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当代启示

2019-12-30从娇娇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原著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娇娇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五四运动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件,而今距离五四运动爆发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一个世纪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从传进来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再发展为社会主义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正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当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理论指南的基础。时势造英雄,五四运动的历史机遇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青年,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本历史经验,既是回顾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历史,又能够以史为鉴,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提供智慧源泉。

一、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绝非偶然,而是具备了充分的历史必然性。救亡图存的实际需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助推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契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必然。

(一)救亡图存的实际需要强烈呼唤科学的理论武器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无数先贤们都曾励精图治以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颠覆被列强欺凌的落后历史,重振繁荣富强的局面,但都以失败告终。历次实践证明,无论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维新变法抑或是辛亥革命都无力回转中国落后挨打的局势。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民终于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绝人寰和社会主义苏联国家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列宁为首的社会主义苏联政府屡次向中国示好,特别是苏联决定废除在中国的一切不平等特权,重新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友好联系,让长期遭受西方世界劫虏的中华民族深刻反思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和东方社会主义孰优孰劣的问题,并开始对社会主义充满无限的憧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国人彻底看清了“公理战胜强权”的虚伪,打破了人们对西方资产阶级世界所推崇的公平与正义的向往。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作为早期社会觉悟最高的代表,在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效仿苏联,从改良和资产阶级共和的倾向转向社会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言,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中国人民才能热烈地拥抱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子。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革命运动终究只是徒劳。五四救亡图存的历史现状刺激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一大批中国青年义无反顾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阶级基础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下以及工人阶级支持拥护下的历史必然。新文化运动作为20世纪初期东方世界的“启蒙运动”,崇尚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极大地解放了无数人的封建保守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中极力地寻觅新思想得以传播的重要端口,恰逢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的积极趋势没有戛然而止而得以继续保持。各种新思想新思潮在五四运动中争奇斗艳并竭力寻找本思想的依托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规律同样适用于思想文化领域。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而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不具其意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最能代表工人阶级等劳苦大众利益的科学真理,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真正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它最能够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实现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因此只要掌握了工人阶级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生根发芽得以广泛传播的关键因素。在五四运动中崭露头角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毫不意外地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推介者,当之无愧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代言人。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与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看似是毫无联系的东西方文化独立体,但是仔细追究,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正是二者精神上的融通与形式上的契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必然性。第一,两种文化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在家国一体的天下里,民是比君更重要,是根本的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为人民谋利益,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旨归。第二,两种文化都主张“和”的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宗儒文化提倡“和为贵”;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道家也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佛教反对杀生,只有和气才能互利,相互宽容才能共同进步。马克思主义文化尤其是工农联盟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政策,强调无产阶级之间的团结一致也是“和”的内在体现。第三,两种文化的终极诉求都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但是又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宣扬的个人利己主义、金钱至上、普世价值等标志性的资产阶级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孕育在资产阶级的母体世界中,但是脱胎于资产阶级世界,植根于无产阶级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已经由浅入深地契合上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文化养分的滋养下广泛传播也就成为历史必然。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历史经验

说到五四运动、五四时期,一定避不开在五四运动中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正是五四运动铸就了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青年,他们不仅是五四运动的首发者,也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点对象。因此,论及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主要就是在青年群体中间的广为传播,绝不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传播群体的普遍性。

(一)依托刊物和社团,重视原著的翻译、介绍和宣传工作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翻译作品逐渐增多以及大量刊物和社团组织逐渐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许多青年作为刊物和社团的重要组成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媒介积极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真正打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局面。

五四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典籍的翻译、介绍和宣传工作,正是注重经典的态度感染了更多的青年们,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青年在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从经典原著开始追本溯源地深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伟大思想的真实面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了解。但是在五四之前特别是新式教育还未兴起之前,国内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抱有一定偏见,虽然他们的成见不利于真实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但却也是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特别贡献。梁启超就曾经批评马克思的学说十分幼稚并且毫无价值可言,但他的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特别是他在文本中的宣传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学说。到了20世纪初期新式教育兴起,国内文化环境逐渐放松,一批批中国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传播到国内,带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讨论氛围。各种思想潮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里竞放与争鸣,马克思主义借着这股东风趁势袭来,各种翻译作品、宣传刊物以及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精通外文的知识分子陈望道、食力、陈溥贤、郑振铎等人分别翻译了 《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等经典作品并在报刊上广为登载,这些翻译作品的涌现为国民特别是五四青年的早期理论学习提供了经典素材。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国家与革命》《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等翻译作品也开始出现,它们都尽力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直接阅读原著成为当时工人阶级特别是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经典著作的普及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传播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除了经典著作的翻译和介绍,当时马克思主义获得广泛传播还有赖于各种实体刊物和社团组织的依托作用。首先,报刊是近代中国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的重要渠道。据资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发行的刊物总共有2 000多种,新办刊物就有1 000多种。五四时期成为刊物创办的一个高峰期,极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各种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一些活跃的进步报刊积极承担起了媒体宣传的重要责任,吸引了更多青年人的注意。《新青年》创刊之初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转变为党普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机关理论刊物,《每周评论》作为新青年的姊妹刊,也开设专栏公开介绍宣扬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作为五四运动时期最负盛名的的群众刊物在启迪青年、教化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不可抹灭的作用。此外《晨报》《觉悟》《共产党》《建设》等刊物也毫不例外地加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队伍。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社团应运而生,它们肩负着组织青年、教育无产阶级拥抱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使命。一大批新青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团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经过理论教育和实践的锻炼,后来发展成为早期党内的重要领导人、干部和活动家。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创办的新民学会以及李大钊主持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吸引了蔡和森、何叔衡、邓中夏等青年的加入。平民教育讲演团、学生爱国会、觉悟社、新潮社等社团组织积极通过演讲和讨论会等形式教育青年学生,启迪国民的理论信仰,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即是理论,“武器的批判”即实践。也就是说,虽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理论的学习不能代替实际的应用和操作,要真正把理论搞透彻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性活动,又是深入实践的应用性活动。只有教导人们有意识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才算真正完成。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个历程和步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确认)和把握的摸索过程。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崇尚“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思想,改革旧制度。新文化运动给人们上了一节重要的思想启蒙课,代表旧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集团利益的过时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救国的迫切需要,“国家的混乱和生存危机迫切需要先进的救国理论武器”[3]。五四新文化运动重新掀起了一股“西学东渐”的浪潮,这股浪潮中来势最猛的就属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在俄国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和巩固下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公平和正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强盗世界,从最初一开始就大大坚定了国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确认。“马克思主义由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变成了磅礴的大潮,在中国思想界澎湃激荡”[4]。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找到了救亡图存的科学真理,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下一历程。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二个历程和步骤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广大青年带头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陈独秀曾寄语青年,他说“我望青年同志们,宁可少研究点马克思的学说,不可不多干马克思革命的运动”[5]。所以他十分强调和建议青年们要深入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应用在实际的运动中。陈独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言行感染过一大批青年,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曾经对陈独秀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表示“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6]。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者后纷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7]。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用过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是他们不能继续参与创造未来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他们的历史遗愿只能由青年接手过来,从而实现“改造世界”的使命。青年们在从“解释世界”的理论认识到“改造世界”的实践应用就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的现实过程。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两大历程和步骤从理论上来说是分阶段地实现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结果。五四特殊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五四新青年成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历史。青年从单一的传播客体和理论受教育者逐渐演变为传播主体和教育者,最终实现传播主体和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双重身份具备双重的责任和担当。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在政治动乱中自觉接受和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已成为心理自觉和行动自觉。五四时代新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熏陶下逐渐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高度。

从理论传播的客体方向来看,五四时期理论传播的对象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商人、知识分子等,其中的青年群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点对象,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实现了广泛的传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8]。青年作为传播主体、受教育者,他们对理论传播的接受教育是建设无产阶级事业的必要条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觉悟最高的代表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发挥历史作用。新青年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工人阶级后代,他们获得的传播性教育一是在工人阶级的 “日常生活斗争中从成年人那里获得这种教育”[8],二是从新式教育学堂里和进步知识分子以及社团的宣传教育下习来的。五四时代的新青年在工人阶级那里、学校里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下逐渐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客体中的广泛传播。从理论传播的主体方向来看,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自觉转变身份和角色,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客体、受教育者演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和教育者,形成了从接受传播到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良好趋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自觉性。五四新青年在运动与革命中,有的成为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有的是重要的组织干部,有的是理论活动家……他们逐渐承担起理论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努力承担起教育无产阶级的任务”[10],青年正是无产阶级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接受从外面的口头性接受发展为里面的内心坚定信仰并外化为实际行动表现,实现了由表及里的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当代启示

在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获得了广泛传播,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并且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要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因时制宜。

(一)不忘初心,将通识读本与经典原著相结合进行理论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初心就是向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实现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牢固的理论支撑。目前高校普遍统一使用国家编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内容进行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实现了理论的系统化、通俗化和大众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识教材的学习便利性的确有助于“精准快”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却无法代替马列主义经典原著带给人的深刻震撼。经典原著的文字从各方面细腻透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虚伪、贪婪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打开了通往社会主义的希望之门,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如此经典文本更能让人们从语言文本层次上升到理念层次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人们强调要经常研读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来源于这些经典著作之中。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手不释卷地研读马列原著,从中寻找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毛泽东也时常提醒人们虽然要读原著、要学原著,但是要能够将原著内容好好消化,达到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行[11]。当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过程中马列原著不能丢,通识读本也是必须的;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能够从研读原著中学习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走进当年青年,以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传播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现在,五四时代的青年和当代青年的生存年代跨越了一个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在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青年的社会文化活动、生活娱乐模式和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相比于20世纪初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和改善。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传播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其传播的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需要与时俱进、革故创新,尤其是要结合当代青年的社会特点。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手机、ipad、手提电脑等电子设备大大普及;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簇拥;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无论是电子设备、文化产品,还是新媒体平台都是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这些因素对理论的传播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要根据新时代的社会背景、新青年的社会特点,采取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介作为理论传播的载体和渠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喜欢什么、爱干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就迎合青年的兴趣和爱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地灌输和传播。反观五四时期,报刊成为五四青年接受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播渠道较为单一。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电子书籍和刊物、网络视频课程等充斥着现代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此外使用手机和电脑看书、读报、上课,还能够大大加强阅读的时效性、丰富理论传播的形式。因此,各种马克思主义相关课堂可以采取在线课堂的形式;各种实体理论教材可以以电子读本代替之;各种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可以采取直播或线上交流的形式,凡此种种。例如,2017年十九大召开的当日,虽然不能实现所有人都亲临人民大会堂的现场,但是通过使用手机、电脑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十分之多。因此,只有根据当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迎合青年的兴趣爱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三)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传播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主客体的统一抑或是依托社团、刊物的媒介性质以及对原著翻译宣传介绍,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五四时代的青年和当代青年虽所处时代环境不同,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奋斗者,中国梦是属于青年一代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要调动、发挥青年人的理论学习主动性、实践参与积极性,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猜你喜欢

原著马克思主义理论
驯烈马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