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

2019-12-30徐艳何凤翔谢文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儿脑瘫运动功能

徐艳 何凤翔 谢文龙

[摘要] 目的 研究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脑瘫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分别行常规躯干训练和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比两组各功能指标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后BBS(47.89±1.08)分、GMFM(32.48±1.62)分、FMA(22.09±1.51)分、MBI(82.98±1.77)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脑瘫患儿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关键词] 前馈控制;躯干训练;小儿脑瘫;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31-0030-04

Effect of feedforward control combined with trunk training on motor function in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XU Yan   HE Fengxiang   XIE Wenlo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eedforward control combined with trunk training on motor function in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 total of 4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computer distribution,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unk training and feedforward control combined with trunk training. The functional indicator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BS (47.89±1.08), GMFM (32.48±1.62), FMA (22.09±1.51), and MBI (82.98±1.7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eed-forward control combined with trunk train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motor function in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which is worthy of study.

[Key words] Feedforward control; Trunk training;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Motor function

脑瘫为临床常见小儿疾病,该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在1.8%~4%之间,在国外发生率约为0.1%~0.5%,是导致我国小儿致残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小儿脑瘫的治疗方式较多,而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常采用躯干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而小儿的前馈控制则是根据神经动作控制系统的发育而开展[2]。因此,单一采用躯干训练无法达到显著的康复效果,将其与强化前馈控制进行结合,能够使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提升[3]。本院对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2月),并总结分析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脑瘫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12:8;年龄3~6岁,平均(4.56±1.01)岁,病程1~3年,平均(1.1±0.2)年。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13:7;年龄3~7岁,平均(5.03±1.14)岁,病程1~3年,平均(1.1±0.2)年。兩组脑瘫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躯干训练,训练内容:①俯卧位训练:患儿取俯卧位,用手掌或肘部支撑体重,治疗师用双手对患儿的双肩部进行控制,通过对患儿的肩胛骨上举和肩关节内旋进行抑制,使其肘部支撑点的位置位于肩部并与床面呈垂直状态,后将肩部外展,通过从患儿一侧肩部对角线方向进行压迫,促使患儿躯干部位的体重能够向侧方进行移动[4];为了能够矫正患儿头部功能,可选择患儿感兴趣的玩具在其颜面方向逗引,使其能够通过视觉刺激完成抬头的动作[5]。②仰卧位训练:选择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将患儿腕关节部位握住,并采用手指内里侧向一侧对其肢侧的骨盆进行推上举下的动作,使其能够完成翻身动作,促进机体轴内回旋,治疗师应给予患儿最小的支持限度,鼓励其自主翻身,并指导其翻回仰卧位[6]。③坐位训练:治疗师选择坐位,并将双膝呈轻微屈曲状[7]。指导患儿在其大腿上取骑跨坐位,以背面对向治疗师。坐时需保证躯干和头部能够在同一直线上,而颜面则需保持对称的正中位姿势[8]。治疗师伸展屈曲的一侧,并降低其高度,促进患儿体重偏向一侧移动,并以侧臀部对体重进行支撑,使躯干能够向对侧呈回旋状[9]。④膝立位训练:指导患儿跪于适当高度的桌子或大球前,而治疗师则坐于其后[10]。指导患儿将两上肢能够以外旋位置于桌子或球上,并给予其口头指导,但自身保持膝立位[11]。⑤立位训练:治疗师伸腿状坐于床上,指导患儿将两足叉开骑跨在治疗师腿上。治疗师利用自身下肢将患儿抬起和放下,使患儿支持的程度和部位得到改变[12]。若患儿站立无法达到稳定状态,可对其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曲程度进行控制[13]。

1.2.2 观察组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强化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训练方法:(1)强化前馈控制:所有患儿在实施训练前,应进行激活训练、腹横肌训练和多裂肌放松训练[14]。①激活训练和多裂肌训练:指导患儿全身放松,取其仰卧位,治疗师采用拇指对患儿多裂肌进行按压,使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并指导患儿坐于训练球上,治疗师则在患儿身后,将其髋关节握住,进行前后、左右移动,使其身体受到刺激进而做出调节,使其脊柱的稳定性得以维持[15]。②腹横肌训练和激活训练:指导患儿全身放松,并取其仰卧位,将其双手置于肩膀下方,腿部呈屈曲状,使腿部能够与臀部紧贴,背部放平,治疗师告知患儿用鼻子进行轻呼吸,充分放松肌肉,后指导其快速转移至仰卧位,屈膝呈90°,将双脚平放于垫子上,一侧呈下肢屈曲状,另一侧则由治疗师诱导其将脚跟滑动,进而使其膝关节能够伸直,后进行两下肢交换训练。上述训练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20 min,每周训练时间为6 d,共训练8周为1个疗程。(2)躯干训练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脑瘫患儿各功能指标评分。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功能评估。平衡功能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粗大运动功能应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应用FMA运动功能量表评估,ADL能力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16]。

对比且分析两组脑瘫患儿家属满意度。应用自制调查问卷,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填写,包括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功能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脑瘫患儿BBS(28.21±1.09)分、GMFM(22.31±1.09)分、FMA(12.32±1.09)分、MBI(52.34±1.09)分与对照组BBS(28.99±1.23)分、GMFM(22.34±1.86)分、FMA(12.37±1.87)分、MBI(52.30±1.08)分无明显区别(P>0.05),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后BBS(47.89±1.08)分、GMFM(32.48±1.62)分、FMA(22.09±1.51)分、MBI(82.98±1.77)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脑瘫患儿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脑瘫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以运动功能障碍作为临床表现。研究显示,多数脑瘫患儿存在躯干控制能力较差现象,如无法坐、无法抬头、勉强站立但无法使躯干保持直立状态[17]。而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应以恢复患儿躯干功能为主,促进其采用腹肌进行收缩,对躯干运动进行控制,因此实施有效的躯干控制训练十分必要。躯干训练具有维持空间定位、保持身体姿势稳定和神经肌肉系统稳定的能力,能够促进患儿完成行走、坐、站立等日常活动[18]。躯干训练主要是由结构较为独立以及功能上相互关联的主动、被动以及神经控制系统共同组成。而强化前馈控制属于一种较为独立的反应机制,具有一定的控制自主性[19]。患儿主要根据肌肉本体感受、前庭位觉系统的感觉以及视觉传导信息,在感知或预知突发性的身体外部和内部姿势变化情况下,能够通过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主导的反馈和前馈控制,通过对动作肌肉和全身姿势的肌肉进行控制,能够促进其合理性活动,使其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得到提高[20]。

前馈控制是自立的反应机制,能够自主性控制,能提前感知发生姿势干扰的时间和过程,可以显著加快控制预期姿势的反应时间[21]。当患儿通过来自肌肉本身感觉、视觉以及前庭位觉系统的感觉传达信息,在先知或者感知外部姿势和身体内部的突发性变化的状况下,可由中枢神经系统引导的反馈、前馈控制以及任意运动控制,控制、发动并调节动作肌肉和全身姿势肌肉的合理性活动,维持肢体协调定位和控制身体重心的稳定[22]。因此当对躯干作出有效控制时,患儿的肢体运动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由上部躯干方式产生的扩散效应也能够改善肩胛骨和头颈的功能;而下部躯干方式能够利用诱发骨盆移动来进行训练,坐位控制躯干的准备过程是俯卧位与仰卧位时骨盆的伸展和屈曲控制。研究分析发现,患儿步态稳定性差会导致其步行能力差,而其躯干的控制能力密切关系到患儿是否能恢復步行能力;肢体活动必须要与躯干结合才能完成,因此机体躯干控制能力对患儿肢体运动具有关键作用[23]。

加强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利用加强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激发和促使患儿机体对姿势和运动作出正确反应[24]。研究发现,躯干控制与日常生活能力密切相关,完成高级行为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复杂躯体活动。当躯干可以进行回旋和稳定时,在进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及控制功能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若躯干控制能力下降会导致肢体站立、坐下的稳定平衡性降低,可能会发生跌倒的危险情况,使日常生活的独立性降低。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时也要加强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在训练开始前先进行多裂肌、腹横肌放松、激活训练,加快腰椎稳定肌对突发性载荷变化的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时肌肉活动强度,进而使腰椎稳定肌面对突发性变化导致躯干载荷变化可以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然后可以更好地利用躯干调整激发骨盆的控制能力和左右旋转,通过坐位平衡反应训练激发骨盆的左右倾斜运动和躯干稳定性,通过立位重心左右移动训练骨盆左右移动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以上训练可以提高其骨盆各运动方式时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提高下肢的平衡协调能力,使感觉信息的输入增强,进而确保患儿形成正常姿势和运动方式,加快恢复其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后BBS(47.89±1.08)分、GMFM(32.48±1.62)分、FMA(22.09±1.51)分、MBI(82.98±1.77)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脑瘫患儿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何凤翔等[25]选取小儿脑瘫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联合应用前馈控制,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WeeFIM评分、GMFM-88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持续时间短同时病例数量较少,需要在后续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凤翔,徐艳,谢文龙.强化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7,32(5):358-361.

[2] 朱璇,黄任秀,周满相,等.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躯干稳定控制能力的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6,29(2):35-38.

[3] 朱宁,马奇,李小军.反馈式强化躯干和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54-56.

[4] 施冬卫,许桔静,章叶飞.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28-129.

[5] 刘跃琴,张惠佳,覃蓉,等.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1):1071-1073.

[6] 曾璐.躯干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6):100-103.

[7] 万凯,马彩云,赵娜.腹横肌训练对脑瘫患儿躯干控制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12):62-63.

[8] Stigger F,Lovatel G,Marques M,et al.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developing rat brain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motor behavior following maternal administration of LPS and perinatal anox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2013,31(8):820-827.

[9] 王海波,李建军,倪波业.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49-1051.

[10] 吴鸣,倪朝民,刘孟,等.Swiss球躯干功能训练对恢复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3):183-186.

[11] 郝川.不稳定支撑面躯干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45(1):72-75.

[12] 赵菁,徐纯鑫,方栋,等.NPT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 23(2):189-193.

[13] 尹正录,孟兆祥,王继兵,等.悬吊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截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2):114-116.

[14] 傅涛,吴鹏,赵林梁,等.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愈合和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个案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281-287.

[15] 段好阳,闫兆红,刘福迁,等.动态平衡训练仪中的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9):12-16.

[16] 胡杰峰.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8,31(3):671-673.

[17] 孟涛,温钰祥,刘文涛,等.功能动作训练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效果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5):1804-1808.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温和灸法联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小儿脑瘫患者BTX—A注射治疗小腿肌痉挛的解剖学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