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

2019-12-30李禄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居民心理健康社区

徐 砺,李禄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610103)

一、背景

社会治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统筹和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个领域的各自优势,通过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共治自治等方式,有效化解制约社会和谐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从而构建富有活力、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动态过程[1]8。一段时间以来,政府担任的是统治、管理的角色,但面对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单一的统治和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我国国情。经过几年的实践,社会治理的内涵不断发展,已具有新时代鲜明的中国特色。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提高了,环境卫生改善了,可是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否完善?居民生活质量同心理健康的满意度是否同步?这是需要认真回答、坦然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乎人们的心理健康,更关乎社会和谐以及平安中国的建设。实际生活中,基层社区大多对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居民常常也认为出现心理问题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而不愿意去诉说,进而导致了社区在居民心理健康服务方面不花心思,居民既不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无法就近解决一些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心理问题了,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仍任重道远。

社会治理的最本质特征是强调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做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既需要培养居民“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发动社会主体参与,也需要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体系作为支撑。因此,本文在社会治理思想指引下,从共建平台、专业共治和共享成果三个方面探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旨在为政府加强社区心理健康体系提供建议和依据。

二、体系构建路径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原则来保持与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达到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目的[2]67。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社会治理背景下,既需要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实现各主体之间的良性发展,又需要根据社区自身实际,精准对接社区居民现实心理需要。构建路径主要分三大模块。

(一)搭建共建平台,凝聚多元智慧力量

多元主体参与是社会治理的一大特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需有多方社会主体参与,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搭建起区域化共建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

1.社区居民参与,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自治体系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在社区居民的参与下,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做好保障自身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需要。

(1)发动居民收集社区居民心理需求。居民最熟悉社区情况,他们参与的收集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通过走访入户、网络征求等方式收集社区空巢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住在社区中的空巢老人有获得关怀的需求,残疾人有获得帮助的需求,压抑的人有获得情绪调适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去发现、收集并整理。

(2)发动居民参与社区心理自治。可根据社区居民心理常见特点组建心理自治志愿服务队,设立义务调解纠纷岗、疑难事务解决岗和情绪疏导岗等能发挥社区居民特长的服务岗,邀请辖区内有技能专长的热心人士、充满正义感的党员志愿者加入,并选拔“呼声高、影响大”的“精英人士”作为群众自治骨干,使群众骨干逐步发展成为发动群众的重要力量。比如,某社区成立大妈调解队自治队伍,这群快乐的阿姨活跃在社区中,不论年龄大小,从事什么工作,都有一股“爱管闲事”的热乎劲,她们总可以用她们自己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生活中的不开心。在居民参与社区心理自治组织的同时,逐步建立规范的章程,拓宽活动场地,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完善。

(3)激励居民参与心理自治。居民的参与应当有正向激励,在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自治队伍的激励上可采取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社区可采取“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实物”的方式对开展志愿服务的社区居民实施物质性奖励或提供有偿服务。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在社区居民的参与下,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商,做好保障自身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需要。

2.社会组织参与,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

社会组织作为心理健康服务市场的活跃主体,可以根据社区的需求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1)可实施社区心理健康营造。社区营造是指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的社区生活一体,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居民同社区人文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联系[3]。社区营造是社区治理的一种新实践,从心理健康服务的层面来说,就是用专业的视角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心理健康服务方面上来,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提高社区心理健康事务自治水平。通过社会组织实施社区营造,指导社区中的居民怎么通过社区互助与合作,推动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正确认识的改变。

(2)可协助提炼和挖掘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血脉,是灵魂,是社区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就像一颗种子,它植根于社区居民的成长思想中,同家庭里的家风一样,对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依托文化创建的社区活动,更增添了社区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深挖社区文化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出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有温度的院落氛围,做到情系人民、服务群众。因此,作为引领和发展各项活动基础的社区文化,社会组织能协助社区挖掘和传承社区文化,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营造有温度的社区的目的。

(3)可统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中有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服务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能够用正确且专业的方法为居民做心理方面的情绪疏导和个性服务。必须承认,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不是简单而特定的,而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服务者提出了更为具体而高效的要求。比如,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调适需要有一定抗压能力,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需要有就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残疾人的个别性帮助需要有残疾政策方面的知识储备……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社会组织就能够解决所有居民心理问题,有的还需要持续性的帮助。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才储备,能够统筹心理方面的人才资源,适时对接居民心理健康需要。

3.政府主导参与,形成凝聚各方主体力量的强大合力

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是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方面的凝聚动员和战斗堡垒作用,而政府作为社会治理“负责”的主体,也需集中各职能部门力量,合力解决复杂而又多样的心理类社会问题。

(1)发挥社区党委资源整合能力。可由社区党委牵头与辖区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非公企业等区域内党组织签订共建责任书,与高等院校、综合医院等区域外党组织签订联建协议,使社区真正成为党建引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阵地和共建共享的平台,鼓励利用当地资源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解决当地社会问题,改善当地社会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社区治理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构建良好的互联互动机制格局。

(2)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力和服务力。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以党支部引领居民自治为目标,统筹心理健康服务,提高社区各党支部凝聚群众和动员群众的作用,增强服务社区居民意识,设置困难帮扶、心理援助、情绪调解等特设党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为社区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居民做志愿者,引导党员干部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会正能量,拓宽党组织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2016年底,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文件)①,对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和2030年的目标任务。这一份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为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此项工作内容涉及到22个部委,需要各单位细化责任、理清职责,共同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出力。政府的职能虽然相对固定,但是新形势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众多期盼决定了职能不能单一,而是要多样化,很多时候由于职能的交叉、权责的模糊,会产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政府主导就是强调各主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分工负责,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耕社区心理健康的“这亩地”。

(二)实行专业共治,精准对接社区居民

社会工作是以心理、社会等综合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能够运用三种工作手法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1.开展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的基本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在使用个案的手法时首先会认真评估案主心理健康和现实需求情况,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共同制定预期的目标和服务协议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然后正确运用咨询方法和技巧,注重满足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对正常人群不良情绪给予有效的疏导和调适,一些常见的失意事件(失恋、升迁受阻等)往往会使个人情绪短时间的低落,社会正常交流下降,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的症状;还有一些案主对过往不愉快的经历长期耿耿于怀和难以放下而导致失眠,需要心理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遭遇突发意外事件的居民要注重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开展有序、高效的个体危机干预和持续的心理健康服务;对特殊人群(比如社区矫正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孤儿、残疾人士)提供心理关注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心理社会工作者能恰当运用真诚、同理心、倾听、面质、自我披露等技巧,帮助案主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个案工作主要来自于应用心理学的实践,具有社会学、心理学、生态系统三大视角,其理论模式大多采取心理咨询的模式,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家庭疗法等等。

2.提供小组支持。小组工作可以运用小组动力关系,提升组员的自信心,培育组员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协助运用自己的能力,逐步实现自治和自助,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以个人层面的改变,推进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变革。此工作手法较适用于社区青年、特殊人群和自治志愿队伍成立前夕的群体,即在外在因素影响下而成立的小组,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小组工作可以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利的提升和社会变革。小组工作者关照不同组员的需要,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不仅能充当工作者、辅导师等角色,还可以充当调解人、支持者等角色,处理组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以实现组员最大限度的改变和成长。

3.推进社区工作。社区工作可以链接社会资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落细基础设施工程、提供社会化支持。倡导社区居民正确看待心理情绪问题并积极寻求专业心理社会工作者的帮助,鼓励居民同特殊人群亲切交流,消除对特殊人群的歧视。社区养老通过整合社区类的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短暂的寄托抚养服务,同时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其开展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或者休闲锻炼服务。以社区养老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优雅地老去”的积极作用为例。由于阿尔茨海默病主要风险是高龄,因此通过对老年人群的特殊关照应该成为一种延缓或减轻病情痛苦的方式,需要社区养老平台给予心理和社会支持。美国David Snowdon 博士历时十余年,以678位74岁到106岁的修女为研究对象,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平和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力的情感支持、有规律的运动、良好的教育可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5]。社区养老围绕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事一定的认知脑力活动、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化交流四个方面,可以达到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康老化的目的。虽然我们无法对抗疾病,但是可以选择有尊严地老去。

(三)共享服务成果,营造社区健康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目的是让社区居民受益,社区可时常总结和分析在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宣传社区成功实务经验,分享积极成果,让心理健康成为居民普遍共识。

1.分享实务经验,让更多社区受益。心理咨询服务往往在个人机构、学校和医院里进行,案主需要自己去寻求帮助和服务,而社会治理视野下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迈出的一步便是在社区进行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实务操作。长期以来,一些居民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担心周边人对自己有异样的看法,因此在出现心理障碍后不愿主动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先在一些社区试点,把基础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好,形成成熟的运行机制后,逐步构建起本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的成功和实务的分享,可成为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因为有真实可信的实例可依,因此能够为其他社区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指导性样本和方向依据,使更多的社区受益。

2.创新理论知识,形成良好效益。目前,我国自身原创的本土理论较少,还缺乏有力的知识支撑,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独立研究,同时根据国情自创独特的心理咨询实践技术,这也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根本和源动力[6]。应鼓励在进行实践验证或实际推广的基础成果上发展和创新本土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开创新时代背景下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新路径。同时发挥品牌效应,依托社区阵地资源,打造项目孵化、教育培训、形象展示等品牌,建立以个人姓名、团队名称、服务项目命名的服务站和工作室,打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品牌,营造健康文化的社区氛围。

3.宣传积极成果,培养健康心理。社区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如世界精神卫生日、自闭症日、世界老年痴呆日、国际幸福日等心理健康类节日,开展符合社区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宣传活动,营造 “关爱自我,关注心理”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的良好效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一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片和科普片,利用自媒体、报纸和读物杂志等渠道,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把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基层政府和社区党委可请专业人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引导社区居民有意识地重视自身心理问题,更好地应对现实心理问题,促进居民长远的身心健康,做到积极求助、积极自助。

三、服务路径保障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专业服务,如果缺乏促使其向专业性发展的制度保障,其发展将会困难重重,应在起步阶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夯实基础性工作。

1.宏观规划。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在社会治理思想和时代前沿的引领下对构建社区心理健康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性保障认真谋划,突出前瞻性和战略性,规划一张属于本地区的心理健康体系蓝图。让居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和目标,争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一样普遍,引入心理咨询师制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心理、爱护心理的良好局面。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需要,政府可在辖区对心理服务类社会组织进行调研,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措施和准入机制,加大管控力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本核算制度与标准规范、购买社区服务指导性目录,围绕社区营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援助等服务领域,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社会组织。

2.统筹资源。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配套措施,打造社区图书馆、儿童托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老年食堂等服务产业。为社区居民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记录服务、咨询、专业测评等情况,适时掌握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统筹心理服务资源、分享心理健康知识。重视NGO的统筹公益服务能力,社工机构可以加强与本土NGO 的交流合作,比如向YMCA②这类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公益组织学习,建立长期的多元互动支持网络,不断寻求公益服务领域的深化拓展,让社工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尝试从“依赖关系”向“伙伴关系”转变[7]。

3.队伍建设。制定针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学类、社会学类、精神医疗卫生类)的专业目录,鼓励医疗机构和职能部门统筹引进心理健康类专业人才,同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心理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政策,建立长期性的服务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留下来、沉下来。2016年民政部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政策措施[8],各地也在贯彻落实,应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4.经费保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9],因此这项关注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保证社区基本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用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预防、治疗、档案的建立,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同时还要逐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个多方参与、力量聚合的平台,比如成立社区心理健康发展基金会,申请公开募捐资格,培育本社区的资本基础,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项目认领、委托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在社会治理思想指引下,建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路径机理,发挥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优势,构建起以共建平台、专业共治和共享成果为基础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路径,真正做到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注释:

① 此文件在国务院信息平台公开发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

② YMCA 是一个本着“非以役人,乃以役人”的会训,服务社会大众的国际公益组织,有着丰富的义工服务经验。

猜你喜欢

居民心理健康社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