保证某项军事技术开发常常会大量投入资金和技术。

第三,技术资源的产业化。很多军工企业所掌握的成熟技术完全可以运用于民用用品的技术改良,可以更好的加快民用用品的生产,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断提高民用用品的附加值,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四,人力资源的通用化。由于很多军工企业在进行能源管理时将军用能源和民用能源进行了完全分离,这就造成了当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大量浪费,不利于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因此可以培养出军民两用的技术性人才,这样可以更好使人力资源通用化。

二、军工企业“军转民”面临的困境

第一,观念落后。我国军工企业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由国家通过指令性的计划来分配生产任务。在军工企业进行“军转民”过程中,由于信息装备落后或者是军工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够灵活,这就使得很多军工企业的观念一直非常落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不能够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由于长期采用行政命令生产模式,这就使得军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够依靠市场的需求做出调整。在“军转民”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投资资金不足而且政策也不够明朗,这就使得军工企业在“军转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思想和观念方面都相对落后。

第二,體制落后。由于我国军工企业大部分采用全民所有制模式,是由政府直接领导。这种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弊端不断显现,例如军工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各种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军工企业这种体制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也已经成为了阻碍军工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只有克服一切困难,冲破这种障碍才能更好的帮助军工企业实现“军转民”,才能更好的促进军工企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

第三,资金不足。在军工企业“军转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民用品研发,同时还需要对原有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往军工企业大部分都是由国家财政予以拨款,而现在军工企业“军转民”没有了国家财政支撑,只能通过自筹资金或者银行贷款等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许多军工企业管理者都忙于为企业融资,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不足。由于在军工企业中,民用生产资金的投入相对有限,这就使得军工企业中的民用生产发展并不充足,在生产中也不能够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民用产品。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军工企业的资金首先需要满足军用品的研发,其后才会进行民用产品的研发,所以这就使得很多军工企业在利民用品项目之时难以获得资金。

第四,产学研结合并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当前,我国拥有许多先进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中大部分都是军队用品。虽然在军队用品的科研方面具有非常多的成就,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军用品转化为民用品的概率并不大。例如,我国当前航天成果举世瞩目,航天领域各项技术发展也领先于全球,但是航天技术大部分都优先考虑军用,“军转民”的考虑并不多,这就使得很多航天军工企业的科技研发并没有投入到民用市场之中,“军转民”的科技转化率非常低。

第五,人力资源非常匮乏。当前,军工企业领导者在军事领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业务知识,但是这些人并不懂得如何进行市场经营,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支撑。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军工企业中懂得市场经营的人才非常少,懂得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军工企业的人才机制也不够灵活,并没有培育出“军转民”的人才队伍,这就使得很多人才虽然懂得军队的先进技术但是无法进行民用化的改造。

第六,“军转民”的市场经济意识非常淡薄。由于我国军工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受到指令性计划的管理,生产的理念非常落后,这就使得很多“军转民”的军工产品生产缺乏有效的市场经济意识,没有向市场适时推送畅销产品。

三、促进军工企业加快“军转民”的对策建议

第一,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理念创新。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可持续发展,军工企业需要加强支撑理念创新,及时了解当前市场信息变化,有效推动“军转民”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结合,更好的满足“军转民”转换需求,以便可以提高“军转民”模式的高效运转。与此同时,“军转民”的军工企业管理者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带领企业在市场上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例如,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军转民”军工企业首先必须将产品定位于民用市场,这样才能够避免企业产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为此,“军转民”的军工企业首先必须转变自身思想,改变以往坐等靠国家的思想意识,筛选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转型发展。

第二,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军工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来源体系,例如可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军转民”产业之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克服在产业化和商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局限。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给予各种优惠的政策扶持,对于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大力进行资金投入,同时引导其他渠道做好配套投资。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军转民”产业还可以积极吸纳国外社会的一些闲散资金,例如推出中外合资等新兴的组织模式,这可以更好的利用外资来激活“军转民”的资源,更好的促进“军转民”资源打入国际市场,使得我国“军转民”产品可以在市场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加大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一些民用技术已经和军用技术拥有相当的水准,而且有些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军工企业要想保证国防安全,同时又可以在民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就必须开发发展前景良好先进的技术。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军转民”高科技成为当前“军转民”发展的带动核心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军转民”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军转民”产业的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军转民”技术与市场的对接,需要将企业高校和研究所与市场公司进行对接,采用一系列措施来不断的提高转化率。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也可以积极的创造条件与科研所或者高校共同开发市场前景较好的民用产品,同时重视民用产品的科技推广和转化。

第四,不断降低“军转民”企业的成本。为了更好的促进“军转民”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降低当前军工企业的成本。首先,我们可以在技术方面降低成本,通过对原有设备的改造来加快科技的转化,同时可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通过提高效率来更好的降低成本。企业内部可以不断完善管理,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利用,从而最终达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再次,通过降低能耗来不断降低企业的成本。“军转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在原料、动力燃料等方面尽可能的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综上所述,在“军转民”背景下,军工企業需要不断转变自身思想,加强理念创新,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不断降低“军转民”企业的运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军工企业“军转民”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磊.“军转民”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商, 2014(19)15.

[2] 边慧敏, 余传英, 杨小杰.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四川“民参军”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8(5)1-6.

[3] 田姝. 嘉陵厂“军转民”率先开启对外合作之门[J]. 红岩春秋, 2018. No.200(08)16-21.

[4] 马哲. 军工科研院所“军转民”市场营销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 2017(14)11-13.

[5] 陶春, 张楠楠, 安孟长. 我国“军转民”现状及问题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18)11-13.

【作者简介】

温 莉(1973.12—)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博士,江西省委军民融合研究院,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社会治理与法制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军工企业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军工企业集中式信息化平台方案研究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浅析军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