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次化生产减少激素使用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9-12-30吴丽艳彭智刚

中国猪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产仔数哺乳生源

吴丽艳 李 洪 彭智刚

(1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6; 2 云浮力智农业有限公司, 广东云浮 527526;3 湖南省安化县滔溪镇动物防疫站, 湖南安化 413500)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的规模按批次计划组织生产,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这一过程需要用到烯丙孕素、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生源”(GnRH)、氯前列醇钠等激素类药物调节母猪的生殖生理周期,以达到性周期同步、卵泡发育同步、排卵同步,再实施定时输精,实现分娩同步。在应用外源性激素时,为避免造成母猪体内激素的分泌抑制,要依据母猪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激素,用量不能任意增减且需在合适的时间应用[1]。生殖激素使用得当,对症用药,效果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毫克甚至微克的量即可起到明显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耽误时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2]。因此,在生产现场如何正确选择激素方案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使用的定时输精技术主要借鉴国外,而国外的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程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母猪的排卵数增加但产仔数增加不明显,不同胎次母猪的生产表现存在差异等[3]。因此,需要对母猪的定时输精技术进行完善,本试验旨在对经产母猪合理减少“血促”和“生源”的使用,筛选出激素使用的最佳方案,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保障母猪健康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 地点

试验于2018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在某规模猪场开展。

1.2 试验材料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血促”性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源”)购自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分组

1.3.1 一期预试验

选取72 头2~7 胎的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第1 组、第2 组、第3 组,每组24 头,试验1 组母猪于断奶后24 h 注射“血促”1 000 单位,72 h 后再注射“生源”100 μg;试验2 组母猪于断奶后24 h 注射1 000 单位“血促”,不注射“生源”;试验3 组母猪于断奶后24 h注射500 单位“血促”,不注射“生源”。具体试验分组处理见表1。

表1 经产母猪激素使用处理组

1.3.2 二期试验

选取120 头2~7 胎的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 组、第5 组,每组24 头(分2批配种,每批60 头,每批每组12 头),第1 组母猪于断奶后24 h 注射“血促”1 000 单位,72 h 后再注射“生源”100 μg;第2 组母猪于断奶24 h 后注射1 000单位“血促”,不注射“生源”;第3 组母猪于断奶24 h后注射“血促”500 单位,不注射“生源”;第4 组母猪于断奶24 h 后注射“血促”500 单位,72 h 后再注射“生源”100 μg;第5 组为对照组,既不注射“血促”,也不注射“生源”。具体试验分组处理见表2。

表2 经产母猪激素使用处理组

1.4 观测指标

试验从配种开始做好记录,跟踪母猪配种、分娩以及断奶情况,观测记录各指标数据。

1.5 记录与数据处理

记录下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试验结束时对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初步分析,用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一期预试验

由表3~7 可知,不同激素处理组对母猪的配种分娩率、产仔数、产程、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数、断奶重、哺乳仔猪成活率及仔猪增重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2.1.1 配种分娩率

表3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差异不显著,但第1 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高于第2、3 组,说明注射“血促”和“生源”后母猪的分娩情况好于只注射1 种激素。

表3 不同激素处理组配种分娩率情况表

2.1.2 母猪的产仔情况

表4 数据显示,不同激素处理的母猪在窝均产健仔数、产弱仔数、产死胎数、产木乃伊胎数、产活仔数、产程以及仔猪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

2.1.3 仔猪断奶情况

表5 数据显示,第2 组母猪的断奶仔猪头数显著高于第1 组(P<0.05),第3 组分别与第1 组和第2 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此外,各组间的断奶仔猪窝重和断奶仔猪个体重差异不显著。

2.1.4 仔猪成活率

表6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哺乳仔猪的死亡数和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2.1.5 哺乳仔猪增重

表7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哺乳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哺乳期增重均差异不显著(>0.05)。

表4 不同激素处理组产仔情况表

表5 不同激素处理组断奶情况表

表6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成活率情况表

表7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增重情况表 (kg)

2.2 二期试验

2.2.1 第一批

由表8~12 可知,不同激素处理组在配种分娩率、产仔数、初生重、断奶数、断奶重、增重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第2 组产程显著长于第3 组和第5 组;第1组的哺乳仔猪成活率显著低于第5 组。

⑴配种分娩率

表8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 组和第5 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差异不显著(P>0.05)。

⑵产仔情况

表9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 组和第5 组母猪的产仔数、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2 组母猪产程显著长于第3 组和第5 组(<0.05)。

⑶哺乳仔猪断奶情况

表10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组和第5 组哺乳仔猪的断奶数和断奶重差异不显著(P>0.05)。

⑷成活率

表11 数据显示,第1 组哺乳仔猪的死亡数显著高于第5 组(P<0.05),即第1 组的哺乳仔猪成活率显著低于第5 组(P<0.05)。

表8 不同激素处理组配种分娩率情况表

表9 不同激素处理组产仔情况表

表10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断奶情况表

表11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成活率情况表

⑸增重

表12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组和第5 组的哺乳仔猪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2.2.2 第二批

由表13~17 可知,不同激素处理组在母猪配种分娩率、产程、仔猪初生重、断奶个体重以及仔猪个体增重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4 组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显著高于第5 组(P<0.05);第5 组的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第1 组和第2 组(P<0.05);第5 组的断奶仔猪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 组(P<0.05);第5 组仔猪的死亡数显著低于第1 组、第2 组和第4 组(P<0.05);第3 组仔猪死亡数显著低于第1 组和第4 组(P<0.05);第5 组仔猪的成活率显著高于第1 组、第2组和第4 组(P<0.05),第3 组仔猪成活率显著高于第1 组和第4 组(P<0.05)。

⑴配种分娩率

表13 数据显示,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组和第5 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差异不显著(P>0.05)。

⑵产仔情况

表14 数据显示,第4 组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显著高于第5 组(P<0.05)。

⑶断奶

表15 数据显示,第5 组的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 组(P<0.05);第5 组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4 组(P<0.05)。

表12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增重情况表 (kg)

表13 不同激素处理组配种分娩率情况表

表14 不同激素处理组产仔情况表

表15 不同激素处理组断奶情况表

⑷成活率

表16 数据显示,第5 组仔猪的死亡数显著低于第1组、第2 组和第4 组(P<0.05),即第5 组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显著高于第1 组、第2 组和第4 组(P<0.05);第3 组仔猪的死亡数显著低于第1 组和第4 组,即第3 组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显著高于第1 组和第4 组(<0.05)。

⑸仔猪增重情况

表17 数据显示,第5 组的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

3 分析讨论

3.1 一期试验结果分析

一期试验中第1 组、第2 组和第3 组在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即批次化生产中进行激素处理时,注射“血促+生源”与只注射“血促”在各生产指标上无显著差异,该试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生源”商品名为戈那瑞林,为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药物,主要用于调控母猪的同期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哺乳动物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素,与哺乳动物生殖活动密切相关[3]。Knox 等[4-7]人通过给猪注射GnRH 及类似物[布舍瑞林(buserelin)和曲普瑞林(triptorelin)]间接促进LH 的释放,以达到母猪同步发情、同步排卵的效果[8]。本试验一期结果表明,与只在母猪断奶24 h 后注射“血促”相比,注射“血促”后72 h 再进行“生源”处理,未能体现出同期排卵及产仔多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受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剂量、母猪胎次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也不相同。此外,丹系母猪繁殖性能好,产仔数高,经产母猪使用“血促”后,“生源”在促进母猪同步排卵及产仔数方面的优势可能不明显,而其他时间节点注射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3.2 二期试验结果分析

二期第一批试验结果显示,第2 组母猪的产程显著长于第3 组和第5 组,这可能与第2 组母猪产死胎数高有关;第5 组哺乳仔猪成活率显著高于第1 组。二期第二批试验结果显示,第5 组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显著低于第4 组;第5 组母猪的断奶仔猪头数、断奶仔猪窝重、仔猪窝增重以及仔猪成活率与其他4 组相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与注射激素组相比,不注射激素组母猪的产仔数呈现出一定的劣势,但在哺乳阶段仔猪的成活率及增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产仔数少更易于进行母猪寄养和哺乳,因而仔猪成活率高、增重高,激素对其是否有影响、影响程度多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的跟踪与研究。不注射“生源”,只注射“血促”时,高剂量“血促”的注射可能会增加母猪产死胎的风险。

表16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成活率情况表

表17 不同激素处理组哺乳仔猪增重情况表 (kg)

4 小结

综合2 期试验结果发现,与不注射激素组相比,注射激素组的母猪在产仔数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相应的带来了哺乳仔猪成活率和增重的劣势。在进行激素处理时,注射“血促+生源”与只注射“血促”组在各生产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即断奶后24 h 注射“血促”后,不注射“生源”亦可。

本试验结果对经产母猪批次化生产中合理选择激素方案有一定的启发,批次化生产中对产仔数指标要求高的猪场,可对断奶母猪实行自然发情配种,不做激素处理。但不使用激素处理的母猪的发情周期会不一致,其对批次化生产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评估。如果选择激素方案,可以在母猪断奶后24 h 注射“血促”,不注射“生源”,为避免高剂量“血促”注射带来的高死胎率风险,可以每头母猪选择注射500 单位“血促”。

猜你喜欢

产仔数哺乳生源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会哺乳的树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