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探析

2019-12-3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际道德教学内容

张 月 敏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引言

情感绝不是心理活动的副现象,对实践活动,尤其是认知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它在大学生课堂活动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变量[1]。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均属于学习者的内在需要,要求教师去体察、开发、启动[2]。但教师在尝试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内在需要时,应选取何种教学内容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愿望和动机,让其克服焦虑等消极情感转而获取自尊等积极情感,是值得每一位大学外语教师思考和研究的。在以往的研究中,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探讨教材内容的研究并不少见,但从情感教育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研究还鲜有提及。因此,本文将以情感教育为主线,以翻转课堂为载体,重点分析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应如何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质、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情感、实现情知合一。

二、情感教育与翻转课堂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效果[3]。情感教育重在育人,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而情感素质是指个体情性方面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大学生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4]。情感素质结构错综复杂,蕴涵了多种多样的情感。本文所涉及的情感主要是指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生活情感、人际情感和情绪智力[5]。

翻转课堂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的自主、互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多种实现方法,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教师课前制作微课(即学习课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视频,做作业,解决基本学习障碍。课堂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只讲解重点,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课后学生巩固,内化所学知识[6]。事实上,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者而言,课前导入素材的收集和制作替代备课和讲课成为其工作的新重心之一。此外,翻转课堂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也有较高的要求[7]。因此,翻转课堂既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思路,也提出了新挑战。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情感选取和处理

教学内容的含义和涵盖范围非常的宽泛,始终亦无定论。本文所讨论的教学内容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用于服务教学目标,同教师、学生有交互作用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简言之,主要指翻转课堂中所涉及的课前导入素材,如教材、文本、音频、视频等。当前,同一高校内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上都有统一的教材,而这些外语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每一单元阐明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基本上都是以显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显性情感因素,是指在教材内容中通过语言文字材料、直观形象等材料使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情感因素[8]。依据多数文科类教材具有显性情感因素的优势,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优先选取哪些情感作为教学内容,对于这些被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师又应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学生的情知合一。

(一)道德情感的选取和处理

道德情感是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也是我国学校教育最为强调要加以培养的一类情感[5],它主要包括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信用感、奉献感、公平感和公益感[4]。道德情感对情感素质的影响最大,责任感对道德情感的影响最大[9]。卢家楣对全国范围内10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情感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道德情感所涵盖的爱国感、责任感得分较高,公益感和奉献感得分却较低[4];而且随着社会环境日渐多元化,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在道德情感上依然存在着诚信缺失、利己倾向、网络道德的失范、不尊师重道等一系列问题[10]。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状况虽然在某些方面呈现良好态势,但有些方面却亟待提升。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基本停留在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层次上,所以他们在道德观和价值观上还存在着不少相互矛盾的东西,他们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还表现出很强的仿效性、情绪性、群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11]。大学生的上述特点表明其在道德情感上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除了言传身教外,在剪辑制作课前短视频时可以有意选取一些道德公益片,如《岁月载德——四川省道德模范公益宣传片》等。公益片的特点就是短小震撼、发人深省,它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人以灵魂的拷问,可以为大学生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也可以满足大学生行为需要仿效的内心需求。道德公益片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彰显自己的力量,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要想彰显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道德行为上就应该热爱祖国、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恪尽职守、敬岗爱业等。除了课前选取公益片引发学生深思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让学生就现在社会上的热点“扶不扶”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分组阐释观点;在课下,让学生结合文章《陌生人的善意》书写一篇自己帮助陌生人或陌生人帮助自己的难忘经历。以情促学,更容易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 人际情感的选取和处理

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交往活动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5],它主要包括亲密感、合作感、宽容感、恋爱感、感恩感和关爱感[4]。在强调合作、交流的当今社会中,青少年人际情感不仅对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乃至今天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明天的社会适应、事业成就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2]。人际情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不难发现,当今大学生虽然对良好人际情感的需求度很高,但对该情感的驾驭能力却并不理想。他们内心渴望获取积极的人际情感,但自己又不知如何获取。一旦出现合作认知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远离父母家人的大学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就显得异常脆弱,消极情绪难以控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均带来不良影响。张月敏也曾指出:在每年的大学生心理普查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就包含人际关系[13]。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正体现了在教学内容中培养人际情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与此同时,人际关系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3]。

针对学生人际情感的培养,虽然在不同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均有所涉及,但是多数相关内容被排列的位置普遍靠后。按照正常的课程安排,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统一,教师基本上会依据教材顺序完成5-6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余单元则作为课外阅读。这种情况的存在决定了人际情感如果在教材中处于第六单元之后,或许就不被列入课堂学习和探讨的范围。传统教学内容的顺序性选取虽简单、易操作,但与学生的真实需求并不相符。与人相处是当代大学生一入大学就不可回避更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人相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大学生活的质量。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可以打破教材顺序,优先选择与人际情感相关的内容,在课前通过微课等多种渠道向学生输入人际关系的相关内容(在网络上有大量相关主题的视频,如TED演讲、扎克伯格2017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等),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直面他们棘手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充分讨论如何与父母、老师、同学、室友和陌生人相处,并努力在老师、同学和文献资料的帮助下寻求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录制想要说给父母、老师、同学、室友的话,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孤立别人,也不孤立自己,做一个合群的人而不是边缘人,一起努力创造一个融洽、友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并努力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促进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 理智情感的选取和处理

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5],它主要包括好奇感、探究感、自信感、乐学感、成就感和专业感。在一次对大学生情感素质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理智情感低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探究感、乐学感、自信感、专业感分数都普遍较低[4]。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力、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学业挫折和频频出现的学业倦怠使得学生的自信感和乐学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也早已让学生那颗好奇心和想要洞察探究一切的灵魂日趋泯灭。经过高考洗礼而又未能如愿的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身充满了否定,毫无成就感。作为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或者只读了一两年的大学生,学习的大多是基础科目,即使接触了专业学科,也只是边边角角,想要达到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专业感分数低也不足为奇。理智情感的缺乏让学生觉得一切都了无生趣,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沉闷,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理智情感的提升刻不容缓。

虽然刚入学的大学生似乎对自我、对学校甚至对一切都是否定和排斥的,但是大学毕竟不同于高中,加之高中教师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经常给他们描述大学生活的美好,因此他们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深造改变自己的现状,通过自我努力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学生入学初的心理状态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提升学生的理智情感是一种契机,教师可以将大学的课堂学习、课外生活、社会实践以及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求学经历、光明前途等制作成视频在课前供学生们学习,以期满足他们好奇、探究的心理,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生活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充分讨论并记录下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理想课堂、理想生活等;在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优等生的秘诀》,准备一篇演讲稿,主题为“我的梦想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演讲稿装订成册,告诉学生,老师将为他们保存这些梦想,并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见证人。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学生会感到温暖,受到激励,从而形成教师期待的正效应[14]。

(四)生活情感的选取和处理

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5],它主要包括自强感、自立感、自尊感、珍爱感、幸福感和乐观感[4]。在对生活情感中各情感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自尊感分数最高,自强感最低,自立感、珍爱感和乐观感平均得分低于生活情感总平均分[15]。自尊感得分高,与大学生已成年,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有很大关系;而自强感、自立感、珍爱感分数低,则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自我意识、家庭氛围、学业压力等有关。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被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关注分数,从不关注外界;只关注自己,从不关注他人;只能鼓励,不能批评。如何改变学生的生活情感现状,提升他们的自强、自立、珍爱、乐观和幸福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生活情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因此它也得到了演讲者、教材编写者和电影编剧的青睐。例如: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失败的好处和想象的重要性》,TED的演讲《20岁到30岁,不可挥霍的光阴》;教材中的课文《梦想的阴影地带》《选择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电影《肖山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师课前制作学习课件的素材,课上学生讨论的话题以及课后学生通过PPT展示所思所想的源泉。作为十八九岁的大学生,他们缺少的不是大道理的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滋润;他们缺少的不是远大的理想,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他们缺少的不是冒险精神,而是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他们缺少的不是去拥有更多,而是如何珍惜当下身边的人、事、物。当学生心态平和、乐观,懂得珍惜,懂得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时,他们就会更加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学业,他们的幸福指数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

四、总结

情感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它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去讨论。本文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通过课前制作微视频、课上和学生展开讨论、课后让学生写作等方法在试图满足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认知需求的同时,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道德情感、人际情感、理智情感和生活情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了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各种情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连的,例如要想有所成就,实现梦想,就必须保持乐观、自立自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教师不应割裂各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应充分考虑各种情感因素,并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其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虽然只阐述了情感素质中的四种情感——道德情感、人际情感、理智情感和生活情感,但是审美情感和情绪智力在大学生情感素质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将会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人际道德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搞好人际『弱』关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