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教改之管见

2019-12-30翁月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福建龙岩364021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资声乐院校

翁月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系,福建 龙岩 364021)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前教育学生执教的能力,与传统声乐教学培养目的完全不同,因而对声乐教学的目标、组织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历史较短,生源状况、师资水平、专业经验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如何改善教学现状,推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长足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职院校使用的声乐教材不尽相同,大多照搬音乐专业院校的教材,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音乐专业院校的教材更多地侧重演唱技巧的培养,对于幼儿教学相关内容鲜有涉及,不仅不适合没有专业基础的学前教育学生使用,还不符合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实际需求。不少高职院校声乐课教学课时设定为每个教学班每周两节连堂集体大课,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要求和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确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声乐师资严重不足

急速增加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使专业教师面临着较大的缺口,加之声乐教学本就不适合大班授课,如果为提升声乐教学质量而采用小班式的针对性教学,声乐教师将更加短缺。从师资质量角度考量,适合并胜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优秀人才十分缺乏。由于学前教育与音乐专业不同,生源基础、岗位待遇相差很大,造成了好的专业教师更倾向于前往音乐专业而非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既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及音乐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以及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关的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充满工作激情[1]。受传统学前教育发展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往往忽视声乐教师的编制配备,造成师资不足。

(三)声乐课时安排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课时总量少,而学业任务却很重,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普通高中,声乐基础差,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更多课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达成。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繁多,无法给声乐课腾出更多的时间,也就无法安排足够充裕的课时。二是课程缺乏整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弹、跳、唱、画、说、写、玩等基本功,这些课程在设置上都是独立开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弹、跳、唱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更多的是以弹唱或歌舞相结合的形式存在,是一个综合运用与展示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必须针对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而进行教学,大班教学则很难做到兼顾每位学生的特殊性。因为没有设立综合课程,如歌舞(自唱自舞)课或弹唱(自弹自唱)课程等,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在工作中综合运用起来。学生在大三期间几乎把整年的时间都用于实习实训了,严格说起来他们只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如果不针对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整合,教学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学生也会无所适从。三是由于课后练习缺少合适的场地、设施以及指导教师,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课后学习和巩固,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教学效果。

二、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与编制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教授幼儿的教学方法,而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演唱能力。一是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并对教材做出深度解读与加工,使其更加贴合教学实际。如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系列教材:声乐》,不仅有基本的乐理知识,还有幼儿歌唱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知识,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学前教育声乐专业的内容,它不同于传统的声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声乐教材的不足和校本教材缺乏的问题。二是学校层面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力度,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上述的课程要求,组织专门的师资团队编写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发更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校本教材。为保障教材编写和课程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教材编写和课程整合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对取得成果的教师实施奖励[2]。为提高编写质量,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邀请国内外优秀专业教师参与,或采用校际联合修编,校际联合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共享教学成果,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切实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师资不足既表现在数量上的不足,又体现在教师能力上的不足。在当前声乐教师普遍缺乏的情况下,除了增加教师编制外,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具有课程整合能力的教师培养,将教师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学能手,缓解师资不足的困境。一要加强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优师带新徒,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让年轻的教师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二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要采用多元评价,根据校、系、专业多层级的巡察听课评价以及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评价汇总考核,将教师的绩效工资与课时报酬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加强人才引进经费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专业人员投身到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建设一支素质强、适用对路的师资队伍。

(三)不断改善教学方式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普通中学,他们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声乐基本知识相对缺乏,对此应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加以推进。

一是教学由易到难,不断提升学生声乐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基础出发,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开始,逐步让学生认识乐谱,具备基本的乐感。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不跑调地演唱简单幼儿歌曲,如《泥娃娃》《拉勾勾》《小红帽》等;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一些难度较大的儿歌,如 《白龙马蹄儿朝西》《同一首歌》等,如此由易到难,逐步把握好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的演唱能力。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学的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提高日后自身从事声乐教学的实践能力。如学习儿歌《过家家》,开始先学习唱谱,然后学唱歌词,接着让大家一起展开联想创编简单的动作,最后大家一起边唱边演。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能增强学习记忆,让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快速学会背唱,又能让学生认真去思考、理解每句歌词表达的意思,从而创编出符合主题要求的优美动作。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学生能正确地把控并组织好幼儿的歌唱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三是切实完善岗位实训机制,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和竞争力[3]。例如让学生们观摩各个年段孩子们学习《两只黄鹂鸟》这首儿歌的情况,让他们清楚感受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及认知行为的特点规律,从实践环境中掌握儿歌的演唱技巧以及学会如何教孩子们演唱的技巧。同时,确保广大学生既要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又要熟悉未来工作环境,以便将来更好地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弹唱与舞蹈的整合也是同样的原理。通过这些整合,既能弥补课时上的不足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它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自学及自我创造的能力。

(四)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当前处于互联网+时代,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不能脱离时代特点,幼儿教学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PPT、微课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利用好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从网络中不断汲取营养。广受幼儿喜欢的电视节目、电影、戏剧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资源,这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氛围[4]。一些当下流行的教学资源,能很好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开口。如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一夜之间唱遍大街小巷时,许多三四岁的小孩子,咬字并不清晰,但哼唱起来却是特别带劲。学生大胆利用这些音乐素材进行学习编创,能大大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不再显得单一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结语

声乐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幼儿教师基本素质的课程。高职院校必须合理选择并编制实用教材,切实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并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师资声乐院校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