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研究
——以泰国高校为例

2019-12-30DusadeeAyuwat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泰国汉语语言

魏 萍,Dusadee Ayuwat

(1.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00;2.孔敬大学人文学院,泰国孔敬 40002)

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席卷全球。中泰两国地理位置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通。伴随着中泰友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世界汉语热的兴起,泰国目前已经成为汉语传播的成功典范之一。自2000年以来,汉语成为泰国大学入学外语考试的选考科目之一。此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专门的汉语课程,不少大学设立了汉语专业。泰国汉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局面。

语言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文化的记录符号。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1]155-156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可割裂。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不仅要掌握该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

笔者于2018年1月起在泰国孔敬大学人文学院访学。该学院设置了四年制本科汉语专业与商务汉语专业。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学生们普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但课堂上教师多关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较少。笔者在与其他高校的汉语教师交流并阅读相关课程设置文件后发现,汉语课的教学中与汉文化相关的内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这是泰国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泰国大学生汉语教学中应渗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形成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的一体化,从而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达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一、课程一体化定义

许多学者对课程一体化下过定义,绝大多数学者将“一体化”定义为“连接”(connections,Correlation),“融合(Fusion)”,如美国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NCTE)(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 在1935年指出:“相关性可能是教师无意识地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材料……当教师有意识地计划用一个主题的材料解释另一个主题的问题或主题时,就是更进一步。融合指定两个科目的组合,通常在同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指导之下。”[2]22-23

因此,课程一体化是对相关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原理作整体设计,使各课程之间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机联系。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的可行性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1.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学界首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Talor。他在1871年《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3]231-232。在这一定义中,文化包括了知识、信仰一类的思想信念,艺术、法律文本一类的表意符号,道德、风俗一类的社会规范,被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由此可知,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文化。语言与文化不对等,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范畴。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2.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如前所述,语言是记录人类文化的特殊符号。社会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Labov)和海姆斯(Hymes)主张把语言放到社会文化中去研究,语言生成的背景是社会文化,文化对语言交际能力有支持作用。在一个民族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语言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从而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模式,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带有该民族的深刻的文化烙记。语言又是各种文明之间沟通的基本工具。人们通过语言实现交往,从而创造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对外汉语应坚持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统一性。1993年,前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传播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重点,对外汉语教学要联系中国文化,有效地介绍中国文化,从而达到与世界各国沟通关系的目的。这从政策的高度给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赵贤州(1994)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导向“应是着眼于建设一个立体的语言教学结构,注重文化的导入,但不是语言教学的转移,而是语言教学的深化。对外汉语的文化课教学是为了直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教学原则是‘整体意识、比较意识、适应意识和渗透意识’”[4]。他提出了以汉语语言教学为核心,以文化为实现语言学习目的的立体语言教学结构。

张德鑫(1994)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以汉语为中心跨越文化的语言对比教学”[5]。语言与文化的一体化教学是以交际为目的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模式,应将文化教学渗透于语言教学中。

(三)泰国大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

金琼贺[6]28-32(2014)在其硕士论文中调查了泰国高校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对竞争的态度等后指出,泰国大学生崇尚集体主义,在课堂上更愿意齐声回答问题,不喜欢抢答;喜欢轻松、团结的学习氛围,不喜欢竞争;小组式的活动非常受欢迎,在小组文化活动中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表现更积极、活跃。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泰国人从小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性格包容、诚信,更加注重对做人的道德准则以及与人为善精神的培养。同时泰国教育不太看重学生成绩,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要求较低,学生课堂纪律较为松散。但是泰国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十分关注活动本身,往往积极参与并精心准备活动。同时,泰国大学生大多天性乐观、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极具艺术天赋,精通手工、舞蹈、乐器。他们把文化活动当作展示自己、锻炼自身的机会。

综上所述,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也使其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三、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应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目前泰国大学生汉语教学与文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法和实践教学法两种。

(一)课堂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普遍,也是最早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出现最早、使用最广、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依序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在座位上听讲、练习。教师在教学告一段落时再通过练习、复述、提出问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相关的疑问进行阐释。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方便,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可以直接解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堂讲授时,教师可将文化知识渗透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中。以汉字教学和汉语词汇教学为例,汉字特有的文化包含于汉字的表意结构中。汉字教学中可结合汉字自身的特点,生动有趣地介绍中国文化,如“婚”“家”等字的教学中可融入中国古代婚嫁文化的讲授。“月老”“门神”“中秋”“太极”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反映了汉民族的独特文化。在授课中,教师要挖掘这些词汇中隐藏的文化信息,给予引导和解释。

同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教师在进行讲授时,要尽量对比中泰文化的异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知。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各位有识之士已注意到了采用汉语、外语对比法教学的重要性。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曾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对比教学。要突出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7]张志公先生也指出:“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8]语言学家Lado指出:“教师如果将学生的本族语言与他们所学的外语加以比较,那么他可以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困难所在,并能更好地组织教学。”[9]132-133

当课堂讲授中出现中泰文化不一致的知识点时,教师应着重解释其在泰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不同用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明白可能产生的冲突,语言上“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学好语言。以“你几岁了?”为例,此问句在中国文化中的语用范围较窄, 一般只能问不到十岁的小孩子,不能用于问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而在泰国文化中,它的语用范围则较宽,可以问下至小孩上至七八十岁老人等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再比如对“老”的看法。在中国有尊“老”的传统,“老”往往被看作知识、经验丰富,有资历,用“老”所构成的尊称可称德高望重者为“某老”。而在泰文化中对“老”的看法更接近西方,泰国人往往注重年轻,在他们看来,“老”是“老朽”“无用”的代名词,从而不愿意听到与“老”相关的字眼。

(二)实践教学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出了学习后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语言者而言,实践可提高语言水平。

实践教学法指选择真实的文化环境或创设模拟的文化环境,并在此环境中进行语言及文化教学。该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有效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实践教学法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专家文化专题讲座。在汉语课堂上,文化知识是零碎的、没有系统性的。因此,学校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专门讲授中国文化,以弥补课堂中文化知识讲授的不足。

以孔敬大学人文学院为例。2018年以来,学院曾邀请西南大学的专家做过“万世师表——孔子”“中国汉字与书法”等专题讲座。前一讲座对孔子生平及教育思想的介绍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孔子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后一讲座系统地讲授了汉字的发展历史以及构字法等内容。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泰国学生来说,汉字的识记是一个难点,这一讲座有助于学生汉字的学习。同时,中国的姓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专题,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

2.参观文化景点。中国文化景观数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参观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更直接地使学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现在泰国有不少大学组织学生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对接单位一般都设计了有特色的文化考察路线。以泰国孔敬大学人文学院为例,该学院与西南大学文学院合作,设置了“2+2”商务汉语本科联合培养专业。学生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在泰国孔敬大学进行学习,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在西南大学文学院学习。在西南大学学习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多次参加文化考察活动,比如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洪崖洞、长江三峡等重庆著名的文化景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对相应的实物或文化场景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重庆的历史和现状有了直观的了解。不少学生还利用假期到北京、杭州、南京、上海、西安等地旅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氛围,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文化表演。 文化表演是指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的汉语环境中用汉语进行交际。笔者曾旁听过孔敬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专业大二学生“介绍最新汉语词汇”的课程。老师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积极查阅资料,设定好自己的角色,并通过表演的形式介绍这些汉语词汇。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学生选择了“确认过眼神”“尬聊”“打call”“照骗”等新词汇,通过表演的形式介绍了这些词汇的来历、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通过文化表演,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

另外,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定一个主题,比如“打招呼”“去医院看望病人”“去朋友家做客”“向陌生人问路”等。每个主题之下均可设置更细更具体的情景。如在“打招呼”中,可设置面对不同的对象(熟人或陌生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早中晚、饭前饭后等等)该如何打招呼。学生先设定好自己的角色,再进行对话表演。在口语课堂的教学中,这种方法很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还可以采取游戏竞赛、手工创作等形式,在増加中国文化课程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使学生展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是教师充当引导者角色,在结合泰国大学生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课型以及学生不同的汉语水平采取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由创作和发挥的空间,从而使教学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教学。

四、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教学建议

黄启庆[10](2012)指出,衡量教学方法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也只能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适合泰国国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在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文化的差异性。美国教育学家鲍尔森指出:“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自豪感。”[11]5-6他认为,教学活动“不是消除不同价值观,而是提倡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尊重别的文化”[12]258-259。泰国大学生汉语教学与文化活动一体化课程应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宽容为特质的多元性立场,使学生自觉比较中泰文化的差异,客观平等地去理解和尊重中泰两种不同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认识到中泰两种文化各自的价值,以实现多元化文化的共同发展。

2.围绕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泰国大学生汉语教学与文化活动课程一体化以趣味性、交际性为原则,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设计。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文化活动,其关键都必须从课堂教学出发,引导学生对文化和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索,使文化活动能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课程一体化中的文化活动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知识点有目的地开展,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因此,要将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是否能够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其决定因素在教师。泰国大学生汉语教学与文化活动课程一体化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起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总的来说,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符合泰国汉语教育特点,适应泰国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与风格。它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是文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文化理解为最终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能力,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汉语交际水平和能力,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泰国汉语语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我有我语言
去泰国啦