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

2019-12-30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专业课育人

王德炎,谢 今

(1.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聊城大学社区居民委员会,山东聊城 252000)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动力。同时,习近平同志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科学概括和集中阐述,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全国“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探索的基本概况如何?“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是怎样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如何构建?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思考,以飨读者。

一、“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探索概况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稳步发展、课程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2014年,上海大学作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了以“大国方略”为代表的系列综合课程。以“大国方略”为代表的、紧贴中国国情与国际时政的思政课程的开授及其卓越的教学成果,在上海迅速掀起了高校“课程政治”的改革热潮。随着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上海市根据会议精神及其自身发展特点和在教育探索中总结的有益经验,制定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与《上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各高校“课程”工作思路和教育体系的细化与明示,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的细化与完善,逐步成为辐射全国高校的改革“样板”。

上海高校在“课程思政”试点改革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较之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单兵作战”模式,“课程思政”的典型作用主要在于改变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单一教育理念,构建思想政治课、专业课、通识课三维立体化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课与通识课、专业课相结合,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行为实践与课堂分析引领相结合,将互联网线上教育与高校课堂线下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的创新运用与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是高校探索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兴德育模式的重要途径,其广泛运用对高校充分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优化德育课程合理配置、扩大德育实施主体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首先,“课程思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课程版本进行了升级,并对其作为主要渠道的教育功能进行了升级和强化。“课程思政”以其鲜明的教学优势即教学理念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方式新、教学载体新,有效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譬如,复旦大学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推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线上”“线下” 翻转课堂,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3]。

其次,“课程思政”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与通识课教学育人的有机结合,将德育理念融入并贯彻到通识课教学的始终,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设了“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中国系列”课程。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的各高校大都注重从课程名称、授课形式以及授课内容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了需要“占座”的热门选修课程。从课程名称设置及授课内容看,“中国系列”课程多以紧扣时代主题、解析时代问题、回应学生思想实际为主要特点;从课程授课形式看,“中国系列”课程多采取主题讲座形式,重视专家解读分析与学生思考探讨的良性互动。

再次,“课程思政”充分重视专业课教学育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德育要素,有效发挥了专业课的价值导向作用,实现了“传授知识”与“价值导向”的协同发展。例如,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率先将“人体解剖学”作为试点课程。该课程教师围绕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以课堂载体为依托,充分挖掘课程中蕴藏的德育要素,通过“生命科学馆”医学科普教育和对“大体老师”集体默哀等形式,探索将“生命尊重”教育融入到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进而更加重视生命、呵护生命、敬畏生命,在了解生命和探究医学的过程中更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承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后,上海的一些大学开始探索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此外,山东部分高校如齐鲁工业大学党委2016年印发《关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开展“德融课堂”工作的意见》,“德融课堂”工作的目标是探索专业课程和教学中所蕴藏的德育因素,并将它融入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学校的道德情感;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格,加强自身修养;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养成务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课程思政”理论的规范思考

伴随着各大高校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探索,相关理论成果也逐步增多。通过CNKI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在2019年5月8日之前,共有1 335篇相关文献,其中2019年253篇,2018年475篇,2017年127篇,2016年83篇,2015年69篇,这五年的成果占据了总体研究成果的75.4%。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研究成为目前各大高校探索的热点,更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但是,从分析结果来,当前还缺乏切实可行的规划来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其是缺乏从学校顶层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协同,再到教师层面实施的层层推进方案。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讨论热潮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概念、“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三个方面。

(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概念

就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课程思政”的概念虽未有统一的界定,但学者们多注重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差异入手来厘清二者的概念。一方面,学者们认为“思政课程”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学校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而专门设置且具有明确政治属性的一系列显性课程,课程内容则主要是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挖掘,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正能量”。从本质上来讲,“课程思政”是各大高校“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整合化的教育模式,是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变革。坚持“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育人目标,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塑造,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二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但又有不同侧重。”[4]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承担着育人的功能,最终目标是高度统一的,但两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功能。二者的共性之处主要在于共同的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即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二者的区别则主要在于课程教学方式上的差异,较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更侧重于隐性教育,即以一种较为潜隐的方式将其渗透于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而非将思政元素直接嫁接到专业课或通识课的具体教学活动中。非思想政治课要达到育人的功能,不能生硬地把专业课或者通识课讲成了思想政治课,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往往产生逆反心理。“课程思政”主要是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在不经意中实现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总之,“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5]。

(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术界普遍的共识:“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对高校全面提升德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举措。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重要结论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政治方向,同时也为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指明了前进道路。“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举措,也是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的直接反映。因此,强化“课程思政”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宗旨,建立健全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各学科价值意蕴,将“教书育人、教人求真”落到实处,真正培养政治强、本领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全方位人才,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人才[6]。

2.“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7]。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思想根基。立德树人,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导向,以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根本,培养造就时代新人。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信息辨别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不足,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乃至反动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因此,高校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必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知识传授与道德引领二者并重的理念,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对大学生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科学引导。

3.“课程思政”是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根本途径。在“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高校应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工作核心,确保育人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具体而言,高校不仅要整体谋划育人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相关课程体系,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将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充分结合,发挥最大合力。一方面,高校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健全德育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或通识课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的第一阵地,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学生思想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课程思政”以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通识课为基本理念,以“润物细无声”式的隐性教育为教学方式,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最终目的,其成功运用需要高校统筹战略布局、完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营造课程思政“学校有氛围、学院有措施、学院有特点、课程有特色、讲授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凝练、建设有成效”的工作新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理论研究,更强化实践谋划构建模式

当前,“课程思政”研究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探索的前沿,更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实践谋划,尤其是缺乏从学校顶层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协同,再到教师层面实施的层层推进方案。各大高校应深入挖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目标、路径、方法和手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契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纵向探索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再到任课教师层面如何有效层层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层面在顶层设计中定义“思政元素”,构建“人才思政”格局;学院层面在课程建设中细化操作凸显“思政元素”,打造“专业思政”;教师层面从课题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实施等方面注入“思政元素”,纳入“课程思政”。同时,学校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做好协同推进,从横向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何有机融合,形成合力,使思想政治课与其它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探索出一套符合各大高校特点、反映学校特色的纵向推进、横向融合的立体协同育人体系,从而解决高校人才教育的难题,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关键的是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协作教育体系,最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学校有方向、学院有措施、学院有特点、课程有特色、讲授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凝练、建设有成效”的工作新格局。

(二)注重纵向推进,更要加强横向协同育成果

“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纵向推进,更要加强横向协同。协同,主要是指协调多个个体齐心协力地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用公式表示就是“1+1>2”。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这种协同首先是学院与职能部门协同,即二级学院与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部等的协同。其次是师生协同,即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第三是师师协同,即专业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管理团队之间的协同。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校内外育人资源的协同,具体而言包括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教学基地的整合、校外专家团队的协同。“四个协同”旨在建立一个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良性转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此外,这种协同效应需要巩固和强化,通过校内外专家同上一门课、同读一本书、共享一案例,最终共推一系列成果。成果包括:发掘一批具有德育功能、充满思政元素的专业课和通识课资源;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良师;开设一系列深入浅出、意蕴深刻的特色精品课程;提取推广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益经验与特色教学方式;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等。

(三)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更要强化校本研修凝亮点

从目前全国“课程思政”开展情况来看,不乏有上海、北京等名校的示范引领,如上海高校探索出的“大国系列”“读懂中国”等系列课程,将思想政治课的师资与专业课师资有效整合,呈现了一套别具一格的育人经验;北京探索出了通过专业认证方式,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将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新育人模式;山东部分大学打造的“德融课堂”,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但由于各高校之间校情不同、学情不同,这些特色和优势只能借鉴,不能完全复制和照搬。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认为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新”上下功夫。思想新,一新百新;观念变,一变百变。因此“课程思政”要做到位,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学校自上而下统一认识,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思政”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改变过去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各自为政、互不联系的情况,必须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当前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发展趋势。其次是方法新,手段新。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在实施路径、成果转化、评价奖励等方面大胆改革,敢闯敢试,大胆实践,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建立健全适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的运行机制。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充满个性、创造力的“00后”大学生,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积极融入新媒体,在课程思政中探索以微信公众号等为重要载体的教育方式方法,面向大学生群体传播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取向,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改革既符合知识获取的方式,又能合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拓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时空维度。一句话,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进行充分结合,既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教育功能,又能有效保障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毫无疑问,它是“互联网+”环境下值得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在“实”上下功夫。落实好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有没有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因此,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培训强化、夯实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是第一步;通过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对子,落实挖掘思政元素是第二步;通过搭建团队,探讨一门课程如何实施“专业思政元素构建图”“课程思政元素构架图”是第三步。在教学讨论中,以“专业思想政治要素建设图”和“课程思想政治要素框架图”为依据,明确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然后深入探讨该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遵循思想政治要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相互发展的原则,明确课程中的每个思想政治要素点;梳理各思想政治要素点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思想政治要素点与本课程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认真绘制“专业思想政治要素建设图”。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使专业课教学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一个可遵循的轨迹、一个可靠的依据。总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组织环节应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后问答时间,综合运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小组研究等方法。

3.在“特”上下功夫。高校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融优秀地域文化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首先,可以开展“绵阳地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年来的辉煌发展历程,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感悟前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其次,立足地域特点,积极开发“绵阳区域红色文化”的优势资源,把课程育人、专业育人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把德育融入课堂内外的专业活动中,采用辩论、讨论等灵活的教学形式,构建多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辨别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模式,积极把道德教育转化为道德教化,真正落实“三全育人”。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当前,高校正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准,我们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准确分析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统筹高校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培养能担当中国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